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澄碧河水库发源于凌云县,有二千多平方公里集雨面积,总库容十一亿立方米,可养鱼面积三万亩;是一个以发电为主,综合开发利用的大型水库。它位于百色县,横跨永乐、龙川两个公社,库边有七个大队,五十多个生产队,山上林木茂盛,水源丰富水质肥,

  • 标签: 澄碧河水库 排洪道 拦鱼设施 使用
  • 简介:文章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环境建设与人的审美认识心理要素中感知情感、想象情感、理解情感等的关系,归纳出海绵城市建设环境与人的审美认识心理的一致性,并提出基于人审美认识心理的海绵城市环境建设策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把雨水的资源化管理与人对美的自主追求结合起来,科学解决雨水控制利用的同时,通过空间环境的塑造等方式把人的情感方式、生活方式,人的所思所想加以呈现,使海绵城市环境的美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既是表现性的,又是表意性的;既是在场的,又是超越的;最终反应人的精神需求与生态智慧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从而实现城市作为人的栖居之地其庇护环境和慰藉心灵的作用。

  • 标签: 海绵城市 环境建设 城市美学 人的审美认识 认识心理要素 生态文明
  • 简介:覆盖材料是设施园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对作物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就有用云母片为材料覆盖木箱进行园艺作物早熟栽培的记载,14世纪80年代,利用玻璃覆盖、屋顶不透光的玻璃房出现,主要用于种植花卉。20世纪30年代,英国化学家发明了PE(聚乙烯)薄膜,此后相继研制出聚氯乙烯(PVC)薄膜和乙烯一醋酸乙烯(EVA)薄膜。

  • 标签: 覆盖材料 设施园艺 发展趋势 园艺作物 组成部分 罗马帝国
  • 简介:根据青海高寒牧区畜牧业生态环境特点和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结合青海省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牧业防灾抗灾、发展高效畜牧业等实际情况,探讨性地提出了建设与发展具有青藏高原牧区特色的设施畜牧业的思路与模式.

  • 标签: 高寒牧区 设施畜牧业 草原基础设施 模式
  • 简介:早春辣椒设施栽培是盐城市设施蔬菜栽培的一种主要类型及形式。早春设施辣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是利用塑料棚膜的增温、保温性能,在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条件下,通过增温育苗、保温栽培、合理肥水调控、绿色无公害病虫防治等措施,促进辣椒生长、开花、结果。

  • 标签: 城市设施 高效栽培 江苏沿海地区 辣椒 早春 技术
  • 简介:通过对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杭锦后旗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建议和对策。

  • 标签: 设施农业 机械化 现状 存在问题 思路
  • 简介:我国的设施园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已成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设施园艺主要用于蔬菜、瓜果、花卉的生产,其中以节能日光温室、普通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发展最快。现代化的园艺设施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连续生产方式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率,高效、均衡地生产各种园艺产品。

  • 标签: 设施园艺 发展前景 沿海地区 亚热带 节能日光温室 广西
  • 简介:多学科介入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对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框架的梳理可以使其主体领域、发展趋势、研究热点逐一显现出来,为绿色基础设施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绘制软件CiteSpace,对目前绿色基础设施领域取得成果进行系统研究,发现目前绿色基础设施研究发展呈扩散型,研究成果数量以美国为首,主体涵盖景观、城市、生态、规划、管理5个主要侧重角度,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雨洪管理等。最终通过整合图谱信息发现,目前GI研究存在两大缺陷:审美及文化的缺失、实施及管理的缺乏。

  • 标签: 科学知识图谱 绿色基础设施 研究前沿
  • 简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落到实处,更要体现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方面,而大众体育建设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可量化的民生工程,用于支持农村大众体育建设的健身设施的管理也就成为这项民生工程最基本的保障。本文选定苏州、泰州、徐州作为基本样本进行深入调研,旨在通过对省内苏南、苏中、苏北农村居民健身设施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其长效管理机制的可行性。

  • 标签: 江苏农村 健身设施 长效管理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临河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设施农业有利条件及机械化现状的分析,按照临河区三年设施农业发展思路,提出了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总体思路及对策。

  • 标签: 设施农业 机械化 对策
  • 简介:河西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和日温差较大、干旱降水稀少的高原性气候,设施规模养殖场(户)在饲养肉羊过程中,母羊的发情受其年龄、光照、气温、营养、内分泌活动等条件影响,母羊出现不发情、安静发情、发情不排卵、排卵少、产羔数减少、饲养成本过高等问题。如何提高基础母羊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研究解决肉羊在冬冷夏热、温差较大的环境下使母羊全年发情,实现母羊二年三产,单产多胎的效果,从而缩短母羊的繁殖周期,提高母羊的繁殖效率,增加肉羊养殖效益,是技术部门应当尽快地研究解决的技术问题。

  • 标签: 肉羊 高频高效 繁殖
  • 简介:<正>屋顶花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生活在古代幼发拉底河下游地区的苏美尔人曾建造了大庙塔,被后人称为空中花园的发源地。公元前604-562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平原地带的巴比伦堆土山,并用石柱、石板、砖块、铅饼等垒成台子,在台子上层层建造宫室,处处种花草树木。为了使各层之间不渗水,就在种植花木的土层下,先铺设石板,在板上铺设浸透柏油的柳条垫,再铺二层砖和一层铅饼,最后盖上厚达4-5米的腐殖土,可种植

  • 标签: 尼布甲尼撒二世 铅饼 卷材 庙塔 花草树木 平原地带
  • 简介: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能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必经之路。杭州市萧山区近年来以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技术创新为重点,多渠道增加设施农业投入,大力推广蔬菜瓜果大棚保温栽培、节水灌溉、避雨栽培、遮阳栽培、花卉苗木容器育苗、良种水产设施化养殖等新技术,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设施农业 萧山区 机械化现状 发展对策 高效生态农业 设施养殖
  • 简介:摘要 :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光照好坏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针对现有植物补光系统多以功能叶光合能力为基准进行冠层补光,导致冠层新生叶光抑制、株间功能叶位补光不足以及补光位置不能适应作物生长进行动态调整的问题,以黄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植株需光差异特性的设施黄瓜立体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该系统由智能控制子系统、冠层 -株间 LED补光子系统、冠层 -株间环境监测子系统和补光灯升降子系统组成,通过 ZigBee技术实现各子系统间无线通信。其中冠层 -株间环境监测子系统分别获取冠层和株间环境信息并发送至智能控制子系统,智能控制子系统根据环境实时信息调用冠层调控模型和株间适宜叶位调控模型获得相应调控目标值,并将其下发至冠层 -株间补光灯,实现冠层与株间补光灯的动态实时调控。在陕西省泾阳县蔬菜产业综合服务区蔬菜基地分别部署立体补光设备和传统冠层补光设备,并进行系统调控效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立体补光区黄瓜植株的株高和茎粗显著增长,其中相比传统冠层补光区平均株高、茎粗分别增长了 8.03%和 7.24%,相比自然处理区平均株高、茎粗分别增长了 26.51%和 36.03%;在一个月的采摘期内,立体补光区相比传统冠层补光区和自然处理区产量分别提升了 0.28和 1.39 kg/m2,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 2.82和 4.88 CNY/m2,说明立体光环境调控系统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设施光环境 ZigBee 黄瓜叶位 立体补光 智能调控 PWM
  • 简介:根据天津武清地区设施菜田施肥状况,进行不同缓控释氮肥在设施菠菜上的试验探究,分析不同氮肥在菠菜的长势、产量、收益等方面的差异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促根剂包膜尿素的菠菜667m^2产量和667m^2净收益最高。对于不同氮肥,无包膜尿素的硝态氮含量在土层表现上明显下移;有包膜尿素中,除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尿素,其余尿素包膜中均有活性物质,起到增效作用,施用前期效果好,但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尿素的肥效期长,施用后期还会继续释放。因此,选用适当缓控肥料非常必要。本研究对提高氮肥利用率与不同作物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缓控释肥 包膜尿素 设施菠菜 土壤环境
  • 简介:有一家砖瓦厂由于经营不景气进行了转让,受让人在接手经营后,并未到供电企业进行用电权过户,还是以原用电人的名义缴纳电费,后原出让人动起了歪脑筋,以用电人的名义向供电企业申请暂停,后新用电人也按现状向供电企业提出用电申请,供电企业经过查访才得知名义用电人与实际用电人并不一致。最后此事由政府出面才得以解决。上述这个案例很好地体现了受电设施产权与用电权的关系,那么受电设施产权与用电权到底有何区别,供电企业在工作中到底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用电 产权 设施 受电 供电企业 砖瓦厂
  • 简介:我国是养猪大国,有几千年的养猪历史。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规模养猪户的扶持力度,一些有实力的散养猪专业户逐渐过渡为规模养猪户(场)。这些规模户为了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增加产出。添置了养猪设备、设施。然而,我们调查发现部分规模户虽然购买了相关设备,但没能合理应用,形同虚设。致使设备应用效率低下或适得其反。本文只对夏季风机与湿帘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

  • 标签: 风机 湿帘 畜牧机械
  • 简介:针对我国温室蔬菜水肥一体化管理水平低下、灌溉施肥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研究以设施花椰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不同的滴灌施肥处理对花椰菜根系生长和其生长土壤硝态氮分布规律影响的田间试验。试验设置了由不同水肥顺序组成的4种滴灌施肥处理,即T1(1/5N-4/5W)、T2(1/5W-1/5N-3/5W)、T3(2/5W-1/5N-2/5W)、T4(3/5W-1/5N-1/5W),如T2(1/5W-1/5N-3/5W)表示整个灌水过程的前1/5时间灌水,接下来的1/5时间施肥,后3/5时间灌水冲洗管道,其他类同。在花椰菜生育期内对土壤水分状况进行测定,收获后测定花椰菜产量、品质及根长密度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滴灌施肥对设施花椰菜产量、品质和氮素累积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花椰菜氮素累计总量随着滴灌施肥时间的向后推移先减小后增加,其中T4处理的氮素累计量最高,达50.23mg/kg。2)通过对比各处理种植前和收获后的土壤无机氮的变化状况,发现种植前土壤无机氮质量分数呈表层高、深层低的特点,收获后土壤剖面的无机氮分布更为均匀,对比发现T1和T4处理更容易发生硝态氮的淋失。3)灌溉施肥过程中前期施肥处理的根系纵向生长更好,而后期施肥处理的根系横向生长更好,其中T3处理的根长密度最大,为2.54cm/cm~3,根系分布范围最广。4)各根系根长参数与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均呈一次线性正相关,其中直径〈2mm根系根长的拟合效果最好(R~2=0.8118)。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和根系生长分布等指标,灌水过程中前2/5时间灌水,接下来1/5时间施肥,后2/5时间冲洗管道的T3方案较优。

  • 标签: 滴灌施肥 根系分布 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