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和不同处理温度下菠菜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都可以促进菠菜种子发芽,尤以25%H_2O_2处理和搓破种皮处理对提高种子发芽率效果更明显;种子催芽最适温度为15~25℃,在此温度区间菠菜种子的发芽率较高。生产中应结合生产实际,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种子催芽。

  • 标签: 菠菜 发芽率 影响
  • 简介:在同一扦插基质条件下,采用大田扦插方法,研究10个大果沙棘品种的成活率、发根数、根长度及新梢长。结果表明,插穗的生根能力及后期长势与品种有关,10个引进的大果沙棘品种中,深秋红最佳,扦插成活率、生根率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扦插成活率和发根情况效果最好,契切克品种次之,丘伊斯克品种最差。

  • 标签: 沙棘 不同品种 扦插
  • 简介:中国地域辽阔,饮食文化各有千秋,阜阳地区当地的农村宴席制作工艺代表着这一地区的风土民俗,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经过时间的熏陶这些问题终将被解决。

  • 标签: 农村宴席 制作工艺 文化
  • 简介: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萘乙酸(NAA)、生根粉双吉尔(GGR)和生根粉(ABT1)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金花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显示,以GGR、GA3和NAA对金花茶种子发芽率均较高。GGR浓度200mg/L时发芽率(100%)最高,浓度为100mg/L时发芽势(86.6%)最高;GA3浓度200mg/L时发芽率(100%)和发芽势(80%)最高;NAA显著促进了种子发芽率,但其发芽势较低;而ABT1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作用不明显。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金花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显著影响。

  • 标签: 金花茶 植物生长调节剂 发芽率 发芽势
  • 简介: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是关于非法拘禁罪的规定,其中第二款是关于结果加重犯的规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该条文的解释,学者各说纷纭,而在笔者收集了80个“非法拘禁罪结果加重犯”样本案例,深入实证考察,发现审判实践中不仅对于结果加重犯的认定、定罪和量刑,都有很大的出入,并且在面对非法拘禁致使被害人自杀这一情况,在量刑上有很大浮动,同案不同判现象时有发生。面对这一情形,有必要将这一类型案件进行厘清。

  • 标签: 实证研究 结果加重犯 非法拘禁罪
  • 简介:以感官品质、好果率、失重率、糖酸比、微生物生长情况等为评价指标,对大豆多糖与三七提取物、五味子提取物、石榴皮提取物、茶多酚、葡萄籽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涂膜保鲜草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多糖与几种植物提取物复配涂膜均能提高草莓的感官品质,降低草莓的腐烂率、失重率、糖酸比,减少微生物的滋生,提高草莓的保鲜效果;大豆多糖与石榴皮、葡萄籽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对草莓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果实好果率较高,失重率较低;与蒲公英复配,草莓中VC含量最高;与石榴皮、茶多酚提取物复配,草莓的糖酸比较高,口感较好。

  • 标签: 大豆多糖 石榴皮提取物 葡萄籽提取物 蒲公英提取物 保鲜 草莓
  • 简介: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劳动力及原材料的价格不断地上涨,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人们自然地就想到要降低成本。碾压变薄技术就是充分利用冶金技术中的轧制力对板料冲压后的较大面积、较厚的工艺废料和结构废料进行碾压变薄,然后冲制小尺寸、厚度小、精度要求不高的非重要冲压工件的一种基于环保理念的技术。该技术将冶金技术有机地应用于冲压行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从市场需求分析入手,介绍了应冲压市场需求而设计出的碾压变薄设备的结构等,旨在为冲压生产更好更快地发展出一份力。

  • 标签: 冲压 碾压 变薄
  • 简介:本文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海省省内外科研院所和草业技术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对青海省退化草地改良技术的研究,以期为青海省基层草原技术推广部门提供青海省常用的退化草地改良技术。

  • 标签: 青海省 退化草地 改良技术
  • 简介:树木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对日灼伤害的能力直接影响城市各类绿地的景观效果。通过文献综述,着重从树木日灼伤害的范畴、类型与症状、影响因子指标、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鉴于树木应对日灼伤害研究不足的状况,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引起专业的重视。

  • 标签: 树木 日灼伤害 影响因子 指标体系
  • 简介: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碳储量是研究森林与大气间碳交换的关键因子,本文探讨了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方法、影响因子,以及目前我国在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森林植被 碳储量 研究方法
  • 简介:研究腐霉利的消解特性,采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建立了油菜叶片中腐霉利残留的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析方法;并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腐霉利在油菜叶片表面的光解行为,以及不同初始浓度、不同pH值缓冲液、不同浓度Fe^2+、Fe^3+和NO3^–、NO2^–对水溶液中腐霉利光解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电离源质谱仪(GCEIMS)鉴定了其在甲醇、丙酮和乙腈溶液中的光解产物;同时研究了不同pH值缓冲液和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腐霉利水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腐霉利添加水平为0.05、0.2、2及12mg/kg时,其在油菜叶片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100%,相对标准偏差为2.3%~7.8%。腐霉利在油菜叶片表面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紫外灯下的消解半衰期为1.03h。腐霉利在水溶液中的光解速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减慢;其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易光解;NO3^–、NO2^–、Fe^2+及Fe^3+均可抑制腐霉利在水溶液中的光解,因此可用作为其光猝灭剂。共鉴定出两种腐霉利在甲醇、丙酮和乙腈溶液中的光解产物,分别为其单脱氯化产物C13H12ClNO2和其脱甲基化产物C12H9Cl2NO2。腐霉利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酸性条件下水解较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其水解无影响,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则可促进其水解。研究结果可为腐霉利的合理使用及其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腐霉利 残留 消解 油菜 光解 紫外光解
  • 简介:目的确定清热止咳喷雾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总黄酮的含量为考查指标,对清热止咳喷雾剂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采用单因素考佥,初步筛选其制备工艺。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水,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干燥,取提取物,用水溶解,加入梨浓缩液适量,再加水定容,混匀,即得。结论清热止咳喷雾剂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 标签: 清热止咳喷雾剂 正交试验 总黄酮 制备工艺
  • 简介:挖树机是一种树木移植的机械设备,解决了人工挖树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文对当前几种挖树机结构原理、典型产品性能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挖树机产品选型及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参考。

  • 标签: 挖树机 结构原理 典型产品
  • 简介:番茄营养丰富,栽培面积大,在我国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番茄的常规采种操作较为复杂,需要在番茄果实完熟后取出种子并经过充分后熟等程序才能再次播种,致使传统育种技术存在育种周期偏长、增产潜力有限等局限性。因而探索将育种周期短、提高育种效率的技术手段用于番茄等重要作物的遗传上便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 标签: 番茄 培养体系 传统育种技术 优化 幼胚 作物育种
  • 简介:深入广西蚕区,调研广西蚕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广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建成了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为首的蚕业科技创新平台,育成了一系列家蚕、桑树优良品种,集成了杂交桑密植技术,组建了八桂学者等科研团队,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步伐,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发挥了产业优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科技创新资金与平台建设不足、科研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仍不足、蚕茧品质与生丝等级还不够高、优势蚕区与新兴蚕区在产业发展上不平衡、种养机械化与资源综合开发刚起步、蚕桑产业链条短与深加工不足等问题,建议从加大蚕桑产业资金投入与平台建设、完善蚕茧收烘与缫丝工艺的改善、加快提升省力化机具与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加快推进“东丝西移”和“东绸西移”、加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与品牌化建设步伐等方面提升广西蚕桑产业综合竞争力。

  • 标签: 科技创新 蚕桑产业 广西 强省
  • 简介: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与自然相融合的城市营建案例越来越需要总结和借鉴。镇江城市营建遵循自然环境特征,是典型的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格局。文章通过对镇江城市发展历史的研究,总结镇江历史城市山-水-城-林一体的营建模式,为当今城市格局营建、城市生态规划带来启示,也为保护镇江当今"城市山林"的风景特征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自然风景体系 城市山林 城市经验 镇江
  • 简介:文章通过对沈阳周边地区自然林的详尽调查,总结出沈阳地区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比例等,并提出适宜城市近自然林建设的基础群落配植模式8种,以及近自然林建设和后期养护要点。该研究为沈阳市构建生态稳定的城市绿地系统,营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植物景观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 标签: 配置模式 群落 近自然林 沈阳
  • 简介:经过2年的观测研究,对31种引种试验树种在沧州分轻度盐碱地块、中度盐碱地块、重度盐碱地块进行引种栽植试验,观测其生长情况、耐盐碱能力、耐寒越冬情况等生态适应性,并结合其观赏性进行综合评估,初步筛选出Ⅰ级耐盐碱,表现良好的树种12种;Ⅱ级较耐盐碱,表现一般的树种15种;Ⅲ级不耐盐碱,表现不好的树种4种。且在种植实践中发现,金叶接骨木、金丝垂柳、太阳李、紫叶稠李、蓝叶红花忍冬等树种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可以作为沧州市盐碱地绿化的先锋树种,同时也是优良的彩叶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这些树种的选定将打破盐碱桎梏,改变沧州盐碱地绿化树种的良种选育滞后以及盐碱地绿化树种少的现状,进一步丰富园林绿化树种结构,发挥较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 标签: 沧州盐碱地 耐盐碱树种 引种 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