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隐性咯血和非隐性咯血的DSA表现分析不同栓塞治疗策略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数字显影血管造影对50例患者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隐性咯血组(31例)和非隐性咯血组(19例),分析其DSA差异,使用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方法1),单纯栓塞微球栓塞(方法2)、明胶海绵加弹簧圈混合栓塞(方法3)治疗,比较治疗差异。结果隐性咯血和非隐性咯血患者的责任血管主要为支气管动脉异常,两组患者DSA表现基本一致,增粗、迂曲、肺内异常染色等无显著性差异;栓塞治疗策略中方法2及3疗效显著优于方法1。结论隐性咯血和非隐性咯血患者责任血管主要是以支气管动脉为主,咯血患者使用永久性栓塞剂栓塞异常责任血管后效果显著。

  • 标签: 隐源性咯血 非隐源性咯血 数字显影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小鼠脊髓性神经干细胞与纹状体性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增殖特点,比较两种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发育时期上的异同,寻找更有利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种子细胞。方法利用显微解剖、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在孕14d小鼠的胎鼠的脊髓及纹状体中分离培养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克隆细胞的神经巢蛋白(nestin)抗原和诱导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并比较两种来源的干细胞在培养及分化方向上的异同点。结果从胎鼠的脊髓和纹状体中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两种来源的干细胞均具有连续克隆能力,可传代培养,表达nestin。脊髓血清诱导分化后脊髓性神经干细胞8.tubulinⅢ阳性细胞(13.5±0.8)较纹状体性神经干细胞(17.4±1.1)减少,而nestin、GFAP阳性细胞明显增多(45.7±0.3vs539.2±1.2;25.2±1.3vs18.8±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细胞增殖特点和分化结果的区别,证实纹状体性神经干细胞更适合用于移植修复脊髓损伤。

  • 标签: 纹状体 脊髓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3D打印支架联合人造金刚石探头测量施器材料对高剂量率后装192Ir水中吸收剂量的影响。方法将金刚石探头与塑料插植针分别固定在3D打印支架上,金刚石探头的中心轴与塑料插植针的中心轴在一个平面内相互垂直。采用模拟尺测量实测驻留位置为248 mm,该驻留位置与逐点测量的最大响应位置吻合。测量材料有304不锈钢、聚亚苯基砜树脂(PPSU)材料、有机玻璃(PMMA)材料和3D打印聚乳酸(PLA)材质。测量水中不同厚度或不同填充率的材料对吸收剂量的衰减。结果304不锈钢和PPSU材料厚度与相对剂量的线性拟合公式分别为y=-0.029 7x+1.000 3,y=-0.002 3x+1.010 2;拟合优度R2分别为0.925 3和0.722 2。10 mm以内PMMA材料对剂量的影响均<1.5%。3D打印材料填充率(%)与相对剂量的线性拟合公式为y=-0.000 4x+1.024 6,拟合优度R2为0.854 5。结论施器材料,尤其是高密度材料(如304不锈钢)和新型技术材料(如3D打印PLA),对192Ir后装的吸收剂量影响需引起施器开发人员和临床应用者的足够重视。

  • 标签: 3D打印技术 人造金刚石探头 施源器材料 剂量衰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脏性髓性抑制细胞(MDSCs)在脓毒症诱导肾上腺损伤(SA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6~8周龄C57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Sham组,n=5)、脓毒症模型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n=10〕和脓毒症+脾切除组(CLPS组,n=10)。采用CLP法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Sham组仅开腹分离盲肠后关腹,不给予盲肠结扎穿孔;CLPS组于CLP前切除脾脏;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各组于制模后24 h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脾脏、骨髓及双侧肾上腺;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上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脾脏和骨髓中MDSCs细胞比例,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肾上腺组织中MDSCs表面抗原CD11b、Gr-1和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肾上腺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总mTOR(T-mTOR)、磷酸化mTOR(p-mTOR)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光镜下显示,正常对照组和Sham组肾上腺皮质、髓质完整,结构清晰;CLP组肾上腺皮质肿胀、出血,可见细胞水肿;CLPS组上述肾上腺组织损伤较CLP组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和Sham组相比,CLP组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脾脏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降低,骨髓中MDSCs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上腺组织中CD11b、Gr-1、IL-6、IL-1β的mRNA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mTO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LP组相比,CLPS组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例明显降低(0.143±0.011比0.324±0.023,P<0.01),肾上腺组织中CD11b、Gr-1、IL-6和IL-1β的mRNA以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CD11b mRNA(2-ΔΔCt):2.90±0.56比5.74±0.13,Gr-1 mRNA(2-ΔΔCt):2.71±0.14比4.59±0.46,IL-6 mRNA(2-ΔΔCt):2.44±0.64比5.17±1.04,IL-1β mRNA(2-ΔΔCt):3.58±0.52比4.44±0.26,caspase-3蛋白(caspase-3/GAPDH):0.05±0.01比0.13±0.02,均P<0.01〕,p-mTO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mTOR/GAPDH:0.61±0.11比0.27±0.04,P<0.01)。结论脾脏是SAI中MDSCs细胞的主要来源;脾切除可减少MDSCs细胞动员,激活mTOR信号通路,从而减轻SAI。

  • 标签: 脓毒症 肾上腺损伤 髓源性抑制细胞 炎症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阻滞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另根据疼痛部位酌情选择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阻滞。观察治疗前后头痛情况、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2.3±0.5)分,较治疗前的(7.8±1.2)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11.23,P〈0.01)。42例患者治愈22例(52.4%),显效13例(31.0%),有效6例(14.3%),无效1例(2.3%),总有效率为97.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中毒或晕针等不良反应。结论神经阻滞治疗颈性头痛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阻滞 神经源性疼痛 颈源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鼻性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根据医嘱及时指导或为病人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减轻炎症反应,观察用药效果。密切观察病人的视力情况、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异常(特别是出现脑膜刺激征或颅内压增高的现象)立即通知医生。

  • 标签: 鼻源性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性囊肿的诊断方法、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5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支气管性囊肿患者86例,食管囊肿5例。支气管性囊肿男37例,女49例;年龄23~70岁,平均(49.27±10.70)岁。根据发病位置分为纵隔型65例(75.6%),肺内型21例(24.4%);起源于食管的支气管性囊肿(9例10.5%)。结果术前明确诊断8例(9.3%)。胸腔镜手术51例(59.3%),对比开胸手术,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80±1.25 )天对(4.97±1.54 )天,P<0.001]和住院时间[(7.08±1.75)天对(9.60±2.58 )天,P<0.001]明显缩短。随访65例(71.4%,65/91),中位随访34(2~111)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支气管囊肿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胸部MRI对囊肿的诊断有较大优势;对于大多数病例,胸腔镜手术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具有微创优势。起源于食管的支气管性囊肿与食管囊肿术前鉴别困难,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支气管源性囊肿 食管囊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内胆管细胞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胆性肝脏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相较于常规内外科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如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已在该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现对常见胆性肝脏疾病的介入治疗进行综述,为相应的临床诊治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胆源性肝脏疾病 介入治疗 胆管细胞癌 胆管炎
  • 简介:摘要胆性肝脏疾病指胆道系统病变引起肝损伤的一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规范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治疗包括药物、非药物及综合治疗。因涉及病种多,治疗上存在不同特点,必要时需多学科协作。治疗上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肝疾病 胆源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部骨与软组织疾病误诊为腹腔脏器疾病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1例腰部骨与软组织疾病误诊为腹腔脏器疾病的原因和诊治经验。结果经过9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4例患者痊愈,7例明显好转。结论对于有腹痛症状但临床体征不明显者必须认真、仔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选择性的特殊检查,以免误诊漏诊。

  • 标签: 腹痛 误诊 骨与软组织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肝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以56例肝性溃疡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门脉高压、胃肠粘膜淤血肿胀、胃泌素和组织胺增多、内毒血症及幽门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结论:肝性溃疡具有发病年龄早、病程长、症状不典型、消化道出血率高及难以治愈等特点.

  • 标签: 肝源性溃疡 临床分析 胃泌素 内毒血症 幽门杆菌感染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肝性溃疡患者26例临床资料,结果规律性上腹部疼痛3例,无规律性疼痛9例,反酸暖气5例,反复黑便3例。6例有黄疽,全部病例ALT10轻度升高。出血率较高达44.5%,明显高于其他溃疡。合并糜烂性胃炎高达42.5%,由于肝硬化与消化性溃疡互为因果,难以治愈。结论肝性溃疡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消化道出血率高及难以治愈等特点。

  • 标签: 肝硬化 消化性溃疡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101例HU患者中乙肝后肝硬化72例,溃疡并出血28例,表1 101例HU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略)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性溃疡例
  • 简介:ICU护士是心理压力过大的高发人群.本文通过对ICU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为采取措施提高ICU护士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的积极性,并提高ICU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ICU 护士 压力源 对策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问题,探讨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慢性肺性心脏病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肺性心脏病病人普遍存在心理的、呼吸道、感染、饮食等方面的问题;本组病人死亡2例,余均病情稳定出院。结论慢性肺性心脏病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配合相应的健康宣教。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