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甘精胰岛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基础胰岛(甘精胰岛)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照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经过12周治疗后,FBG、2hBG、HbAlc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FBG、2hBG、HbAlc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胰岛每天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较中效胰岛能更好的平稳降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比较不同给药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1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输注)和对照组(多次、间断输注)各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得以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FPG(6.14±1.35)mmol/L<(7.29±1.68)mmol/L)、OGTT2hPG(8.04±1.86)mmol/L<(8.89±2.03)mmol/L、胰岛用量(0.55±0.14)U/(kg·d)<(0.66±0.28)U/(kg·d)相对更低,而血糖控制时间(6.15±1.86)d<(10.86±3.14)d相对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胰岛给药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持续皮下胰岛输注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胰岛素 给药方法 糖尿病 疗效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安全注射胰岛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此4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注射剂量、注射时间、注射方法、进食时间配合、胰岛储存技能及药物知识的正确掌握率。结果与干预前相比,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胰岛注射技能明显提高,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注射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安全注射胰岛的技能以及准确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糖尿病患者 安全注射胰岛素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的职业暴露发生率,职业暴露的发生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其中护理人员较为常见的职业暴露为针刺伤,胰岛注射针头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护理人员针刺伤的职业暴露。按照防止职业暴露的相关规范,要求对于已经使用过的胰岛注射针头应该直接丢放到利器盒里,但是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中采用的胰岛笔皮下注射胰岛过程中,尽管采用的是一次性注射针头,但胰岛笔会重复利用。所以护理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将胰岛注射针头取下,但是由于注射针头较短,护理人员用手直接取下的过程中会遭受针刺伤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止血钳 胰岛素 注射针头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给药方式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2016年间住我科6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使用胰岛静脉滴注控制血糖,治疗组33例使用胰岛泵控制血糖,其余治疗方法两组无差异。对比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PH值变化、胰岛的总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优势显著,能模拟胰岛的生理分泌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泵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他克莫司对大鼠血糖、胰岛水平及肝细胞内磷酸化AKT表达的影响,探寻他克莫司导致血糖升高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89.83±4.44)g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他克莫司4mg·kg-1·d-1灌胃)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月测量大鼠体重,行尾静脉穿刺取血测其空腹血糖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5个月后,在空腹状态下将2组大鼠分别处死,行心脏穿刺取血,4%多聚甲醛体内灌流分别取出胰腺组织和肝脏组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的血清胰岛水平,行胰腺组织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细胞浆质中磷酸化AKT的表达。结果①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的体重均呈持续增长,在第3、4、5个月时,实验组大鼠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且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大鼠空腹血糖呈持续增长趋势。在第3、4、5月时,实验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大鼠的胰岛分泌指数、胰岛敏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其胰导管均不同程度的受到破坏,且出现胰岛细胞数量减少、坏死及空泡样变;⑤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其肝细胞浆质内可见磷酸化AKT明显被抑制。结论他克莫司可导致胰岛细胞坏死,胰岛细胞数量减少,胰岛的分泌降低、胰岛敏感性下降、胰岛抵抗增加,从而导致大鼠血糖升高。他克莫司减少大鼠肝脏组织磷酸化AKT的表达,提示可能通过影响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导致胰岛抵抗,引起血糖升高。

  • 标签: 移植术后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大鼠 他克莫司 磷酸化AK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胰岛泵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到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胰岛方式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胰岛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并对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胰岛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并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胰岛泵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胰岛素泵 老年2型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临床应用胰岛泵注射疗法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心理状态、相关知识与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中从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接受胰岛泵注射疗法的糖尿病患者共有90例,将其平均地划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针对性护理组。对照组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而针对性护理组的病人应用针对性护理方法。然后分析两组病人的血糖指标、心理状态、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与治疗依从性。结果针对性护理组病人的空腹与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指标含量以及抑郁与焦虑评分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减少(P<0.05),针对性护理组病人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比例与治疗的依从性均比对照组的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调节机体的血糖指标含量,同时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进一步增加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保障治疗的顺利有效地实施。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不良心理状态 糖尿病 依从性 胰岛素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泵治疗期间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胰岛泵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干预组低血糖发生率3.2%明显低于常规组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依从率95.2%明显高于常规组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胰岛用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DMQLS)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泵治疗期间给予舒适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意义显著。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1—12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胰岛泵治疗的46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对象,并选择46例接受常规胰岛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参照组。对两组的疗效差异实施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例发生低血糖比例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小,血糖达标时间更短,疗效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施以胰岛泵治疗,可获得更优的疗效。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治疗疗效
  • 简介: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T_2DM患者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甘精胰岛治疗,观察组35例在加以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结果观察组HOMA-IR、HOMA-β及空腹C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bA1c、FBG及2hPG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治疗可有效改善胰岛功能,控制血糖水平。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甘精胰岛素 老年2型糖尿病 胰岛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糖导致胰岛β细胞对血糖升高的分泌反应并降低胰岛介导的葡萄糖转运。长期高血糖可能对β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我们期待通过短期强化胰岛治疗,诱导糖尿病蜜月期1,改善胰岛功能。方法采取“三短一长”3个月短程强化胰岛治疗,诱导糖尿病蜜月期产生。结果治疗后BMI、FBG、2hPBG、HbAIc均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短程胰岛强化治疗初始2型糖尿病可以使患者得到长期缓解期,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尤为重要。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蜜月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胰岛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优泌林30/70常规皮下注射治疗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泵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4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时,可以采用胰岛泵治疗方式,通过应用胰岛泵给药方式,模拟生理性胰岛分泌模式,治疗安全性更高,能够快速、平稳的降低患者血糖,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胰岛笔使用相对方便、简单、准确无痛等优点,被糖尿病患者普遍使用。但由于患者不能正确使用,出现一些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工作中,我们对50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笔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笔 相应措施
  • 简介:摘要胰岛泵目前是相对比较理想的糖尿病治疗技术,通过基础胰岛与餐时胰岛相结合注入体内,以此模拟胰岛在体内生理性合成模式。本次现将胰岛泵强化糖尿病治疗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预防低血糖、注意对穿刺皮肤的护理、强化保健意识等,做好护理措施,有利于糖尿病病情发展,尽快恢复患者健康。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精胰岛与那格列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选用甘精胰岛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那格列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与那格列奈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那格列奈 糖尿病
  • 简介: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DM及DN患者各100例。研究对象标准饮食3d后,次晨空腹抽血检测FPG、Fins、HbA1c、CRP水平。然后将DN组再分为2组,胰岛组给予单一胰岛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胰岛组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3月后。结果:DN组CRP水平、FPG及PPG及HbA1c,高于DM组(P〈0.05);DN组Fins水平低于DM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CRP、FPG、PPG及HbA1c水平,低于胰岛组(P〈0.05),3个月后Fins,高于胰岛组(P〈0.05)。结论: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炎症反应发挥重要的作用,且与2R有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微血管病变 炎症反应 胰岛素抵抗(2R)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