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耻骨联合分离症是指发生在妊娠后期或产后的孕产妇特发的耻骨联合非细菌性炎症,局部不红不肿也无发热等炎性表现,但由于疼痛及功能障碍,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常用的疗法是紧束髋部达数周或更长时间。这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别一方面也给孕产妇的生活带来不便。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用早期及时的治疗,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寻找更有效及简便的方法。

  • 标签: 耻骨联合分离症 孕产妇 临床分析 非细菌性炎症 妊娠后期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Pilon骨折33例,按照AO分型标准B型19例,C型14例。结果3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3个月(10-21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无感染、骨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按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23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90.9%。结论经皮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是一种较理想治疗方法。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灌洗治疗 巨大肺脓肿 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分析联合断流术52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结果急诊手术全部止血无死亡,术后大量腹水2例,膈下感染1例.平均随访3.6年,术后出血率为0(5年)和5.8%(9年).随访生存率96%(5年)和90%(9年).无肝性脑病和肝功能衰竭发生.结论联合断流术适应证广,术式易掌握,疗效满意,但应注意断流的彻底性、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术后的长期治疗.

  • 标签: 高血压 门静脉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但因为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因此对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压,或血压水平较高的中、重度高血压,应予联合用药单一药物只能对高血压的其中一种机制进行调节,所以疗效不佳,且血压降低后会启动反馈调节机制,使血压回升,药物加量至剂量-反应性平台后,再增加剂量不会增加疗效,且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因此对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压,或血压水平较高的中、重度高血压,应尽早联合用药。

  • 标签: 高血压 联合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精神疾病学领域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型药物逐渐问世,精神病学的诊断水平以及病理结构、症状学、难治性精神疾病、双向情感障碍病症的复杂,以及联合用药的必然趋势,联合用药引起不良反应对患者带来的二次伤害、我国综合医院精神科疾病知识的匮乏,研究对比此项内容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重点讨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联合用药问题。

  • 标签: 联合用药 双相情感障碍 不良反应 用药发展趋势 综合性医院
  • 简介:摘要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我国面临着多元复杂的海上权益及安全问题,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日渐提升。加强海上搜救体系建设,提高海上搜救能力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海上联合搜救行动的特点,研究分析了我国海上搜救体系建设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加强海上搜救体系建设的建议,为完善我国海上搜救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海上联合搜救 体系建设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 10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例,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起效时间与麻醉维持时间以及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镇痛率。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与麻醉维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对照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术后镇痛率分别为 26.0%、 18.0%,观察组分别为 30.0%、 2.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 P>0.05);观察组的术后镇痛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与麻醉维持时间,且有助于降低术后镇痛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方法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1-2016.4所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以全身麻醉方案,给予观察组以腰硬联合麻醉方案开展临床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并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较短,术后苏醒较快,患者术后2、12、24小时内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术后麻醉起效时间较短,患者苏醒较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血清维生素B12及叶酸浓度,肌电图检查28例,脊髓MRI检查16例.结果15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正常,17例正常;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异常26例;脊髓MRI检查4例患者出现脊髓后索长T2高信号影;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痉挛性瘫痪、深感觉减退、共济失调等.经3~6个月治疗,症状缓解者27例,部分改善者5例;排尿排便功能改善4例;舌炎改善5例;胸腹部束带感明显改善3例,无明显改善1例;贫血改善8例.5例病程在1年以上,维生素B12治疗后肢体功能无明显改善而成残疾状.结论维生素B12缺乏是引起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重要原因,但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并不能准确反应机体是否真正缺乏维生素B12,维生京B12水平正常者应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考虑,以免误诊.

  • 标签: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维生素B12缺乏
  • 简介:目的探讨双镜联合结肠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32例双镜联合结肠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术中内镜辅助定位结肠病灶,行腹腔镜结肠肠段切除术或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25例和腹腔镜辅助内镜手术(术中腹腔镜监视下行内镜手术切除病灶)7例。结果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25例,其中内镜辅助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20例,内镜辅助腹腔镜结肠肠段切除术5例。内镜辅助定位成功率100%(25/25),腹腔镜下肠段切除、重建和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25例随访6~48个月,中位时间30个月,1例死于心肌梗死,24例存活,均未见复发和转移征象。腹腔镜辅助内镜手术7例,其中腹腔镜辅助内镜结肠黏膜下剥离术(ESD)3例,腹腔镜辅助内镜结肠黏膜切除术(EMR)2例,腹腔镜辅助内镜结肠息肉切除术2例,1例ESD术中并发穿孔,行腹腔镜下结肠穿孔修补术。7例随访9~36个月,中位时间24个月,无死亡,未见复发的转移征象。结论双镜联合结肠手术可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提高手术安全性,腹腔镜和内镜团队良好的协作与配合有助于提高双镜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腹腔镜 内镜 结肠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抗凝等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对照组仅加服阿司匹林,观察2组治疗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总有效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
  • 简介: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诊治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急诊手术43例。治愈41例,死亡5例。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紧急、严重而复杂,全面体检及胸腹腔穿刺是重要的早期诊断手段,急救处理、合理手术方案及术后预防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 标签: 胸腹部损伤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报告胸腹联合伤23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10例。经开腹开胸处理14例,开腹手术加胸腔闭式引流9例,结果治愈21例,死亡2例。着重对胸腹联合伤的诊治作了讨论。

  • 标签: 胸腹联合伤 治疗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对子宫脱垂患者实施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进行此次研究,研究时段限制在2019年1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的78例子宫脱垂患者,遵从“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研究样本41例,给予针灸常规治疗,观察组研究样本37例,在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分析:观察组高达97.3%,对照组仅有82.9%,P<0.05(x2=4.363)。行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紧张收缩阶段的平均值等各指标数值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脱垂患者实施中医治疗手段,建议采纳针灸联合电针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盆底肌力。

  • 标签: 子宫脱垂 针灸 电针 临床疗效 盆底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