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用高脂饮食诱发小白文高脂血症并使小白文肝组织大面积脂肪样变性,服月固周奉降脂丸能减轻肝脂肪样变的程度,而低高脂饮食对肝组织的损伤不大。提示固奉降稽丸能促进肝脏的脂肪代谢,减轻脂肪代谢物质对肝细胞的损害,从而防止脂肪肝的发生。

  • 标签: 高脂血症 降脂 肝脏 高脂饮食 鼠肝 肝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临床检验工作中血细胞进行形态检验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因内发热、贫血或血常规检查结果为危急值在我院入住的患者160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健康检查无上述症状的人群16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细胞形态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红细胞压积、平均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值、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数量。结果观察组血细胞形态检验结果为阳性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血细胞进行形态检验能够有效检测患者病情,对疾病诊断有着重要的预断作用,值得临床检验工作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临床工作 血细胞 形态学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变化.方法采用22例人工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完整股骨头标本,分为坏死组(14例)、正常组(8例),并按Ficat分期将坏死股骨头分为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观察、测定、分析外观改变、组织形态变化、髓腔脂肪细胞染色及计数、最大脂肪细胞平均直径、骨小梁面积、空骨陷窝计数.结果坏死组较正常组,骨质松脆、易于凿切,髓腔脂肪细胞增大、增多,骨小梁面积减小,空骨陷窝增多(P<0.05),且随病情发展,以上变化更加明显,其统计意义显著(P<0.01).结论脂质代谢紊乱、骨质疏松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组织形态学 脂肪细胞 骨小梁 骨细胞
  • 简介:对急性二氧化硒中毒所致肝细胞线粒体损伤进行时间形态定量研究,以发现其敏感时间点,为临床合理地使用硒制剂提供基础资料.雄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染毒组,每组3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6个时间组,每隔4小时各一组,每组5只.染毒组小鼠以口服LD50量腹腔注射二氧化硒(SeO2).两组均在1小时后处死.应用体视学方法对肝细胞线粒体的体密度(Vv)、比表面(δ)、表面积密度(Sv)、平均体积(V)和数密度(N、)进行测算.硒中毒后小鼠肝细胞线粒体与对照组相比,δ除04:00组外,其他时间组则明显减小(P<0.05),最低值出现在12:00;V除08:00组外,其他时间组普遍增大,其中12:00组明显增大(P<0.05).N在12:00、16:00和20:00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其他时间组与对照组相比则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密度和表面积积密度则无明显改变.硒中毒可直接导致肝细胞线粒体的损伤,表现为线粒体体积增大,比表面及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其功能降低.硒中毒时其线粒体损伤变化表现为夜间较轻,白天较重.04:00h可能为肝细胞线粒体的不敏感时间点;而12:00h可能是其硒中毒的最敏感时间点.为以后更好地认识和预防硒中毒提供了基础病理资料.

  • 标签: 小鼠 肝细胞 线粒体 时间形态学 体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哺乳动物耳蜗Kölliker器退化过程中是否存在自噬现象。方法以P1~P14的SD大鼠耳蜗为研究对象,运用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Kölliker器在耳蜗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显微和亚显微形态改变,并利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分子生物实验观察自噬标记物LC3、Beclin1、P62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利用HE染色及透射电镜大鼠耳蜗Kölliker器支持细胞的形态从底回向顶回逐渐由假复层柱状上皮转变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层数和数量逐渐减少,最终形成成熟的内沟区域,并观察到自噬小体。免疫组化耳蜗Kölliker器支持细胞LC3-II、Beclin1、P62呈阳性。Western blot观察到P3~P10自噬相关蛋白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哺乳动物耳蜗Kölliker器退化过程中存在时间依赖性的自噬现象。

  • 标签: 哺乳动物 耳蜗 Kölliker器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细胞形态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共将 74位发热疾病患者、 74位健康体检者选入研究中,研究中的起始时间在 2018年 5月,最终的时间在 2019年 5月。采用表格将本次研究的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之后开始分组,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相关分组,其中发热疾病患者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实施血细胞形态检验。结束之后采用统计的方法对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处理。结果:两组中血细胞形态检测结果对比存在差异性( P< 0.05);两组中 WBC、 RBC与 PLT阳性率对比存在差异性( P< 0.05); 两组中结果有差异。结论:血细胞形态检验在临床检验中具有良好应用意义。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临床检验 细胞平均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白细胞参数及其形态的影响。方法应用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白细胞参数定;取静脉血,制成血膜,瑞氏染色,油镜观察白细胞形态。结果急性酒精中毒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淋巴细胞绝对数和中间型细胞绝对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中性粒细胞比例与中间型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0.001。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可引起白细胞计数的增高,由酗酒导致的病态造血应引起重视。

  • 标签: 酒精中毒 急性 白细胞 参数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对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各有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血常规检验,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行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血细胞异常率、漏检率与误检率。结果:观察组总检出异常率、漏检率与误检率分别为92.00%、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8.00%(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增加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可以显著提高血液中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同时帮助降低漏检率与误检率,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专业依据。

  • 标签: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漏检率 误检率
  • 简介:目的探讨形态和细胞遗传(MIC)联合检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的临床意义。方法将MIC技术用于32例M3患者的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价。结果形态检查26例M3a,中2例和6例M3b中3例曾误诊为其它白血病,经核型分析确诊。骨髓染色体分析正常3例(2/32),28例(28/32)有t(15:17),1例(1/32)具有变易移位,可评价的20例中19例(19/21)达到CR,具有复杂核型和变易移位各1例未能取得缓解。结论MIC联合检测对M3的诊断、分型、评价预后等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形态学 细胞遗传学 检测 染色体异常
  • 简介:摘要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形态实验室的管理中,探索、分析对实验室日常环境、显微镜、压力蒸汽灭菌器及其它一些常用仪器设备、器械、标本陈列室、药品试剂、多媒体、蒸馏水室等的每个细节的精细化管理措施。为进一步优化使用实验室资源,更好地为实验准备、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开创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 标签: 实验室 精细化管理 实验教学
  • 简介:目的:了解感染根管管壁牙本质的病变特点,根管预备及Nd:YAG激光照射对感染根管的作用。方法:选用单根患牙60颗,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治疗前感染根管)、根管预备组(用手用器械根管预备)、3个激光组(在常规根管预备后,采用3种不同能量参数照射1min),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感染根管牙本质小管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根管预备组:能去除病变的牙本质层,形成玷污层。50mj10Hz激光组不能封闭牙本质小管。100mj10Hz、150mj10Hz激光照射1min根管壁呈熔融状态,去除了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封闭和半封闭。结论:激光剂量在100mj10Hz或在此以上时,能有效清洁根管壁玷污层和封闭牙本质小管。

  • 标签: ND:YAG激光 根管预备 玷污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胚胎植入前遗传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PGT)周期中,卵裂期(第3日)胚胎质量、囊胚活检时间、囊胚扩张程度、囊胚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评分及囊胚滋养层(trophectoderm,TE)评分对其整倍体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255个行PGT助孕周期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囊胚相关形态参数与整倍体状态的相关性。结果①977枚囊胚进行活检,共937枚囊胚成功获得染色体结果(95.9%),其中整倍体396枚(42.3%),非整倍体541枚(57.7%)。②在夫妻双方有染色体异常的周期中,633枚囊胚整倍体率与女方年龄未呈现明显相关趋势,无染色体异常的周期中304枚囊胚整倍体率随着女方年龄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00 1)。③校正女方年龄及不同周期的影响后,第6日、第7日活检囊胚整倍体率显著低于第5日活检囊胚(OR=0.7, 95% CI=0.5~0.9, P=0.009 1;OR=0.4, 95% CI=0.1~0.6, P=0.001 2);ICM级别为B的活检囊胚整倍体率显著低于级别为A的囊胚(OR=0.4, 95% CI=0.3~0.7, P=0.000 1);TE级别为C的活检囊胚整倍体率显著低于级别为A的囊胚(OR=0.4, 95% CI=0.2~0.7, P=0.000 4)。但囊胚扩张程度及已经形成囊胚后第3日胚胎质量对囊胚整倍体率无显著影响。结论形成囊胚后第3日胚胎质量、囊胚扩张程度与囊胚整倍体状态无关,活检时间、ICM级别及TE级别与整倍体状态显著相关。

  • 标签: 囊胚 整倍体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活检时间
  • 简介:摘要很多医学院校的医学形态课程的实验考试,仍采用传统的实物标本考试或PPT考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介绍了在局域网基础上以B/S架构搭建系统,建立实现用户管理、在线考试题库更新、自由组卷、考试运行、自动阅卷等功能的考试系统。通过近几年在成都医学院组织、病理学等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有力地促进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改善了实验课程学风,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但也存在投入成本较高、考场易受限等问题。

  • 标签: 医学形态学 在线图片 考试系统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血液细胞形态方法检测血常规指标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250例血常规检验异常患者作为观察组,行血液细胞形态检查,选取同期接收的250血常规检验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假阴性率为12.40%,观察组患者的假阴性率为50.80%。结论应将血液细胞形态检验作为血常规的主要检测方法,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常规 血液细胞形态学 假阴性率
  • 简介: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实验教学及加强素质教育的关键。众所周知,以往形态实验教学一贯采用各学科独立教材、独立教学的模式,在该模式下由于学科间协调性差,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重复、验证性实验多、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少、

  • 标签: 实验教学改革 医学形态学 主观能动性 验证性实验 研究性实验 教育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测中的血液细胞形态检查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集的64份异常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将收集的64份正常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血液细胞形态检查。结果血液细胞形态观察组有23例正常,假阳性率为35.93%,血液细胞形态对照组有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7.81%,血液细胞形态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1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23.43%。血液细胞形态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异常率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采用血液细胞形态检查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血液细胞形态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细胞形态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血液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27日至2014年3月27日期间,所有患者均采取血液细胞形态检查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并分别作为细胞形态组和血分析仪组,血常规检验结束后,对比分析其检出符合率。结果细胞形态组共发现78例血液异常患者,检出符合率为97.50%,血分析仪组共发现70例血液异常患者,检出符合率为8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血液细胞形态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情况的重要手段,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血液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 检测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