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今年以来,防城港市采取市领导带头学,多措并举,深入学习新《安全生产》。一是市领导带头学习。5月6日下午,防城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湘军主持召开市委五届69次常委(扩大)会议,组织学习新《安全生产》,市安委办还将150本新《安全生产》等宣传资料发放给市政府领导、安委会成员单位以及重点监管企业主要负责人。

  • 标签: 《安全生产法》 组织学习 防城港市 人大常委会 主要负责人 市委书记
  • 简介:湖南省郴州市是湖南省山洪灾害多发的一个区域,对郴州市山洪灾害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意义重大.运用Bayes判别分析,根据山洪灾害预报的简化原理使用灾害发生前10天的时效雨量和当日雨量作为预报模型因子建立一组山洪预报模型,计算得出的模型预报正确率为86.96%,满足Bayes判别分析正确率大于80%的要求,表明该方法预测山洪简单易行,可以为郴州市山洪灾害的预测以及防治提供-定的支撑.图2,表4,参24.

  • 标签: 山洪灾害 郴州市 预报模型 Bayes判别分析法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工业用水的不断增长,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工业污水回用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现代行业对回用工业污水的要求。膜水处理技术是一项安全、环保、分离性能好、操作简便的新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此,本文对膜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在工业污水回用中膜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推动污水回用质量的提升。

  • 标签: 膜法 水处理技术 工业污水回用
  • 简介:影响安全评价绩效的因素有很多,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问卷调查形式,对评价对象层次结构化,计算出安全评价在技术进步中的权重为0.0865。以安全评价的经济贡献率为评价其绩效的指标,结合索洛增长模型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中的应用,以及考虑安全评价效果影响系数μ,最终测算出安全评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8%。与安全评价的投入相比,安全评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安全评价还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

  • 标签: 安全经济学 层次分析法 安全评价 经济贡献率 索洛增长模型 绩效
  • 简介:在炼油生产中,合理处理产生的大量废碱液,使其不污染环境,一直是我们努力研究的课题。辽河石化分公司所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含硫化物废碱液催化氧化,使其中有毒的硫化物快速氧化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及硫酸盐等物质。经过处理的含硫化物废碱液已进行了脱臭,并且回收了有利用价值的碱液。碱液吸收SO2后生产出合格的亚硫酸钠产品,达到了废液综合利用的目的。

  • 标签: 含硫废碱液 处理方法 催化氧化法 催化剂
  • 简介:为了研究现有水处理工艺对病毒的处理效果,评价水体安全状况,利用荧光染料SYBRGreenI对病毒核酸物质染色,结合流式细胞计数(FlowCytometry,FCM)对某饮用水净化厂和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工艺中水样的病毒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及比较研究。为了更加准确地利用流式细胞评估水样中病毒含量,对水样的固定、染色和稀释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到的病毒含量随着戊二醛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高温染色(80℃)可有效防止低估水样中的病毒含量;利用Milli—Q纯水作为稀释液所产生的背景值较小,有助于病毒群落的分离。仪器对病毒的最低检出限为4.04×10^4counts/mL(R2=0.99),实现了利用流式细胞对水样中病毒含量的快速有效测定。将该方法应用于饮用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病毒去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饮用水净化厂的活性炭一超滤膜工艺可有效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的病毒,经超滤膜处理后的水样的病毒含量低于检测限;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处理工艺中水样病毒量突增,这可能是由于作为病毒宿主的细菌含量升高而导致,全套污水处理工艺对水体中的病毒含量没有明显降低和改善。

  • 标签: 环境学 病毒 流式细胞法 饮用水 污水
  • 简介:4月16日下午,北流市召开2015年第二季度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暨新《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培训会。会议宣贯了新《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培训会精神,总结2015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安排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

  • 标签: 北流市 培训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工作 重特大安全事故
  • 简介:生态学与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中经常需要对数据做方差分析,在已知样本例数、平均数、标准差等样本统计量的前提下,如果利用Excel软件制作方差分析模板,既可为数据分析提供方便快捷的方差分析手段,也可为审阅论文数据时,如何判断其结论的真实性提供了新方法.图8,表2,参5.

  • 标签: 单因素方差分析 样本统计量 Excel建模 生态学研究 快捷分析与判断
  • 简介:基于强度折减系数的有限单元不但满足力的平衡条件,而且考虑了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使得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合理.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项目--学堂湾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刚体极限平衡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描述边坡破坏模式,而且通过研究边坡稳定分析所计算的安全系数以及通过最大剪切变形率的相关等值线可以查看破坏形态,更有助于理解滑体破坏机制.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为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条更为有效的途径.

  • 标签: 地质学 强度折减系数法 稳定性评价 滑坡
  • 简介:运用概率物种敏感度分布获得太湖水体中铜的急性水质基准值为1457μg·L^-1,慢性水质基准值为326μg·L^-1;不同类别物种敏感性存在差异,无脊椎动物较脊椎动物更敏感,甲壳类敏感性大于鱼类.概率物种敏感度分布与传统的物种敏感度分布法相比,更全面合理地考虑多种毒性效应,曲线拟合效果好,受数据量大小影响较小,结果更加稳定.研究结论可为铜水质标准的修订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水生生物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水质基准 太湖
  • 简介:采用安全分析和专家调查,以事故致因理论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建立了电梯使用管理系统安全评价体系。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了电梯使用管理系统的6级风险评估体系,确定电梯使用管理系统安全评价体系中各予系统及各指标的权重,再结合实际经验,根据安全规范构造各指标隶属度,进而根据评价集构造隶属函数,得到各指标对评价集的最终隶属度、模糊矩阵和综合评价结果,求得电梯使用管理系统安全状况的综合得分,进而划分安全评价等级,得到电梯使用管理系统评价结论。

  • 标签: 安全工程 安全评价体系 电梯使用管理系统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 简介:用间歇式活性污泥(SBR)对高浓度1-4丁二醇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实验测定了污泥沉降性能,测试了最佳曝气时间、最佳pH值范围以及SBR处理系统耐污染的负荷。实验结果表明:SBR的污泥沉降比为15%~30%,完全符合活性污泥正常运行时的沉降标准。处理污水的最佳曝气时间为5h,最佳pH值范围为7~8。该处理系统耐冲击,能承受较高的污染负荷,对水质的波动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利用SBR可以处理1-4丁二醇、聚丙烯酰胺和顺丁烯二酸酐三套装置.排放的混合污水。

  • 标签: 污泥处理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污泥沉降比 曝气时间 实验研究
  • 简介:以浑河水系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应用筛分水平浓度初步探讨了浑河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铜、铅、锌和镉)沉积物质量基准推荐值。结果表明,筛分水平浓度获取的浑河沉积物铜、铅、锌和镉的质量基准分别为46.69、39.18、140.03和0.54mg·kg-1(以干质量计)。通过与不同国家及地区指定的重金属质量基准推荐值以及本地区采用其他方法推导的重金属基准推荐值进行比较,推算出本研究获取的4种重金属沉积物质量基准推荐值接近所有数据的中间值。由于本研究中用于推导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数据相对较少,导致获取的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推荐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 标签: 重金属 沉积物质量基准 筛分水平浓度法
  • 简介:以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为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供体研究了NO对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对不同浓度SNP在海水介质中释放NO的过程进行了监测;对所培养的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进行藻密度测定,观测NO对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10和100μmol·L-1的SNP释放NO浓度大约分别为6×10-9、9×10-9和2×10-7mol·L-1左右,而释放时间分别为4、5.5和7.5h.研究表明,NO对不同微藻有明显不同的作用规律:NO持续作用下,对亚心形扁藻的最佳作用浓度在10-8mol·L-1数量级;对赤潮藻中肋骨条藻的最佳作用浓度在10-9mol·L-1数量级;赤潮藻对NO的响应比非赤潮藻更灵敏,NO可能是海洋生态系中微藻生长重要的调节因子.

  • 标签: 一氧化氮 微藻 硝普钠 荧光法
  • 简介:在生态学与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中经常需要对实验数据做双因素的方差分析,在已知样本例数、平均数、标准差等样本统计量的前提下,如果利用Excel软件制作方差分析模板,可为研究者提供方差分析结果的方便快捷手段,同时,也为我们在审阅论文数据时,如何判断其结论的真实性提供了新方法.

  • 标签: 双因素方差分析 样本统计量 Excel建模 生态学研究 快捷分析与判断
  • 简介:地名是人们日常提及最多、使用最多的词语之一,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都重要的影响.每个地名都有它产生的过程,认识地名的起源,对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地名起源是地名研究的重要部分,以往的地名起源分类多以概括性为主,缺少系统的分类方法.该研究从地理要素的角度,将居民点地名起源其分化为自然环境、人文和经济社会三个一级类,二十七个二级分类,自然环境分类又划分了三级和四级分类.根据这一分类方法,以茂名市各个镇的地名为例,将居民点地名分类运用到区域地名的研究中,并阐述其分类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 标签: 居民点地名 起源 分类 茂名市
  • 简介:国家局政法司副司长石少华的学习《安全生产》专栏文章之三:《安全生产的基本大法》,论述了《安全生产》的法律性质及其法律地位。罗云教授的《数字化安全生产》,角度独特,表述新颖,对掌握该的内容实质颇有帮助。

  • 标签: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法 法律性质 法律地位
  • 简介:在煤矿火灾事故中,内因火灾的发生率远高于外因火灾,因此大多安全评价是针对煤矿内因火灾的评价,对于外因火灾的评价相对较少;但外因火灾造成的后果远高于内因火灾,做好外因火灾的安全评价同样重要。采用2级模糊综合评价与集值统计法相结合的模型对煤矿外因火灾进行评价,建立煤矿外因火灾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值统计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得出的权重进行可靠性分析,用加权平均模型确定外因火灾危险性总的相对隶属度,求出模糊特征向量,根据总得分确定外因火灾的危险性等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对比。

  • 标签: 安全工程 模糊综合评价 集值统计 外因火灾 可靠性分析
  • 简介: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版《环保》自颁布以来,有两大亮点引起大家广泛地关注。一是新《环保》首次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门设立了专章,从法律上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这被认为将会在推动中国民主建设方面起到带头作用。二是与旧版环保法相比,新版在处罚的规定和力度上有空前提高,因此被称作"史上最严环保"。那么,这样一版被广泛关注的环保在全国各地又是被怎样落实的呢?本刊特采集了部分省份的情况进行展示。

  • 标签: 《环境保护法》 环境信息 造声势 监督环境 环境保护条例 公众参与
  • 简介:以四川藏区农村的环境公害问题为引入对象,结合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法制管理救济机制和应对机制,从现行相关程序和实体法的法理角度,初步阐释适合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实现的救济处理机制和救济途径,从而在一定程序上构建起我国的环境救济法体系。

  • 标签: 环境公害 救济法 救济机制 四川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