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5月29日20时13分,祖父永远离开了我。连续几个月,每到夜深人静,我都会想起祖父,久久不能入眠。这期间,我一直想写些有关祖父的文字,却都因悲恸而下笔辄止。9月开学,我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恢复了已许久未能进行的读书写作,一个多月来,沉潜在故纸堆里,努力用高强度的工作淡化痛苦。近日渐归平静,我又担心对于祖父的记忆也会随时间的流逝变得模

  • 标签: 唐佐礼先生 旧青 毡纪念
  • 简介:<正>居山,又名黛玉山,在南充县东南15公里居场嘉陵江岸,海拔452.5米,上有君子峰、金塿峰及东岩(居山之尾峰)三峰,岿然杰峙,金塿峰顶,广数十丈,四周石壁中拥天池,池周丈余,深八尺,其水澄弘可饮,四时不竭。旧有唐建慈云寺(宋淳祐十二年重建为灵迹寺),寺外平地有良田数十亩,复起危崖,壁立七、八丈,周围十余里,雄险天成。山上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林木葱蔚,泉水不竭,可以建城屯兵。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曾建郡县于此。以

  • 标签: 嘉陵江 钓鱼城 南充 蒙古 进攻 作用
  • 简介:<正>一、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二岁的纪晓岚随父亲纪容舒入居京师。三年后,在户部任职的纪容舒“不复能自训课,遂遣昀受业于东山董先生”东山董先生即字孚存,号东山的董邦达。由于他卒谥文恪,时人又称他董文恪公。董邦达虽然在乾隆朝官至工部尚书,但他的名气主要是在绘画上。《清史稿·董邦达传》说:“邦达工山水,苍逸古厚,论者谓三董相承,为画家正轨”。所谓“三董”,即董源、董其为、董邦达。由此可见董邦达在清代画坛上的地位。

  • 标签: 经世思潮 十三年 明经世文编 经世实学 经世思想 文化史
  • 简介:两省民族走廊地区的民间信仰种类繁多。处于不同族群文化边界的民间信仰在保持文化差异基础上实现了信仰共建。这种"族际性"民间信仰的研究为我们分析跨族群社会整合、宗教共生等问题提供了资源。民间信仰"族际研究模式"强调在以往分析模式的基础上增加族群间互化互动的分析视角,注重其所处的族群边缘时空局域与文化涵化场域,注重分析民间信仰在族群边界建构与跨越中发挥的作用。

  • 标签: 民间信仰 民族走廊 族际
  • 简介:自古以来青海到甘肃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正式修建,为重展丝路雄风,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 标签: 甘青古道 古代交通 河西走廊
  • 简介:今天面对众多颜色的陶瓷,我们很容易忽视古代工匠与文人最初的愿望,那些出于本能的愿望实际上包含了文学、美学、哲学等诸多含义。

  • 标签: 青釉 中国 瓷器 文物
  • 简介:在上海的时候,有一次,有幸和作家沈善增老师一起吃饭,其间,他谈起自己20世纪80年代主持上海作协创班的经历。20世纪80年代,曾有过一段文学精神高扬的时期。在经历过'拨乱反正'之后,作家们重新获得了参与社会政治的热情,文学作品也因此获得极大的社会关注度。一些80年代文坛回忆录告诉我们,那时候,有很多年轻的作者,很可能仅仅因为一篇小说就一夜成

  • 标签: 孙甘露 班往事 甘露青创
  • 简介:弋江流域是广义江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时期流域内佛教稳定发展.通过对方志资料为中心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明代弋江流域内寺院的新建、重修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空差异.在新建寺院方面,时间上集中于洪武、万历、崇额三朝,空间上则以宣城所在的中游地区为核心;在重修寺院方面,时间上以正统之前居多,空间上仍以宣城、泾县较为集中.宣城、泾县成为明代弋江流域佛教发展的中心地区,与其悠久的佛教传统、良好的佛教基础以及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 标签: 区域宗教系统 青弋江流域 佛教 寺院 时空分布
  • 简介:此文的许多观点和提法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说日本侵略者在当时内蒙古东部推行的一些政策有“积极的作用”,认为“启蒙蒙古人,使其文明化是不可缺少的”,把对内蒙古东部的侵略说成是“日本进出满洲”,为了使蒙古人“‘学习在世界上最正统、兴盛的日本佛教’推进了向日本的留学”等等。然而此文的资料和研究视角对于内蒙古近现代史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故本刊将此文刊载介绍给大家

  • 标签: 蒙古人 内蒙古图书馆 满洲国 文化启蒙 蒙古民族 宗教政策
  • 简介:利率是乡村高利借贷的核心因素,通过研究利率可以揭示高利贷的诸多相关问题。在民国时期的甘宁农村,高利贷"利率之高为全国所无";实物借贷利率高出货币借贷利率20%以上;高利贷利率在民国年间呈提高的趋势;利率高低受自然、人文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对高利贷利率的变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众多非常态因素结合在一起,造成了甘宁农村高利贷的异常猖獗和借贷利率的畸形高扬。因此,高利贷是民国时期甘宁农村民间借贷的主要表现方式,是地主剥削农民的最重要工具,是造成农民破产的关键因素。

  • 标签: 高利贷 利率 甘宁青农村 民国时期
  • 简介:满城风雨近重阳,九寸鹅绢递表章。有意山人图有据,无名雅客叹无藏。中溶乞魏求稽考,文述偕徐续律长。小可随缘结大宝,神游汲古醉诗香。癸未腊月受友人委托,将有嘉庆四年瞿中溶、魏标(原古标字,木旁加爂)、陈文述、徐渭仁等人题诗,坡山人所作近尺绢本小品《满城风雨近重阳》,售与省城唐某。星移斗转,瞬逝逾年,隔四百日,重见其颜。乙酉二月于刘姓朋友处又见此图,并以六枚辽代古钱互换。查阅初审后简述如下。

  • 标签: 重阳 风雨 山人 神游 赏析
  • 简介: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不少农村出现了“闹、退社”问题.本文通过对皖西北地区的研究发现,“闹、退社”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农民收入下降,还在于其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提前结束后的乡村形势转变.文章认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使乡村在技术经验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都存在着适应困难.技术经验障碍主要表现在干部匮乏和集体生产的管理经验不足;社会心理障碍则反映在乡村的利己主义思想与集体主义原则的矛盾.而政府在“反右”形势下以“辩论斗争”的方式应对适应难题,非但未见其效,反而催生了贯穿整个乡村集体化时代的“适应性行为”.

  • 标签: 集体化 闹退社 政治应对 适应性行为
  • 简介:朱光潜先生在抗战时期任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我是早期在武大就读,未及直接受教于朱先生,但是朱先生作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开山祖师,早在30年代之初,就已在青年学于中享有广泛的声誉,当时我本人就是朱先生《致青年十二封信》的热心读者,我对美学及文学批评的兴趣,就是因读朱先生的著作而起(很惭愧,当然最终是一无所成),1935年底,我通过高等文官考试离开武大前夕,还特地请一位

  • 标签: 朱先生 上数 朱光潜 曲终 武汉大学教授 中国现代美学
  • 简介:成都的花会起源于唐宋,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在青羊宫举行。它的举办为市民百姓游乐赏春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据文献记载,从每年春节开始直到四月,达官贵人、骚客墨士、淑女名媛纷纷西出笮桥门踏青赏花,正如陆游诗中所描述的“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在经历了元明的衰落后,花会在清代得到恢复。

  • 标签: 青羊宫 娱乐生活 民国时期 市民 成都 花市
  • 简介:树岭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屈家岭文化早期遗存,主要遗迹有房子、灰坑和灶.主要遗物有鼎、罐、有领罐、盆、豆、瓮等.树岭遗址的发掘,为进一步弄清屈家岭文化早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对于解决屈家岭文化来源问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 标签: 青树岭遗址 新石器时期 屈家岭文化
  • 简介:青海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工程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补偿标准偏低,激励作用不强;二是按户补偿的方式使得部分牧户在减畜和移民方面缺乏积极性;三是部分游牧户没有纳入到生态移民的补偿范围内;四是后续产业发展不足,移民户就业无门;五是牧民融资困难,发展资金不足。建议:抓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完善补偿公式和补偿方式。将户籍游牧人口纳入补偿范围;加强移民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后续产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发展义务教育,加大对牧民的教育及培训投入力度;以及拓宽资金来源。

  • 标签: 青海三江源 玛多县 退牧还草 生态移民
  • 简介:高利贷猖獗和鸦片泛滥构成旧中国病态社会的两大重要问题,这在民国时期的甘宁农村表现尤为显著。研究表明,高利贷贯穿鸦片种植、征收、交换和吸食等全过程,双方存在着密切的历史联系:鸦片生产为高利贷剥削提供了机遇,高利贷成为农民因鸦片问题而遭受重重剥削的重要环节;鸦片因高利贷的助长而更加泛滥,高利贷借助于鸦片而尤为猖獗。高利贷猖獗和鸦片泛滥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并和一些社会现象发生了密切的互动关系,从而带来了甘宁农村灾荒频发、军阀暴政、农村矿产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而成为民国时期甘宁社会落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高利贷 鸦片 社会问题 甘宁青农村 民国时期
  • 简介:抗战期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需要全民动员起来投入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行列中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刊为此大造舆论动员民众,民众积极响应,由此形成了报刊与民众的互动。本文从社会史的角度以抗战期间甘报刊为例来考察报刊与民众动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 标签: 抗战 甘青报刊 民众动员
  • 简介:在早期清藏关系中,格鲁派高僧车臣绰尔济和戴绰尔济因出使清廷、开辟格鲁派与清朝互使关系而闻名。因二人都是额齐格喇嘛门徒、均有伊拉古克三(意为"佛祖使者")称号,致使学界长期将二人事迹混肴。车臣绰尔济是鄂尔多斯蒙古人,先后被鄂尔多斯贵族、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贵族以及卫拉特准噶尔贵族供养。崇德二年所遣使臣库鲁克至盛京,捎去皇太极致藏巴汗的书信。崇德五年以四世班禅、五世达赖为首使者身份出使清朝,七年到达盛京。八年五月启程西返,顺治元年冬到拉萨,三年圆寂于喀尔喀。戴绰尔济俗名晋巴嘉措,是出生于尼唐寺附近�

  • 标签: 绰济 戴青绰 济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