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冯友兰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3期《通论道学》一文中指出:道学从人生的各个方面阐述了人生的各种问题,归总为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人,二是怎样做人。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道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 标签: 冯友兰先生 中国哲学 文中 道德行为 不等于 “格物致知”
  • 简介:张中行先生2006年2月去世后,很多人都劝我写一写文章,我却总是提不起笔来,除了参与起草老人的悼词,发表了一篇旧稿《张中行与通县师范》外,什么也没写。我想,人不在了也就不在了,写不写文章,其实已经和老人无关了。……

  • 标签: 张中行 先生 文章 老人
  • 简介:王晋川眉山市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先后在全国和省市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艺作品1000余篇(件),主编民间故事集《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故事精选》;创作大型音乐舞剧《千古东坡》等。为'5·12'大地震创作的感恩歌曲《因为有你》成为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曲目。曾连续六届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巴蜀文艺奖,获第二届全国音乐舞蹈比赛银奖、文化部'群星奖'等。

  • 标签: 先生入骨 先生用力 入心
  • 简介:张中行先生2006年2月去世后,很多人都劝我写一写文章,我却总是提不起笔来,除了参与起草老人的悼词,发表了一篇IH稿《张中行与通县师范》外,什么也没写。我想,人不在了也就不在了,写不写文章,其实已经和老人无关了。悲伤在自己心里,写不写出来,其实也和别人无关——为什么非要写出来给别人看呢?陶潜诗云:“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如此而已。悼词定稿后,人教社张厚感先生曾来电,说落下一句很重要的话:“他的逝世,是我国教材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我回复说,老人已经走了,作为晚辈、友人,

  • 标签: 张中行 文化教育事业 人教社
  • 简介: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中仅来武汉两次。而且第一次仅见于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第八章《有志竟成》,自述其在1894年夏秋赴天津上书李鸿章未果,南归途中曾“深入武汉,以观长江之形势”,但除此数语外别无任何文字记载。有较多文字记载的就是1912年4月9日至12日这次武汉三镇之行。这次访问时,孙中山先生的随行人员众多,

  • 标签: 全息追踪 孙中山访问 武汉全息
  • 简介:2004年12月,为配合南朗镇工业园区的开发,中山市博物馆、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对南朗镇龙穴遗址进行了大面积钻探和磁力物理探测,并对该遗址南部区域进行了面积为350平方米的发掘.出土了陶器、石器等遗存,从距今6000年至商代均有人类在此活动.该遗址是典型的河丘遗址,可能并非当时人们长期的定居生活地点,属于季节性营地或临时性营地的可能性更大.

  • 标签: 龙穴 遗址 商代
  • 简介:<正>1922年3月,唐继尧回滇,东山再起,执掌政权。此后不久,云南暗中组织一个倒唐的“云南自治讨贼军”。云南自治讨贼军以老同盟会员马幼伯等人为核心,以“贯彻护国主旨,实行民治”为旗号,在其政治纲领里,号召声讨“利令智昏”,“勾结吴佩孚,倒行逆施”的唐继尧。自治讨贼军组成后,与孙中山先生发生过联系,谋求孙中山支持他的倒唐,在事机泄露,情况危急时,可能也极力谋求孙中山的救助。唐继尧对云南自治讨贼军恨之入骨,于1922年7月捕杀了马

  • 标签: 孙中山 唐继尧 云南 联省自治 吴佩孚 北洋军阀
  • 简介: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据悉,有关学术单位已经着手筹办研讨活动了。回想起来,我于1986年第一次参加孙中山学术研讨会,倏忽30年过去了。在中国史学领域,纪念性研讨活动成为一种特色。这在当今学术环境中,有其积极作用。研究者不忘初心,把握得当,就能促进学术发展。相反,如果只是机会主义地露露脸,那就另当别论了。30年间,我所参加的孙中山研讨活动,折射出这个时代的一鳞半爪,值得回味。

  • 标签: 参加孙中山 孙中山研讨 研讨活动
  • 简介:<正>在广州的黄埔军校和中山大学、南京的中山陵和澳门国父纪念馆,都屹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铜像。这尊为中国人民所熟悉的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的生前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梅屋庄吉,日本著名实业家。1868年(明治元年)生于日本长崎,早年曾

  • 标签: 梅屋 孙中山铜像 国父纪念馆 日本长崎 日本友人 总理奉安
  • 简介: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之间的联合反帝斗争深远地影响了世界历史。作为当时两国革命的最高领袖,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关系则是这一复杂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列宁和孙中山都曾在文章中高度评价对方,这种互相认可,

  • 标签: 孙中山 列宁 友谊 俄国革命 20世纪 世界历史
  • 简介:<正>一与孙婉的婚姻悲剧王伯秋1884年生,祖籍湖南湘乡,父亲王谨巨早年追随曾国藩办团练,后历任常熟镇总兵、台湾基隆镇总兵、淮北水军统领,还被清廷诰封为建威将军,晋号“巴图鲁”。作为长子,王伯秋15岁时按父母之命与父亲官场同僚的女儿李澄湘结婚,生有女王纕蘅、

  • 标签: 孙中山 国立东南大学 国民政府 蒋介石 好人政府 北洋政府
  • 简介:1968年2月15日,在澳门的孙中山先生二女儿孙婉给台湾"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写了一封信。内容是这样的:曩在髫龄,随侍先总理于众中遥见风颜,反掌五十年……民国四十四年(按:即1955年),先夫溘逝,绿凋红碎,丝罗失依,仅一孖女,相依为命。屯方亟,忽荷矜育,厚加存恤,海谊山恩,曷胜感戴。重洋间隔,瞻拜难期。谨奉尺书,先申远谢!孙婉是在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前夕,随丈夫戴恩赛偕女戴成功移居澳门,子戴永丰留在广州,后入岭南大学畜牧系为研究生,从事畜牧免疫学的研究,不幸患肺结核病,咯血至窒息而死。1952年9月7日,孙中山原配夫人、孙婉母亲卢慕贞病逝澳门孙公馆。1955年1月16日,戴恩赛在澳门病逝。从此,孙婉与女儿戴成功相依为命。孙婉为何要

  • 标签: 蒋介石 孙中山 澳门 五十年 国民政府 肺结核病
  • 简介:中山出生于落后而又封闭的农业宗法社会,因此在12岁以前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直至12岁前往夏威夷,"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这才知道中国之外还有这么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特别是近代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西方世界。

  • 标签: 孙中山 理想与现实 亚洲 西方世界 宗法社会 近代文明
  • 简介: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乘专车从上海来到南京。夜色下的南京,原两江总督署大门前的广场上,华灯高照,如同白昼。晚11时整,在原两江总督署大厅里,隆重地举行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孙中山就任后就在原督署西花园西侧的一座西式平房里办公。

  • 标签: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办公室 两江总督 就职典礼 西花园
  • 简介:1946年夏季,孙中山先生的儿媳,当时行政院长孙科的二夫人蓝妮女士,寓居上海。其膝下有一尚未到学龄的幼女拉(Nora中文名叫孙穗芬——编者),聪明可爱,为蓝妮之掌上明珠。因蓝之身份和地位,常出现于社交场合,所以名噪一时,言行举止,广为流传,被上海不少市民所津津乐道。但是树大招风,人怕出名,

  • 标签: 孙中山 绑架 孙科 上海 中文名 汽车
  • 简介:宫本研(1926—1988)是日本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颂扬民主革命家宫崎寅藏的《桃中轩牛右卫门之梦》等剧。1981年9月他作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的"日本中国文化交流会代表团"成员来华访问,那时中央实验话剧院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正在排演我创作的《孙中山伦敦蒙难记》,我与宫本研有幸相识。

  • 标签: 孙中山 青年毛泽东 中国文化 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代表作
  • 简介:中山自创建兴中会,就被清廷视为洪水猛兽,除明令通缉外,还指令各驻外使馆对他进行绑架和暗杀。后一些政敌也企图派刺客将其置于死地。孙先生一生曾多次历险,但每次在保镖的护卫下都化险为夷。其中有三位保镖最引人注目,他们是号称“革命女侠”的尹锐志、尹维峻姐妹,及英藉加拿大人“双枪将”马坤。这三人的经历,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哈同花园击灯救驾尹氏姐妹是光复会成员,秋瑾的战友。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欧洲进行革命宣传和筹集捐款,听到起义爆发的消息后,立即兼程回国,于1911年12月25日到达上海。孙中山抵达上海的消息传到南京后,独立的各省代表一致推他出任临时大总统,组建中

  • 标签: 孙中山 夫子庙 陈其美 临时大总统 锐志 孙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