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用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h、术后7d及术后2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精神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质量,减少关节肿胀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早期护理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通过测量统计得知,从事高难运动技术的体操、跳水、艺术体操等运动员,其骨盆与髋关节普遍窄小。本文从人体解剖学特点和运动技术力学原理论证了这种窄小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这对高难技术的发展以及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空翻转体 骨盆 髋关节 转动惯量 训练周期
  • 简介:摘要: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篮球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然而,现代篮球早已演变为一场体能、战术、技术以及心理等素养的综合性竞赛。其中,运动员在打篮球时需要具有较好的协调性以及伸展性。所以,在篮球教学以及训练当中,应注意提高篮球专选学生关节的柔韧素质,尤其是肩膀以及臀部的韧带。为此,本文分析了PNF牵伸对篮球专选学生肩膀以及髋部的柔韧素质的影响,以期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PNF牵伸 篮球专业 肩膀以及臀部 柔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手术成功率与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45例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及科学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结果术后成功45例,患者膝功能良好。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与全面系统的康复护理密切相关。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70例先天性的髋关节脱位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70例先天性的髋关节脱位患儿临床资料,对患儿应用髂腰肌与内收肌松解和改良的蛙式石膏进行有限制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患儿临床治疗的优良率是97.1%,进行X线检查,其优良率是88.6%,全部患儿均无差评,并且发育情况与正常的同龄儿相同。结论对先天性的髋关节脱位患儿应用髂腰肌与内收肌松解和改良的蛙式石膏进行有限制动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确切,应予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先天性 髋关节脱位 小儿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6月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96例行关节置换术患者,统计入组患者围术期发生脑梗死情况,通过比较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等一般资料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麻醉类型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等合并症情况探究影响老年骨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出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同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入组196例行骨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手术时间介于62min~12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89min,术中出血量介于211ml~584ml,平均出血量为369ml,术后引流量介于294ml~512ml,平均引流量为328ml。统计可知,入组患者术后出现脑梗死56例,临床表现包括吞咽困难、肌肉力量降低、四肢麻木、口齿不清等,其中髋关节结核6例(10.71%)、强制性脊柱炎6例(10.71%)、股骨头坏死8例(14.29%)、股骨颈骨折25例(44.64%)、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7.14%)、骨关节肿瘤5例(8.93%)、其他病因2例(3.57%)。患者术后出现的脑梗死症状证实为新发病灶,确诊出现脑梗死症状后给予调节血压、血糖、血小板抗凝、血管扩容、改善血管微循环等相应治疗对策,46例(82.14%)患者治疗有效,脑梗死症状明显改善,6例(10.71%)患者治疗无效,脑梗死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家属及患者同意后自愿放弃治疗,4例(7.13%)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呼吸系统及心血管循环系统出现严重衰竭。统计分析发现,年龄超过65岁、肥胖、有吸烟史及家族史、有低血红蛋白及低蛋白血症、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合并症、疾病类型、麻醉方式、ASA评级Ⅲ及以上是影响行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超过65岁、肥胖、有吸烟史及家族史、有低血红蛋白及低蛋白血症、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合并症、疾病类型、麻醉方式、ASA评级Ⅲ及以上是影响行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有上述特征患者应密切注意,并进行精细护理,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 标签: 骨关节置换术 脑梗死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的重要手段,而取得软组织平衡是TKA的重要目标,软组织不平衡常导致膝关节翻修。传统的软组织平衡方法依赖术者的主观判断,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传感器智能垫片能将膝关节内外侧间室应力进行量化,术者可以此为参考进行相应的软组织松解,理论上能改善软组织平衡的精确性。本文将对传感器垫片辅助TKA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生物传感技术 软组织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局部注射混合局麻药与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由同一位医师主刀完成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4例(38髋)根据镇痛方式分成两组局部注射组18例(19髋),术中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2.5g/L布比卡因40ml、酮咯酸30g和肾上腺素0.25mg的混合液,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通过关节腔内放置的细导管注射5g/L比卡因20ml和酮咯酸30mg35例。(19髋)THR术后采用PCIA做为对照,比较术后两种镇痛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镇痛手术后麻醉局部麻醉药局部[
  • 简介:摘要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是骨科领域最成功的手术之一,能有效缓解疼痛、矫正畸形和改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尽管髋、膝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晚期髋、膝疾患的常规手术,但依然存在着术后肢体不等长、脱位或不稳定、跛行和不明原因疼痛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假体安放的位置相关。机器人辅助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优势不仅在于术前可进行三维手术规划,而且手术过程中机械臂能够辅助完美实现术前规划,避免了人为误差。目前的关节置换机器人依然存在着不能进行个性化手术规划、手术时间长效率低、价格昂贵等问题,但相信在人工智能加持和算法的不断优化下,人工关节置换机器人将会越来越精准化、智能化和微创化,这是关节外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髋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输血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医院病例系统回顾性纳入2019年1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行初次髋关节置换术(THA)、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数据。对比初次THA及初次TKA患者的输血率及输血与未输血患者之间的差异,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围术期输血危险因素。主要观察指标是围术期输血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 034例患者,2 072台初次THA及TKA;男705例,女1 329例;年龄(60±24)岁。其中初次单侧THA患者1 099例,同期双侧THA 38例;初次单侧TKA患者897例。在所有患者中,共有11例(0.54%)在围术期接受了红细胞悬液输注,平均输血量为(2.6±1.2)U;2例(0.09%)TKA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初次THA患者的平均输血率为0.79%(9/1 137),初次TKA患者的输血率为0.22%(2/897)。输血患者术前血红蛋白(Hb)较低(P=0.041),术前并存血液系统疾病的比例更高(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术前Hb未达标是围术期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5.663,P=0.018)。结论在加速康复理念及现代血液管理策略的干预下,初次THA和TKA围术期输血率已显著降低;术前Hb水平达标应是围术期血液管理的重要门槛。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加速康复外科 异体输血 血液管理
  • 简介:摘要报道一例膝关节置换术中内侧副韧带(MCL)断裂使用半月板进行修复的病例。本病例采用半月板修复膝关节置换术中MCL断裂并获得成功,目前本治疗方法少见相关文献报道。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内侧副韧带
  • 简介:探讨击剑运动员双侧下肢膝、髋关节在弓步过程中,生物力学表现对弓步速度的影响。14名击剑运动员以最快速度完成原地弓步动作,同步采集运动学数据和地面反作用力,运用Visual3D软件计算运动员弓步速度及下肢膝、髋关节生物力学参数,对运动员弓步动作重心水平速度峰值和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弓步动作中各因素对重心水平速度峰值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后膝关节伸峰功率〉后髋关节活动范围〉前髋关节活动范围〉前膝关节活动范围〉前髋关节屈峰功率〉后髋关节伸峰功率〉前膝关节伸峰功率。结论: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及峰功率是弓步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双侧髋关节和前膝关节关节活动范围同样能够对弓步速度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击剑 弓步速度 生物力学 灰色关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二腹肌大转子截骨治疗合并髋关节脱位的高位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治疗的39例高位髋臼后壁骨折合并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截骨组(22例)和对照组(17例)。截骨组患者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联合二腹肌大转子截骨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单纯K-L入路进行手术。分别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程度,采用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以及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后随访(48±11)个月。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1、1.52、1.22,χ²=2.02,均P>0.05)。虽然截骨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与对照组相当(95.5%比88.2%,χ²=0.05,P=0.81),但截骨组复位优的比例较高,患者FRS评分及EQ-5D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5±13)比(80±15)分和0.86±0.12比0.80±0.17,t=2.87、3.47,均P<0.05]。结论K-L入路联合二腹肌大转子截骨治疗合并髋关节脱位的高位髋臼后壁骨折有利于术野的暴露和操作,与传统K-L入路相比临床疗效更为满意。

  • 标签: 髋臼骨折 关节脱位 骨折固定术,内 临床疗效
  • 简介:采用ISOMED2000获得陕西省优秀跆拳道运动员髋关节等速收缩的生物力学特征。右髋关节屈肌群等速离心收缩峰值力矩出现时的关节角度在133.7°-140.20之间,伸肌群等速离心收缩峰值力矩出现时的关节角度在121.2°-106.30之间;髋关节屈伸肌群向心收缩、离心收缩速度在240°/s时相对力矩梯度达到最大。

  • 标签: 跆拳道 等速测试 相对力矩梯度 髋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使用Advance®内轴型(AMP)膝关节置换假体保留后交叉韧带(PCL)与否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使用AMP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TKA)的病例,收集术前术后患者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膝关节协会评分(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及术后人工关节被遗忘指数(FJS),通过1∶1倾向得分匹配(PSM)获得匹配组后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结果后交叉韧带保留(CR)组47膝、后交叉韧带代替(CS)组1 059膝获得完整评分数据,PSM匹配前两组除术前KSS临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分别为25±4和24±7,t=0.82,P=0.41),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术前WOMAC评分、术前KSS功能评分、术前RO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匹配获得CR组37膝与CS组37膝,匹配后两组在各术前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匹配组内术后在WOMAC评分、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ROM均较术前优异(均P<0.05);两匹配组间术后WOMAC评分、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ROM及FJ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R匹配组1膝术后PCL损伤。CR匹配组并发症发生率(8.1%)高于CS匹配组(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31)。结论使用AMP假体时,CR型和CS型假体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CR型术后存在潜在PCL损伤等相关风险,术者需审慎选择合适类型假体。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后交叉韧带 倾向得分匹配 内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应用导致的自由基产生及脂质过氧化,并探讨缺血性预处理缓解再灌注带来的损害。方法本研究以采取椎管内麻醉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止血带前1分钟及松开止血带后5分钟和20分钟时,抽取研究对象的血。用光泽精化学发光分析法及卵磷脂氢过氧化物测定法分别测出活性氧的量及脂质过氧化的程度。结果本研究发现首次松开止血带后5分钟和20分钟活性氧(ROS)量显著增高;第二次松开止血带后5分钟,活性氧量虽然增高,但第二次灌注后20分钟恢复正常水平。ROS峰值出现在第一次灌注后20分钟。脂质过氧化没有显著变化。结论虽然松开止血带后ROS量显著增高,但就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而言,缺血性预处理可缓解缺血带致再灌注所带来的损害。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