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1947年3月中旬,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绝对优势兵力进攻陕北。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胡宗南在陕北被西北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其摧毁中共中央,消灭西北人民解放军的美梦最终流产。

  • 标签: 胡宗南 延安 进攻 人民解放军 情报 中共中央
  • 简介:<正>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在奉命率弱小兵力追截日军的途中奋战殉国,他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方面血染沙场的唯一一位兵团总指挥兼集团军总司令。至今他那慷慨悲壮的民族英雄形象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心中,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他壮烈的最后一刻予人的至深印象,也是由于他那永不衰竭的进取精神。他渴望进攻歼敌,"对日作战要奋勇向前,不准后退。"①时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对日采取单纯防御战略。"作战自取守势"②唯张自忠总是追求在进攻中主动打击敌人,就是在迫不得已的防守态势中,他也决不放弃以进攻的手段去挫败敌人的意图。

  • 标签: 进攻战 华北日军 进取精神 集团军 中华民族 部队
  • 简介:作为世界体系中的霸权国家,美国的国家战略是全球性的,是多方位的.自"9@11"之后,美国全球战略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安全重点的调整和安全手段的变更.但无论如何,自从美国成为国际体系中的超强国家之后,美国的国家战略总是在进攻与整合之间摆动.

  • 标签: 美国 国家战略 霸权主义 国家安全 对外政策 强权政治
  • 简介:为了根治黑恶势力犯罪,及早改变目前打黑工作被动出去的局面,公安机关有必要着手进行“打黑除恶”工作长效机制的规划和建设,构建一个针对黑恶势力的主动进攻型机制。

  • 标签: 黑恶势力犯罪 公安机关 中国 长效机制 犯罪控制
  • 简介:未来进攻战斗是在一体化联合作战背景下展开的,是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未来进攻战斗的基本形态也将在力量使用、作战空间、打击手段、战机把握上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进攻战斗 基本形态 发展趋势
  • 简介: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在对外政策决策过程中始终都把进攻性现实主义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以至于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进攻性现实主义政策。在这种政策之下,美国不仅在世界各地大肆扩张势力范围,粗暴干预他国内政,而且还不时发动战争,从而造成世界局势的不稳与动荡。这种现象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期都是如此。

  • 标签: 进攻性现实主义 美国对外政策 杜鲁门政府 STANFORD 美国政府 苏联人
  • 简介:今年6月,是渡江战役胜利40周年。由百万雄师过大江而开始的京沪杭战役,及其间进行的浔汉问渡江作战,统称为渡江战役。它是我军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江河进攻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决战向战略追击发展的开始。战役从1949年4月20日发起到6月2日结束,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机州、武汉、南昌等名城,

  • 标签: 江河进攻战役 渡江战役 中国 军事史
  • 简介:为了进一步推动纺织系统大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探索纺织企业在“战略进攻”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新课题,纺织政研会于今年2月底分别向新编组的8个横向组布置了“探索企业如何开展大势教育活动”的课题。目前,第一、二组(优势企业)和第六组(壳体企业)以及第八组(事业、集体单位等)在3月下旬前先后举行了“开展大势教育”的研讨会,

  • 标签: 纺织系统 大势 教育成效 结合点 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活动
  • 简介: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本文从该书的基本理论框架出发,分析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基本假设、基本体系以及该书对现实主义的发展,并对其悲剧意识、分析方法及由此引申的中国威胁论予以批判。

  • 标签: 米尔斯海默 进攻性现实主义 批判
  • 简介:约翰·米尔斯海默在2001年出版了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提出了一种新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其核心思想是美国要维持全球霸主地位,必须遏制中国的崛起。但是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是一个完全脱离当代国际关系,特别是脱离中美关系现实的非现实主义理论,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中美两国政府与人民合作共赢的共同愿望背道而驰。因为以国防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为主要威胁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权力与安全竞争观点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美接触与合作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 标签: 国际体系 大国竞争 “进攻性现实主义” 和平崛起 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