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瓦斯抽采是预防瓦斯突出的方法之一,本文以朱集矿1112顶板下抽巷赋存条件及其瓦斯参数为对象研究不同抽放参数下的钻孔瓦斯流场及瓦斯抽放效果,以钻孔周围瓦斯流动方程为依据,进行推导和解算,利用FLUENT软件建立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抽采数值模型,通过数学模型给出的边界条件确定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进行计算机模拟运算,得到钻孔周围瓦斯抽采的数值解。关键词:数学模型FLUENT软件钻孔周围瓦斯场一、FLUENT软件介绍FLUENT软件是美国FLUENT公司推出的用于模拟具有复杂外形的流体流动以及热传导的计算机软件。它提供了很好的网格灵活性,可以使用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例如提供二维三角形及四边形网格,三维四体网格、六体、棱锥形及棱柱形网格,二维和三维混合网格等。这种网格的自适应能力对于精确求解具有较大梯度流场的问题有很实际的应用。同时,网格自适应和调整只是在需要加密的流动区域里实施,而非整个流动场,因此可以节约计算时间。

  • 标签: 因素模拟 影响因素 抽煤层
  • 简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应的摄影设备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先进,进入了与精确测量有关的核心领域,并在该领域得到应用。过去,在直接测量领域中,许多人进行测量时,仅能测量物体的垂角度。现在,摄影测量技术逐渐得到了发展,已经慢慢地打破了传统测量方法的局限性。从测量的精度可以看出,斜体摄影的直接测量精度不低。并且,可以更全面地记录物体的大部分数据。

  • 标签: 测量技术 摄影 应用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当前煤巷掘进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当中,其中破碎顶板煤巷掘进的支护研究已经成为了当前煤炭掘进的热点。其中需要根据实际的顶板以及煤壁的地质条件进行灵活的掘进,同时也要应用相应的锚杆、锚索支护方式对棚架进行保护,提高安全和采煤的有效性,推动我国煤炭行业的不断发展。

  • 标签: 破碎顶板 煤炭掘进 支护 创新 技术
  • 简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统计工作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发展我国的统计事业,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有许许多多的普通统计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奋工作,他们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当无名英雄,把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无私地奉献给了我们的统计事业,他们当中有以苦为荣,坚持实干,为统计事业贡献毕生精力的天津市东郊区人民政府统计科的周蓉同志;有爱统计至深,干统计至诚的山东省章丘

  • 标签: 统计事业 迅速恢复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统计工作者 精神 政府统计
  • 简介:摘要滚柱逆止器在解决倾斜式带式输送机停机时的溜机问题上应用广泛,但使用中普遍存在逆止器故障较多、输送机重载溜机严重的情况,应用效果较差。接下来本文将对倾斜式带式输送机防溜机方案作具体阐述,希望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 标签: 倾斜式带式输送机 滚柱逆止器 电力液压推杆制动器
  • 简介:摘要一群活泼可爱的农家孩子;一双天真无邪、充满智慧的眼睛;一曲渺渺飘来的读书声;还有那风雨同舟、与日月相伴的乡村教师,将演绎怎样的乡村“奏鸣曲”?是朗读,让他们展翅高飞;是朗读,让他们“一鸣惊人”。加强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学习语文不容忽视的基本功,是摆在乡村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 标签: 真情 体味 声情并茂 抑扬顿挫
  • 简介:摘要从生产的实际,我们产生了这样的惯性思维,就是煤层回采后的裂隙带高度为煤厚的6~10倍,高抽巷的层位只要在此范围内都认为布置比较合理。高抽巷层位的可选范围这么大,但是哪个才是我们矿适合的层位一直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而且从煤矿行业本身来讲,我们也没有顶板垮落“三带”理论的研究设备及方案。但,我们有高抽巷抽采的数据,可以通过抽采巷的使用效果来窥视“三带”理论的一角,直接总结出“三带”理论都不能直接给出的合理层位。

  • 标签: 顶板冒落&ldquo 三带&rdquo 理论 高抽巷层位 抽采效果
  • 作者: 王忠文孙刚力(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黑龙江鹤岗15410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在我国煤炭生产企业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7.6%。在全国各类突出事故中,强度在千吨级以上的特大型突出事故中,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就占77%。由于石门揭煤突出强度大,突出的大量瓦斯波及范围广,造成的破坏严重,能给矿井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比一般类型突出对人身安全的危害更大,另一方面,新水平或新采区的准备又不能避免石门揭煤,为防治突出,防突措施步步设防,执行措施占用时间长,造成矿井生产接替紧张,因而能安全、快速地揭开煤层,对突出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刘东煤层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的地质赋存条件,采用岩层钻孔探测仪,实测了极近距离煤层在单独开采上层煤与上、下煤层全部开采后,覆岩的三带分布规律,得出首先单独开采上层71煤层时,上覆岩层形成的跨落带高度为5.5m,裂隙带高度为23.8m;71、72煤层全部开采时,上覆岩层形成的跨落带高度为12.6m,裂隙带高度为41.2m。关键词: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三带引言极近距离煤层在我国相当普遍,在我国大部分矿区中,只有不足1/3总数的矿区可采煤层数少于5层;而有55.2%的矿区可采煤层数达到6~15层,还有一部分矿区的可采煤层数超过了20层[1]。如淮北矿区、淮南矿区、徐州矿区、新汶矿区、平顶山矿区、大同矿区等都存在极近距离煤层群[2-5]。目前单一煤层开采覆岩三带分布规律研究较为充分,而对极近距离煤层,上、下煤层不同的开采方式,其上覆岩层三带分布的变化规律研究较少,不利于极近距离煤层的安全开采。因此本论文结合刘东煤矿的具体地质技术条件,研究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时,上覆岩层的三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可提高极近距离煤层开采的安全性、高效性与经济性……

  • 标签: 分布规律 岩带 带分布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