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光电化学刻蚀出多孔(PS)用含有SnCl2、SbCl3和Ce(NO3)3的乙醇溶液浸泡后,经过400℃10min热处理,表面形成Ce—Sb共掺的SnO2透导电薄层(TOCL)。在TOCL的表面组装含有胆固醇分子的十二烷基硫醇薄膜,萃取其中的胆固醇分子后形成筛孔分子印迹电极(SHE)。该电极与不同浓度的胆固醇乙醇溶液作用后,光电化学方法袁征了分子印迹电极对胆固醇浓度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电极与吸附胆固醇的浓度具有较好的关联。特别指出的是,该筛孔分子印迹电极有望在不需要掺比电极以及零偏电压条件下实现对胆固醇的检测。

  • 标签: 多孔硅 修饰电极 胆固醇 组装膜 分子印迹
  • 简介:比利时研究中心(IMEC)推出一项联合开发计划(IIAP:industrialaitiliationprogram),目标是降低氮化镓(GaN)技术成本,采用大直径的基氮化镓(GaN-on-Si),并开发高效率、大功率白光LED,致力于推动氮化镓技术的发展,包括功率转换和固态照明(SSL)应用。

  • 标签: 白光LED 氮化镓 大功率 比利时 开发 硅基
  • 简介:以棉花纤维制备的纤维素微晶为碳源,采用水热还原法制备了Ag@C壳核结构纳米颗粒,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投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Ag@C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外壳是碳层,内核为纳米银颗粒。最佳的制备条件是,180%反应15h,pH=1-2,纤维素微晶的浓度为0.083g/L。讨论了碳包银核/壳结构的生长机理,

  • 标签: 水热还原法 纤维素微晶 核/壳结构 纳米颗粒
  • 简介: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和1100℃的高温后退火处理,在富碳化硅薄膜中形成高密度小尺寸的量子点,量子点的结构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高分辨透射电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高温退火过程中,碳化硅薄膜发生了相分离,和碳的化学结合态在热力学的驱动下形成稳定的Si-Si键和Si-C键,同时,氮原子钝化了分解过程中形成的Si悬挂键,在量子点的表面形成SixN/SiyC非晶壳层。这种非晶壳层包覆量子点的结构配置非常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超小量子点(1-3nm),此结构的量子效应所产生的光吸收了从绿光到紫外的光谱范围,大幅度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标签: 硅量子点 碳化硅薄膜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简介:据相关媒体报道,英利集团有限公司与荷兰能源研究中心(简称ECN)合作研发的N型单晶太阳能电池技术日前顺利通过专家论证。该项技术指标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运用该技术的30MW试生产线现已建成。

  • 标签: 国际领先水平 电池技术 太阳能 单晶硅 N型 技术指标
  • 简介:通过二氯二甲基硅烷和八甲基环丁氧胶(D4)的调聚反应(Telomerization)合成了一新型的紫外(UV)可固化单体α,ω-二氯聚氧烷。该产品剥离强度很低(<0.332N/cm),可以用作压敏胶中的剥离剂。测定了不同分散组分制成的UV可固化预聚物薄膜的表面能值γs^d,研究了γs^d值对降低粘着性的影响。

  • 标签: 变性聚硅氧烷 紫外光固化 剥离剂 表面能 二氯二甲基硅烷 八甲基环丁硅氧胶
  • 简介:据报道,由香港海贯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欧元,年产3000吨球形硅微粉、年产2000吨碳化钨及2000吨碳化钨球化项目,日前正式落户新津工业园区。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内高品质球形硅微粉和球形碳

  • 标签: 碳化钨粉 硅微粉 新材料 新津 高科技项目 欧元
  • 简介:美国普渡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使用III-V族化合物砷化镓铟代替,研制出全球首款全门三维晶体管,可用于开发出运行速度更快、更高效的集成电路和更轻便、耗电更少的手提电脑。

  • 标签: 晶体管 三维 硅基 哈佛大学 砷化镓铟 运行速度
  • 简介:以正硅酸乙脂(TEOS)为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添加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合成了A1MCM-41纳米铝介孔分子筛,运用XRD、N2吸脱附、TEM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7DPEG和PVP均能显著改善A1M—CM-41纳米铝介孔分子筛的分散性,但是PVP的分散效果明显好于PEG,这是因为,PVP链上吡咯基中电负性的氧原子与分子筛颗粒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更易吸附在颗粒的表面,提高颗粒的分散性。

  • 标签: 纳米 AlMCM-41 介孔分子筛
  • 简介:研究了白水泥和碳酸钾作为激发剂对掺加有机的磷石膏制品的强度、吸水率、软化系数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掺量1.0%,2h时磷石膏吸水率为0.75%,48h时其吸水率达到13.84%;当0.15%的白水泥、0.15%的碳酸钾与1.0%的有机硅油复合时,磷石膏72h吸水率明显降低为11.11%,软化系数提高到0.60;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发现,激发剂和有机复掺的磷石膏水化产物较单掺有机的结晶程度高且排列更为紧密。

  • 标签: 激发剂 磷石膏 有机硅 吸水率
  • 简介:据媒体报道,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生杜丽经过反复试验,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形貌的介孔材料。在此基础上,她设想可以利用一种空心球状的介孔材料来储存药物,然后在空心球的孔道上增加智能纳米阀门,通过控制阀门的关闭和打开,用来实现对药物的储存与智能释放。

  • 标签: 介孔材料 硅材料 形貌 制备 华南 控制阀门
  • 简介:以廉价的工业级高模数比硅酸钠(Na2O·3.3SiO2)为源,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为模板剂,通过添加有机胺进行二次水热后处理,制备了掺杂V的介孔基分子筛。采用了XRD、SEM和低温液氮吸附脱附分析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有机胺溶液和后处理温度下,样品的扩孔效果差异显著,其中,以三乙胺(TEA)和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DMDA)在高温水热处理下的扩孔效果最优。TEA的加入能调变V-MCM-41分子筛的孔径从3.94nm扩孔到9.30nm,增加2.36倍,而DMDA的加入能将孔径从3.94nm扩孔到6.62nm,增加68%。

  • 标签: 介孔分子筛 V-MCM-41 模板剂 孔径调变
  • 简介:2010年,中国有机单体产能达到163万吨,较2009年同比增长49.5%。在国内有机高温胶、室温胶、硅油等下游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回升的情况下,据有机信息网预计,2011年中国有机单体产量及市场表观消费量都将保持稳定增长,将分别达到115万吨、126万吨。

  • 标签: 有机硅单体 消费量 中国 市场需求 同比增长 下游产品
  • 简介:首次采用一次原位水热晶化在多孔陶瓷载体表面成功制备出TS-1沸石分子筛膜。其中,以硅溶胶为源,在SiO2:0.02TiO2:0.15TPABr:70H2O的摩尔配比下,175℃原位水热晶化120h得到的TS-1沸石分子筛膜质量最好,其晶体覆盖率达到100%,膜层呈片层状,厚度23-251μm,催化剂颗粒平均长度为2-4μm,与陶瓷载体之间结合紧密。

  • 标签: 钛硅沸石分子筛膜 热合成 孔陶瓷
  • 简介:据媒体报道,日前,中科院微电子所在基于下转换原理的高效晶体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进展。成功开发出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这种新型半导体材料能带宽度可根据尺寸、材料组份等进行灵活调节。将该下转换材料与大规模量产型125mm×125mm晶体衬底结合,研制出下转换高效晶体电池。

  • 标签: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半导体纳米材料 高效太阳能电池 下转换 半导体材料 转换原理
  • 简介:以中间相沥青浸渍整体碳毡发泡技术制备的一种新型多孔C/C泡沫复合材料为预制体,通过液相浸渗(LSI)工艺制备了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预制体不同孔隙率对si浸渗及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采用发泡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C/C预制体的致密化处理。预制体孔隙率为65.41%时液相浸渗处理后所得复合材料性能最好,密度为2.64g/cm3,弯曲强度为137MPa,弹性模量为150GPa。纤维未作表面抗化涂层处理以及复合材料中存在闭孔是C/SiC复合材料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

  • 标签: C泡沫 液相硅浸渗 C/SIC 孔隙率
  • 简介:据媒体报道,韩国汉阳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宣布,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三维多孔阴极材料,能大幅度提升锂离子充电电池(以下称锂电池)的容量和效率,手机待机时间因此有望提高8倍。

  • 标签: 阴极材料 多孔硅 待机时间 电池阴极 手机 充电电池
  • 简介:为了满足美国空军对高效、超轻的非晶太阳能电池的要求,空军研究实验室努力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改进,创造能满足空间应用的产品。一种新产品是沉积在0.005in(0.13mm)厚度的不锈钢底板上的a-太阳能电池,是由美国联合太阳能奥佛公司在自己拥有的太阳能技术的基础上研发的。

  • 标签: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不锈钢 金属片 制造 美国空军 太阳能技术
  • 简介: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发布新闻公告宣称,该所的太阳光发电研究中心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重量轻,体积小,可弯曲,最重要的是可以高效率地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将使用铜铟镓硒(CIGS)薄膜的可弯曲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由17.5%提高到17.7%。这项研究成果因此被业界称为一项技术飞跃。

  • 标签: 太阳能电池 光电转换率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硅系 光电转换效率 太阳光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