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2期《冰温结合SO2段释放对"玫瑰香"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冯志宏等)报道,为了指导葡萄低硫、安全贮藏,研究了冰温结合SO2段释放对"玫瑰香"葡萄贮后品质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 标签: 贮藏品质 SO2 葡萄 冰温 安全贮藏 贮藏效果
  • 简介:应用Excel软件中的曲线方程分析判断敌敌畏农药对广二号家蚕的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敌敌畏1000倍液的安全间隔期是6d多,其数学模型为幂函数曲线方:y=88.0653x-1834本方法克服以往家蚕的农药安全期无数学模型可循或使用的BASIC方法陈旧繁杂的缺点,也避免英文统计软件SPSS难以在农村普及的不足,是一种计算更方便、更易推广的农药安全期分析新方法,它有助于提升蚕桑产业中病害防控体系的智能化水平。

  • 标签: 敌敌畏 家蚕 安全间隔期 EXCEL 拟合曲线
  • 简介:研究草甘膦和百草枯种除草剂对桑园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桑树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种药剂各处理浓度防治桑园杂草鲜重防效均在95%以上,药剂浓度越大防效越好;以200g/667㎡的30%草甘膦水剂和150g/667㎡的20%百草枯水剂对桑树较为安全,随着药量增加药害逐渐加重,影响桑树生长。所以在桑园中使用这类除草剂需要谨慎,浓度要适宜,操作要规范得当。

  • 标签: 除草剂 桑园 杂草防效 安全性
  • 简介:鸳溪镇地处嘉陵江畔,百分之九十属山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经过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确定了"长远项目桑果林,当年效益猪兔禽"的经济发展战略,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蚕桑为主体的庭院经济,实施综合开发,走产业化之路,获得物质、精神文明双飞跃.

  • 标签: 兴蚕桑 创文明 发展蚕桑
  • 简介:河池地区蚕种场在推广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培育的桑蚕新品种"桂蚕一号"过程中,科学地运用了对比方法,通过数理统计的假设检验理论,对新品种进行评价,得出"桂蚕一号"的收茧量和茧层量比"广二号"分别增产15.28%和19.13%的结论.证明了"桂蚕一号"增产十分显著,然后进行推广,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对比分析 桑蚕 桂蚕一号品种 两广二号品种 假设检验理论 评价
  • 简介:为了探明广二号三级原种繁育中,日系亲本7532、湘晖蔟中同宫茧发生率较高的原因,试验设计了不同品种、不同蔟具、不同上蔟密度等处理,调查同宫茧发生率。结果表明:同宫茧率除了与品种有关,还与上蔟密度有关,但与塑料折蔟代替竹花蔟无关。

  • 标签: 两广二号 7532 湘晖 同宫茧率
  • 简介:为了探索广西家蚕现行品种广二号杂交原种短期冷藏不同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与死卵的关系,探讨不同品种(系)在不同的处理组合中对盐酸的敏感性和浸酸的安全范围,对广西家蚕原种四个品种(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7532×湘晖)在短期冷藏中不同卵龄和不同冷藏期限对浸酸的敏感性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短期冷藏浸酸品种在同样处理条件下浸酸后孵化率有明显的不同,表明不同品种(系)对盐酸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中系芙蓉×932比932×芙蓉的耐酸力大,浸酸安全范围广;日系湘晖×7532比7532×湘晖更耐酸,在20d的冷藏期限中卵龄在48~64h按正常的浸酸标准浸酸,死卵率都较低,浸酸安全范围广。932×芙蓉、7532×湘晖在20d的冷藏期限中死卵多,对盐酸较敏感,短期冷藏中应选择浸酸安全范围广的品种,确保浸酸安全性。本试验中所有品种中卵龄40h的不同处理中浸酸后死卵率都很高,其浸酸安全性差,建议在短期冷藏中避免蚕种过嫩入库。本试验中不同处理死卵率不同,表明产卵后保护时间、冷藏时间、浸酸时间,同时影响着冷藏浸酸种对浸酸的敏感性,在生产上蚕种提前出库浸酸,要实现浸酸的安全性及提高孵化率,需要综合选择耐酸品种及最佳的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

  • 标签: 蚕种 短期冷藏 浸酸 死卵率
  • 简介:新型蚕消毒剂“克孢灵”是广东顺德市化学生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共同研制并生产的高效广谱杀菌剂。1990年初进行养蚕消毒室内试验,在肯定消毒效果后,1991年春蚕开始,进行“克孢灵”生产中试。现将“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研究及生产试验报告如下:一、“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试验<一>试验材料及方法(一)试验材料1.消毒药液配备:①“克孢灵”消毒药液配制:在含有效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药液配制 有效氯含量 蚕桑生产 广谱杀菌剂 丝绸公司
  • 简介:以桑蚕抗性品种桂蚕N2和常规品种广二号为对象,昆虫针在蚕体表制造创口接种新采集的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研究它们感染BmNPV的差异。结果显示广二号的BmNPV创伤感染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2.46×10~6PDV/mL,相当于脓病末期蚕血液稀释264倍的值,属于易感品种。而同等条件下桂蚕N2的LC_(50)为2.21×108PDV/mL,相当于稀释不到3倍的值,对核型多角体病毒耐受度显著高于前者,具有很强的抗核型多角体病毒创伤感染的能力。饲养桂蚕N2能显著减少蚕期创伤感染BmNPV的几率。

  • 标签: 核型多角体病毒 创伤感染 穿刺 桂蚕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