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对机械通气新生儿通气时间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间接收的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选择7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护理时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缩短通气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利于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机械通气 新生儿 通气时间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90名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优质护理 icu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患接受中医护理服务对预防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2例机械通气病患,时间分布界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通过随机科学分组,参照组归入31例,执行常规护理操作,实验组归入31例,执行中医护理操作,对两组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发生概率3.2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概率3.23%,与参照组(29.03%、25.81%)相较之,差异对比P<0.05。结论:机械通气病患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期间,加强中医护理,能够降低获得性衰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概率。

  • 标签: 中医护理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病房 获得性衰弱
  • 简介: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对机械通气COPD呼吸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54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27例。两组病人均在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10d后,观察:体重变化百分比(I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TLC)、IgG、IgM、IgA、CD3、CD4、CD8、CD4/CD8;治疗前后Pa02与PaC02变化、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治疗时间。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IBW%、TSF、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EN组IBW%、TSF优于PN组(P〈O.05或P〈0.01);两组患者TLC、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治疗后EN组TLC、CD4、CD4/CD8高于PN组(P〈O.05或P〈0.01);两组患者Pa02、PaC0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EN组优于TPN组,机械通气10d内EN组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均能改善机械通气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肠内营养在临床疗效上优于肠外营养。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我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HVP)术后早期口服抗凝药与抗凝治疗强度(INR)的关系,以期指导术后早期的抗凝治疗。方法记录260例HVP患者术后1-7d的华法林用量及INR,分析INR与口服抗凝治疗的关系。结果1~3d内,华法林用量与INR无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有增加的趋势,P值有减小的趋势。第4天,华法林用量与INR具有相关性(P〈0.01),此后的3d内华法林用量与INR明显相关(P〈0.01),相关系数逐渐增加。结论HVP术后早期,尤其3d以内,INR并不能真正反映华法林的全部抗凝作用,第4天(72h后)开始,INR与华法林用量才有明确的相关性。建议3d以后才应该根据INR值对华法林用量做适当的增减。

  • 标签: 人工机械瓣膜 风湿性心脏病 抗凝治疗 国际标准化比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急性颅内动脉闭塞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患者,采用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为患者在围手术期配合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Solitaire AB支架 急性颅内动脉闭塞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俯卧位护理,观察其应用在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实施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2020.2月-10月间择42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临床血气指标、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做详细记录并分析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各项临床血气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多方面分析均显优。结论 在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采用俯卧位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合理湿化气道、俯卧位体位引流、定时更换卧位等护理手段,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各项血气指标,降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在改善治疗效果的同时,大幅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建议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规护理 俯卧位护理 儿童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护理效果 实施价值
  • 简介: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与单纯用丙泊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目的将40例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和对照组(丙泊酚组),记录两组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丙泊酚前及后8、16、24、32、40、48、56、64、72小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a02)、每24小时尿量、恶心呕吐发生率、镇静效果、72小时丙?白酚总用量、停用丙泊酚后清醒时间。结果整个观察过程中,各时间点SBP、DBP、HR、R、Sa02、每24小时尿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SBP在每组镇静8小时后比镇静前显著下降(P〈O.05),Sa02、HR在每组镇静8小时后比镇静前显著升高(P〈O.05),见表2。16小时后每组各时间点SBP、DBP、HR、R、Sa02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72小时丙泊酚总用量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停用丙泊酚后观察组清醒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用丙泊酚镇静相比,丙泊酚用量仅为后者的25%左右,且患者清醒的时间也明显缩短。对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镇静效果确切而经济。

  • 标签: 丙泊酚 芬太尼 ICU 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急性呼衰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8例急性呼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死亡数、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患者死亡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可降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提高疗效。

  • 标签: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哮喘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中,择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按照数字表排序法,将患者划分为2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泼尼龙、氨茶碱等常规药物+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观察,同时,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H值、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哮喘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可对其血气指标进行优化,促进呼吸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可加以推广。

  • 标签: 重症哮喘 布地奈德混悬液 机械通气 血气指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为背景,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筛出60例并对其进行双盲分组,其中对照组(n=30)采用仰卧位机械通气而观察组(n=30)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气指数以及生命体征。结果: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与对照组PH值差异不显著,而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aO2及SaO2更高,其心率、呼吸及血压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仰卧位机械通气而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改善其相关血气指标,患者的生命体征也更为稳定,为此应当不断完善并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俯卧位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效果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早期微生物肠内营养后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以随机的方式抽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我院治疗的92例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有46例。对参照组中46例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实验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提升脱离成功率,患者的预后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微生态肠内营养 老年 神经重症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 ICU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 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 30min后,实验组 29.5%患者好转;治疗 24h后 68.6%患者好转率,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 55%患者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 55%( P< 0.05);实验组治疗 72h后实验组 NT-proBNP指标为( 1636.3±53.5pg/mL)、 LVEF指标为( 0.60±0.13)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ICU重症心力衰竭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常规方法 ICU重症心力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由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呼吸功能不全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ICU内18例病人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根据不同呼吸状态,选择适宜的通气方式。结果:有效的机械通气,配合高质量的护理,使病人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认为选择适宜的通气方式,适时有效的吸痰,加强气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谨慎脱机是提高此类病人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肌麻痹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ICU机械通气重症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021.01.12~2021.08.11医院ICU接收机械通气60例重症病人为例,以不同护理方式分组研究组、对照组,组内均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循证护理,对比患者并发症,救治时间指标。结果:①并发症研究组3.33%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此次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病人进行研究,将镇静镇痛药物、护理干预实施到病人治疗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院2022年1月-6月期间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机械通气病人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A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行镇静镇痛疗法,B组行镇静镇痛疗法给予有效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的应用效果。 结果 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B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缩短,且B组病人镇静后SpO2 12-48小时均优于A组病人,P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镇静镇痛 机械通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振动排痰仪联合无缝隙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7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振动排痰仪联合无缝隙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两组恢复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VAP发生率为2.86%(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3%(4/3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振动排痰仪 无缝隙护理 ICU机械通气 VAP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颅脑外伤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脱机护理方面,分析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录的7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预见性护理,将临床效果(临床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MAP以及CPP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C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颅脑外伤 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 脱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此次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病人进行研究,将镇静镇痛药物、护理干预实施到病人治疗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院2022年1月-6月期间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机械通气病人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A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行镇静镇痛疗法,B组行镇静镇痛疗法给予有效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的应用效果。 结果 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B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缩短,且B组病人镇静后SpO2 12-48小时均优于A组病人,P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镇静镇痛 机械通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痰痂形成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治疗结局、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