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种新的获取最大牙尖交错位的牙弓三维数字(3D)模型的方法.并评价该建模方法的尺寸和咬合精确度。材料与方法:用常规的个别托盘印模技术获取每颗牙齿的精确模型.用种改良的咬合记录技术记录在最大牙尖交错位时上下颌牙齿的相互关系。这种改良技术可以降低由于张口行为诱使下颌骨呈弯曲变形所导致的咬合记录的不准确性。通过采用颊前庭和腭侧两种硬性支架来防止咬合记录时记录材料的变形。全牙列人造石工作模型上耠架后.比较两种硬性支架辅助殆记录对模型咬合尺寸精度的影响。此外.试验过程中我们选取个健康的志愿者,采用以上的记录方法,通过检查其咬合接触的形式和接触点的分布来评价上述两种不同咬合记录技术获得的耠接触精确性。结果:使用腭侧和颊前庭硬性支架辅助进行咬合记录.测得模型牙弓宽度减少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03±0.017mm和0.269±0.114mm。腭侧硬性支架辅助咬合记录的模型尺寸精度与常规个别托盘印模技术的精确度相似。3D牙弓模型得到的咬合接触形态和分布与咬合记录材料透照影像获得的殆接触相似.从而表明了这种记录方法的准确性。结论:本试验所提出的建模方法,配合使用腭侧硬性支架.可以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 标签: 咬合接触 精确模型 尺寸精度 牙弓宽度 数字化 牙尖交错位
  • 简介:目的探讨牙周炎及吸烟单因素和双因素协同效应对种植周围牙槽骨的影响。方法设置健康组、牙周炎组、吸烟组、牙周炎合并吸炯组4个后牙缺失病例组,植入Straumann纯钛螺纹柱状标准型种植进行修复.通过SIDEXIS.XG软件测算负载后1年种植边缘牙槽骨吸收状况(MBL);记录负载12个月时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出血指数(mSBI)、探诊深度(P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周炎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牙周炎合并吸烟组与健康对照组在MBI及mSB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PLI及P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牙周治疗及维护下.牙周炎或吸烟者植入Straumann标准型种植.可获可靠疗效,但对牙周炎合并吸烟者可出现边缘骨明显吸收,更容易出现种植周探诊出血,在病例选择上要引以注意.

  • 标签: 牙种植 牙周炎 吸烟 边缘骨吸收
  • 简介:目的:解决栓道附着箱状洞型牙预备中易损伤牙髓的问题.方法:应用栓道附着,根据磨牙就位道方向置栓于前磨牙全冠蜡型之外(桥之内),包埋铸造后,栓道就位于栓之上制作桥和磨牙蜡型.结果:11例患者咀嚼功能良好,牙龈健康,牙周膜间隙正常.结论:改良栓道附着增加了其临床应用适应证,较好解决了倾斜基牙的固定桥修复活动连接问题.

  • 标签: 栓道附着体 半固定桥 临床应用 牙体预备 倾斜牙 义齿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不同降温方法和不同冷冻保护液的深冷冻保存技术,对人离牙牙周膜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人第或第二前磨牙25颗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使用含海藻糖或不含海藻糖的冷冻保护液,分别应用程序降温或快速降温至-196℃,冷冻保存周;组新鲜拔除牙齿为对照组。分别刮取牙根面中1/3的牙周膜组织,消化法收集细胞,台盼蓝染色,高倍镜下计数活细胞数,并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不同降温方法不同冷冻保护液深冷冻保存与对照组相比,牙周膜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差异。其中,使用含海藻糖的冷冻保护液程序降温的方法牙周膜细胞存活率最高。结论:应用深冷冻技术保存牙齿,牙周膜细胞的活性无明显变化,其中使用含海藻糖的冷冻保护液程序降温的方法对牙周膜细胞的活性影响最小。

  • 标签: 牙周膜细胞 深冷冻保存 程序降温 海藻糖
  • 简介:目的:评价2种冠外精密附着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键槽缓压式(ASC-52)附着13副,按扣式Revaxsystem附着10副,分别修复14例牙列缺损患者.其中肯氏Ⅰ类缺损3例,肯氏Ⅱ类缺损6例,肯氏Ⅲ类缺损5例.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进行的、同类别缺损的RPD对照.结果:经6个月-5年观察,85%以上患者认为附着义齿美观、舒适、稳固、易适应、咀嚼有力.对74颗基牙复查结果显示,基牙无叩痛、松动,无根尖周病变及牙槽骨吸收,其中16颗基牙有龈缘充血水肿现象,附着上少量牙石沉积;对照组56颗基牙中24颗(42.86%)有龈缘充血水肿,其中12颗(21.42%)甚至有颈部继发龋发生.所有修复患者咀嚼效能测定:PAD组6个月后的咀嚼效能可达同龄正常牙列者的82.40%,5年后达正常牙列者的93.30%;RPD组6个月后达53.90%,5年后达71.90%,P<0.05.结论:冠外精密附着义齿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冠外附着体 精密附着体 固定-活动联合修复 牙列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微种植支抗治疗上前牙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的露龈笑患者,改善牙龈显露的程度。方法选取16例因上前牙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导致露龈笑的患者,在侧切牙与尖牙间植入微种植支抗,施加100g力压低上前牙。治疗前后分别收集头颅定位侧位片、上前牙的根尖片、牙[牙合]模型、微笑时面下1/3照片及上前牙的龈沟深度: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压低时间为(6.7±1.2)个月。(1)牙龈显露减少(2.3±0.5)mm;(2)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上中切牙阻力中心点压低(2.6±0.3)mm,覆[牙合]减少(2.8±0.6)mm,切缘与腭平面的距离减少(3.1±0.7)mm.鼻唇角增加(5.4±2.9)°,P〈0.05;(3)压低结束时,上前牙的临床牙冠变短,未见明显牙根吸收。结论应用微种植支抗可以有效地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笑,但牙龈的改建速度比牙齿的压低速度慢。

  • 标签: 露龈笑 微种植体支抗 压低
  • 简介:传统的埋入式和非埋入式分别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提出,并经多中心的调查报道均有满意的成功率,而且在种植负重后都有相似的种植周围牙槽骨的吸收(0.5-1.5mm)。近年来,引入了次手术的埋入式种植,种植植入后立即安放愈合基台。些研究报告了这种种植方式的短期内的良好效果。最后,又提出了将埋入式种植颈部置入牙槽嵴水平上的方式,来修复后牙缺损。这种方式有利于二期手术以及修复的制作,并使骨的吸收减少。

  • 标签: 种植体 冠根向位置 埋入式种植体
  • 简介: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不同桩核背景对氧化锆全瓷修复颜色的影响。方法:选取4种不同颜色的氧化锆基底瓷块,依瓷块颜色由浅至深分为A、B、C、D四组,分别制备边长为10mm,厚度为0.5mm的正方形试件各10件,并均匀涂塑1.0mm的牙本质饰瓷。分别制作相同规格的钴铬合金、金铂合金及复合树脂背景试件各1片。将四组氧化锆试件分别置于三种背景试件之上,采用Crystaleye比色仪测量各组试件的色度值,每个试件测三次,取平均值,并计算△E值。用SPSS12.0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和回归性分析,并对各组的色度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钴铬合金背景组、金铂合金背景组与树脂背景组相比,其Lab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色差值均小于1.5。D组试件在不同背景下的色差值最小。结论:不同材料的桩核对氧化锆材料颜色影响较小,深色氧化锆遮色效果更佳。

  • 标签: 氧化锆 桩核 颜色
  • 简介:MRI检查结果对颅脑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但是口腔内的些固定的金属修复在MRI图像中会产生伪影,干扰脑组织的正常解剖学结构和病理组织形态,给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就口内固定修复材料对MRI图像伪影关系的研究作综述。

  • 标签: 金属合金 MRI 伪影
  • 简介:磁性固位技术引入口腔修复领域几十年来,临床应用日益推广,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对磁性固位技术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从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对磁性固位技术的概况和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临床应用 口腔修复 磁性固位体 研究与应用 综述 扩展
  • 简介:研究目的:钛种植有较高的成功率。然而,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改性。本文章的目的在于系统评价现体内体外的研究中不同种类的种植体表面涂层以及所使用的涂层技术。材料和方法:本文自动搜索了考科蓝图书馆(CochraneLibrary)、联机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Medline)、医学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及手动搜索关于种植体表面及涂层技术的文章。自动搜索结果显示共有320篇文章,其中52篇符合纳入标准(40篇关于种植体表面涂层.12篇关于涂层技术)。另有30篇文献手动搜寻纳入本文。结果:许多材料被认为可作为种植体表面涂层材料.包括碳、双膦酸盐、骨刺激因子(BoneStimulatingFactors.BSF)、生物活性玻璃、双活性陶瓷、氟、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磷酸钙、钛和氮化钛。尽管新型的生物活性玻璃提示良好结果.但HA涂层仍被是生物相容性最好的材料。最常见的涂层技术是等离子喷涂技术及固相化学偶联技术。结论:很多种植涂层被提出,而有部分提示了更好的临床结果.其性能较其他更优异。然而还需要更多的关于其长期效应的临床试验来提供更强的证据。

  • 标签: 涂层材料 钛种植体 检索系统 生物活性玻璃 固相化学偶联技术 医学图书馆
  • 简介:颈动脉瘤(carotidbodytumor,CBT)又称副神经节瘤,其存在线粒体SDH基因的突变,包括SDHD、SDHC及SDHB基因的突变。SDH基因突变多发生于家族性CBT中,散发性CBT中少见。对CBT与SDH基因突变的研究,将为CBT的发病机制、基因诊断、遗传咨询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琥珀酸脱氢酶基因 基因突变
  • 简介:目的观察银汞合金充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验组合方法.对口腔内长期存有银汞合金充填者的心理精神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行为测验,试图评估银汞合金充填对人体有无神经毒性的影响。结果在有银汞合金充填和无银汞合金组间,银汞合金充填不同表面数组间,以及与银汞合金接触的不同年限间,所得资料差异性比较.均不说明银汞合金充填对人体健康有害。结论银汞合金仍然不失为种较好的充填材料。

  • 标签: 银汞合金充填体 人体 健康
  • 简介:锤造固定义齿在基层口腔牙列缺损修复中应用广泛.但临床常出现因桥原因造成固定桥制作失败,如桥磨损穿孔、变形、折断、金属(牙合)面与塑料脱离等.为避免上述情况,我们将桥设计为金属全冠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1997年6月至2000年5月,我们在没有铸造条件下按此法制作固定桥76例,男44例,女32例,年龄25-60岁,均为后牙双端固定桥,缺牙l-2个.缺1个牙57例,缺2个牙19例.上颌牙39例,下颌牙37例.桥全冠内的空隙用自凝或热凝塑胶填塞.

  • 标签: 后牙 锤造固定义齿 锤造固定桥 全冠式桥体
  • 简介:目的观察氟化物对过氧化脲类漂白剂渗透性及漂白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口腔科,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第前磨牙的12例患者的36颗离牙,用标准茶溶液染色后,其中12颗样本经NaF处理后用过氧化脲进行漂白(A、B组),12颗样本使用过氧化脲漂白(C、D组),12颗样本放入去离子水中作为空白对照(E、F组)。用VITA比色板对受试牙漂白前后进行比色,然后分别从近远中向(A、C、E组)和唇舌向(B、D、F组)剖开,使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并比较剩余染色面积百分比。结果所有标本染色后色度均增加,着色范围为3.66~8.33个色阶。漂白治疗后A、B、C、D组的色阶改变为5~5.53个色阶。而空白对照(E、F组)无色阶改变。(1)近远中向剖开:A组唇侧剩余染色面积为28.6%~39.4%,舌侧剩余染色面积为58%~72%;C组唇侧剩余染色面积为29.3%~37.2%,舌侧剩余染色面积为57.6%~70.1%;E组两剖面显示全部牙本质均匀染色,面积百分比约96.97%~100%;A、C组间各剖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与E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唇舌向剖开:B组唇侧和舌侧剖面剩余染色面积基本相等,为61.7%~68.7%;D组两剖面剩余染色面积为60.8%~66.3%,反映出相同的颜色改变的深度;F组两剖面染色面积为96.4~99.8%;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F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着色牙漂白前局部氟化物处理对漂白效果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氟化物 漂白 色阶 剩余染色面积
  • 简介:贴面修复牙缺陷,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方法.特别是少磨牙或不磨牙在恢复牙的正常形态、排列关系、改善牙齿的色泽都是比较理想的.由于临床常用的光敏树脂贴面存在着变色不美观,烤瓷贴面义存在着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等缺点,使临床的牙美容修复的开展受到了限制.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经验.利用成品烤瓷牙修改贴面,应用于牙美容修复的方法,操作简单,适应性好,可满足多种牙畸形患者的美容需求.临床收治患者53人,196颗牙齿追踪观察3年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 标签: 成品瓷牙 贴面 粘结 牙体缺陷 牙体美容术
  • 简介:目的:为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增高术提供临床测量方法及定量指标.方法:埘90名50岁以f上中t老年患者的曲面层片下颌后牙区不同部位颌骨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高度,有牙侧15.91±1.85mm,无牙侧9.07±2.48mm,平均值相差6.84mm;颏孔区下颌体高度,有牙侧33.64±2.69mm,无牙侧23.65±4.28mm,平均值相差9.99mm;下颌后牙区下颌体高度,有牙侧30.68±2.76mm,无牙侧20.96±4.15mm,平均值相差9.72mm.结论:通过曲面层片测量颏孔和颏孔后1.0cm颌骨高度,了解下颔后牙区骨量丧失情况.为牙槽嵴增高术提供定量数据,方法简单,位置较恒定.下颌后牙区颌骨垂直吸收7~10mm,可供该区牙槽嵴增高术参考.

  • 标签: 下颌骨 曲面体层片 骨测量 牙槽嵴增高术 颌骨高度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和讨论现有抗生素局部使用和全身使用的文献.研究其在治疗种植周围炎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PubMed数据库中使用MEDLINE检索截至2011年的相关文献。关于种植周围炎病损微生物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手工检索。结果和结论:检索到2篇有关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种植周围炎的研究,都是病例的系列研究且没有对照组。检索到5篇局部用药治疗种植周围炎的研究.在5篇研究中.局部抗生素使用的同时都配合了局部的物理治疗和化学冲洗,如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和氯己定(洗必泰)。这些研究中都提到了局部使用抗生素的附加作用,但都不显著。这可能与病例的纳入标准有关,所有纳入研究的病例都有深牙周袋和明显的骨吸收。目前关于治疗种植周围炎的所有研究.不管是全身用药还是局部应用的研究结果.都不特别地推荐抗生素用以治疗种植周围炎。局部使用米诺环素和强力霉素作为手工刮治的补充以及使用抗菌药物局部;中洗对治疗中度病损有定的效果。翻瓣刮治术对于治疗深度病损是必要的,能有效地抑制病情,减少骨质丧失。目前的研究中没有证据支持全身使用抗生素能治疗种植周围炎。目前迫切需要对抗生素治疗种植周围炎进行临床随机试验。种植术前必要的牙周治疗和种植术后常规的术后维护.能有效地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抗生素 种植体周围炎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以赝复为指导的义耳种植术前设计与修复。方法:采用螺旋CT对1名右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进行颅颌面三维重建,Geomagic软件中行虚拟残耳切除,获得种植导板并确定赝复的位置。利用导板定位行残耳切除术及种植植入术,制作卡杆附着及树脂支架。采用三维光学扫描仪进行面部的三维成像,将CT数据和三维数据拟合,获得最终义耳赝复的三维模型数据,通过选域激光烧结技术制作义耳蜡型,并翻制成硅胶义耳。结果:最终完成的义耳赝复与种植修复前的赝复体形态位置完全致,组织面与缺损区表面完全贴合,其形态、高度与对侧完全致,患者对颜色、外观非常满意。结论:基于赝复指导的义耳种植术前设计与修复是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理念,值得在颜面部缺损赝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三维光学扫描技术 种植修复 义耳
  • 简介:牙髓并发症包括感染、分解以及坏死是系列外源性损伤的结果。医师必须在临床过程包括牙体制备过程中把对牙本质和牙髓的损伤减少到最小程度。本文讨论了冠和窝洞预备所造成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结构和生理机能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牙体修复 生物学功能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牙体预备 生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