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急性喉炎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56例小儿急性喉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对照组用地塞米松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与治疗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样喉鸣,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总结出加强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指导患儿家长正确使用雾化面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喷雾口出雾情况、加强患儿口腔护理、防止交叉感染、卫生宣教等护理措施。结论:布地奈德才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确切,护理操作简便、安全,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喉炎 布地奈德 疗效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在小儿肺部作业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例小儿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振动排痰机进行肺部作业,观察小儿排痰效果及疗程,是否出现肺炎并发症。结果:振动排痰机通过震颤促进呼吸道黏膜黏液和代谢产物液化,使痰液稀薄后排出体外。使用后有效缩短肺炎疗程,减少并发症发生,排痰机在排痰的同时还可以松弛患儿紧张的肌肉,刺激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使患儿有轻松舒适的感觉。儿科患儿依从性较好,适合儿科肺部作业护理应用。

  • 标签: 小儿 肺部作业 振动排痰机
  • 简介:自20世纪90年代,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近10年来,由于MP感染实验室检测手段的进步以及临床观察证明,其在小儿呼吸道中占30%以上,在治疗中共同特点为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显著。而选用何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可提高药物疗效,减轻其胃肠道的刺激作用,防治MP感染所致肺外并发症。我科于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对62例MP感染予以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序贯治疗 临床观察 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实验室检测手段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手术护理。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成功实施的12例小儿MPCNL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小儿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手术中做好温室的准备,体位更换时做好防护,各种管道及导线妥善固定.结论:在小儿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当做好忠儿的保暖工作,参与手术护士了解手术步骤,积极配合手术医生,做好术中各项操作。

  • 标签: 小儿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门诊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最佳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例179例分成4组,A组:联合用头孢克肟颗粒和利巴韦林静脉滴注。B组:联合用头孢克肟颗粒和炎琥宁静脉滴注。C组:仅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D组:仅采用炎琥宁静脉滴注。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8.6%,B组总有效率为93.3%,C组总有效率为84.8%,D组总有效率为90.9%。结论:联合应用抗生素药物并不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且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要好于利巴韦林,值得在儿科推广使用。

  • 标签: 门诊 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82例住院手足口病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更昔洛韦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利巴韦林静脉滴注,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62%,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临床疗效较利巴韦林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更昔洛韦 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
  • 简介: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下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逐年趋小。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较多,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及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发生本病。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鉴于婴幼儿患肺炎时痰不易咳出,肺部体征消失缓慢疗程较长,为缩短肺炎疗程有效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我院应用维生素K。小剂量654—2辅助治疗小儿肺炎16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维生素K1 急性肺炎 疗效观察 辅佐治疗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简介:目的:比较阿奇霉素联合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将6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10mg/kg,溶解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和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阿奇霉素 细辛脑 小儿 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