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症状单纯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卒中复发、临床预后及血管动态改变情况。方法前瞻、连续纳入症状单纯MCA狭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管影像资料,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同侧卒中复发及血管动态改变情况。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16例(20.0%)随访期出现同侧缺血性卒中复发,56例(70.0%)6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70例完成脑血管评估的患者中,27例(38.6%)随访期出现血管狭窄程度的动态改变,其中进展12例(17.1%),缓解15例(21.4%)。结论症状单纯MCA狭窄患者首次缺血性卒中后有较高的同侧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但相对临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首次缺血性卒中后6个月内大部分患者血管状态稳定,但有部分患者可出现血管狭窄的进展或缓解。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狭窄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伴有长R-R间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安全。方法入选68例伴长R-R间期的房颤患者,根据治疗前长R-R间期与睡眠的关系分为睡眠相关组(44例)和睡眠无关组(2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前、后长R-R间期及心动过缓相关症状发生的情况。结果应用美托洛尔1月后,两组患者睡眠状态最长R-R间期均较用药前延长[(睡眠相关组(2650±146.0)msvs.(2315±129.5)ms;睡眠无关组(2549±201.9)msvs.(2764±171.1)ms;P〈0.05],而在非睡眠状态下,睡眠无关组最长R-R间期明显延长[(2262±105.8)msvs.(2406±120.2)ms;P〈0.05]且24h长R-R间期阵数增加[(48.6±13.5)次vs.(63.8±10.9)次;P〈0.05],而睡眠相关组患者最长R-R间期及24h长R-R间期阵数无明显变化(P〉0.05)。睡眠相关组无1例发生黑朦、晕厥等症状,而在睡眠无关组患者中,2例(8.33%)患者发生黑朦,无患者发生晕厥。结论对与睡眠相关长R-R间期的房颤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进行心室率控制相对安全;但对与睡眠无关长R-R间期房颤患者,应用美托洛尔需谨慎并应密切观察有无心动过缓的相关症状。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期 美托洛尔 安全性
  • 简介: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有效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而且大多数患者用药疗程长,部分患者需终身服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类药物均为一线抗癫痫药物,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丙戊酸类药物主要有丙戊酸钠、丙戊酸镁、丙戊酰胺等。二者对肝脏及血液系统均有潜在影响,而且可能发生皮疹,尤其卡马西平可能发生致死性剥脱性皮炎。

  • 标签: 丙戊酸钠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卡马西平 类药物 抗癫痫药物 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对肺源心脏疾病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就诊的94例肺源心脏病发作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雾化吸入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雾化吸入),每组47例。观察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雾化吸入组mPAP[(27.97±3.42)mmHg比(23.21±3.34)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9.66±8.21)mmHg比(45.37±8.12)mmHg]、内皮素(ET)-1[(53.45±15.11)pg/L比(46.21±15.35)pg/L]水平,临床症状积分[(7.69±2.65)分比(5.41±2.49)分]明显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76.14±8.65)mmHg]比(82.01±8.41)mmHg]、一氧化氮[NO,(63.94±12.85)μmol/L比(70.94±13.95)μmol/L]水平,总有效率(63.83%比87.23%)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硝酸甘油雾化吸入治疗肺源心脏疾病,能够显著改善肺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疗效。

  • 标签: 肺心病 硝酸甘油 内皮 血管
  • 简介: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患者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应变指标与SYNTAX评分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方法纳入28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脏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进行心肌运动分析,超声仪自动计算左室整体短轴(GRS)、长轴(GLS)、圆周(GCS)与面积(GAS)应变,采用Simpon法计算LVEF。根据SYNTAX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评分。分析三维斑点整体应变指标与SYNTAX评分及LVEF的相关。结果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短轴应变与SYNTAX评分呈负相关(r=-0.508,P〈0.05),整体面积应变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569,P〈0.05),整体长轴及圆周应变与SYNTAX无相关(P〉0.05)。左心室整体短轴、长轴、圆周与面积应变值均与LVEF具有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2、-0.747、0.739、-0.689,P均〈0.01。结论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应变指标与LVEF及短轴应变、圆周应变与SYNTAX评分具有相关

  • 标签: SYNTAX积分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整体应变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脂联素(APN)、血红素加氧酶-1(HO-1)含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方法:选择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ACS患者78例作为ACS组,根据冠脉病变程度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15例),双支病变组(37例)和多支病变组(26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非冠心病人员72例作为非冠心病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清APN、HO-1含量,分析血清APN、HO-1含量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结果:与非冠心病对照组比较,ACS组血清APN[(15.27±2.31)mg/L比(5.73±0.88)mg/L]、HO-1[(55.09±8.63)μg/L比(23.17±3.09)μg/L]含量显著降低(P均〈0.01)。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双支、多支病变组的血清APN[(9.72±1.13)mg/L比(7.05±0.93)mg/L比(4.23±0.52)mg/L]、HO-1含量[(38.16±7.52)μg/L比(28.17±5.31)μg/L比(20.32±3.28)μg/L]显著降低,且多支病变组的显著低于双支病变组的(P〈0.05或〈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N、HO-1含量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B=-2.869,-2.742,P分别〈0.05,〈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APN、HO-1含量显著降低,且其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及治疗指导。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脂联素 血红素加氧酶-1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方法选择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0例,按NT-proBNP水平的四分位分为4组:Q1组75例(NT-proBNP〈450ng/L)、Q2组75例(NT-proBNP450~900ng/L)、Q3组75例(NT-proBNP901~1800ng/L)、Q4组75例(NT-proBNP〉1800ng/L)。PCI手术前后分别测NT-proBNP等。采用ROC曲线及logistic分析NT-proBNP与CIN的关系。结果Q1、Q2、Q3及Q4组发生CIN分别为3例(4.0%)、8例(10.7%)、12例(16.0%)和19例(25.3%),4组CIN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组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vs4.0%vs6.7%vs14.7%,P=0.000)。NT-proBNP预测CIN的ROC曲线下面积0.701,其界值为1277.5ng/L时,预测CIN的敏感性为73.8%,特异性为62.8%;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前NT-proBNP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95%CI:1.2~6.4,P=0.008)。结论术前血浆NT-proBNP水平与老年冠心病行PCI后CIN密切相关,且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利钠肽 冠心病 支架 ROC曲线 肾小球滤过率 肾病
  • 简介: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其体内血小板活化因子(CD41、CD62P)的关系,以及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小板活化因子(CD41、CD62P)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口服依那普利叶酸片,对照组给予口服依那普利,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小板活化因子(CD41、CD62P)。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动脉压[(80.2±6.6)mmHg比(81.6±8.1)mmHg]、超敏C反应蛋白[(3.1±1.3)mg/L比(3.7±1.5)mg/L]、血同型半胱氨酸[(14.1±3.1)μmol/L比(20.2±4.4)μmol/L]及血小板活化因子CD41[(47.5±4.1)%比(54.5±3.9)]、CD62P[(18.5±3.1)%比(23.6±3.8)%]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H型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因子呈正相关(CD41r=0.61,P〈005;CD62Pr=0.55,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可增加H型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依那普利叶酸片在降血压和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同时还可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炎症与血小板活化。与单纯依那普利治疗相比,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更有效减少H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发病风险。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H型高血压 血小板活化 依那普利叶酸片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血糖水平与心功能不全和GRACE评分的相关。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STEMI住院的患者244例,收集其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资料并进行GRACE危险评分。根据入院随机血糖水平分为3组:Ⅰ组(血糖〈7mmol/L,n=102);Ⅱ组(7mmol/L≤血糖〈11mmol/L,n=102),Ⅲ组(血糖≥11mmol/L,n=40)。分析其入院随机血糖水平和心功能不全、GRACE危险评分的关系。结果Ⅰ组、Ⅱ组、Ⅲ组患者随着血糖水平升高,女性患者(5.9%vs.17.6%vs.25.0%,P〈0.05)及糖尿病患者(8.9%vs.33.3%vs.95.0%,P〈0.05)比例增加。Ⅰ组患者心功能不全比例少于Ⅱ组及Ⅲ组(15.7%vs.23.5%vs.25.0%,P〈0.05);GRACE评分值低于Ⅱ组及Ⅲ组及Ⅱ组[(148.7±33.1)vs.(160.0±37.6)vs.(171.5±41.2),P〈0.05],而Ⅱ组及Ⅲ组心功能不全患者比例及GRAC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入院即刻血糖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r=0.77,P=0.009)和心功能不全(tau_b=0.248,P〈0.0001)有显著相关。结论STEMI患者入院应激血糖水平升高与住院心力衰竭和GRACE评分密切相关。无论是糖尿病还是非糖尿病患者,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大于7mmol/L时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增加。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随机血糖 心功能不全 GRACE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