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头晕为神经科门诊最常见的主诉。从头晕原因的定位角度,可将头晕分为中枢性头晕和周围性头晕两大部分。中枢性头晕占全部头晕的25%,虽然比例较低,但因其病情复杂,判断困难,预后较差,更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头晕的概念和所涵盖的内容发生变化,中枢性头晕的概念和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大部分国内外学者认为头晕包括眩晕、平衡失调感(不稳感)、晕厥前状态、精神性头晕四个部分;相应而言,中枢性头晕包括中枢性眩晕、中枢性平衡失调感、晕厥前状态和精神性头晕。本文分别介绍了中枢性头晕4个亚型的概念、定位、特点和常见的中枢性头晕疾病,对中枢性头晕近年的变化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头晕 眩晕 中枢性头晕 中枢性眩晕
  • 简介:目的观察654-2合安定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654-2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以及安定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缓慢静滴;对照组60例,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0~20ml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654-2联合安定治疗眩晕安全有效。

  • 标签: 眩晕654-2安定 疗效观察
  • 简介: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其以突发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临床特征。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动脉血管畸形及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青壮年为高发。随着人类的老龄化,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亦有所增加。由于老年人脑部结构的变化,造成一些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不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在临床工作中易造成误诊。我们就所观察到的32例以突发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报道,希望为神经科医生提供一些临床经验。

  • 标签: 眩晕 蛛网膜下腔出血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价值。方法对120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进行BAEP检查,记录潜伏期(PL)、波峰间潜伏期(IPL)的数值,与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BAEP异常者64例,异常率为53.3%,其中内耳型异常27例占42.2%,脑干型异常37例占57.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耳型异常者应考虑是前庭周围性眩晕,脑干型异常者应考虑是前庭中枢性眩晕,BAEP对鉴别前庭系统性眩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前庭系统 眩晕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简介:<正>治疗组37例,以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400mg静滴,每日1次,共14天。对照组35例口服西比灵胶囊,65岁以下者每晚10mg,65岁以上者每晚5mg,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4.49%,对照组分别5、7、11例和65.71%,P<0.05。脑彩超显示,治疗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临床观察 左椎动脉 基底动脉 右椎动脉 西比灵胶囊
  • 简介: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PCI)是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病变,约占脑血管病的20%。笔者对经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使用小剂量超声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眩晕 经颅超声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