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接诊的66例阴道炎患者为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率(93.94%)高于对照组(78.79%),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进一步强化阴道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减少复发现象,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妇科阴道炎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胎膜早破及早产孕妇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孕周在28~34周患者13例作为对照组,孕周在35~36周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围产儿结局,分析胎膜早破因素。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占65.6%;剖宫产占34.4%;对照组阴道分娩占30.8%;剖宫产占69.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2例,出现1例(3.1%)新生儿窒息,1例(3.1%)新生儿感染;对照组13例,出现2例(15.4%)新生儿窒息,1例(7.7%)新生儿感染,1例(7.7%)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胎膜早破的主要因素有妊娠晚期多次进行性生活、宫内感染、子宫颈机能不完善、羊水过多、双胎、臀位等因素。结论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患者应在无感染情况下延长孕周,有利于保证胎儿安全。

  • 标签: 胎膜早破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将心理干预应用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获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中随机选择88例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双盲法随机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4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参照组,而住院时间要短于参照组,且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更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康复也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肝硬化 心理护理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作者: 谭秀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多伴有心肌缺血,易发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是加重患者病情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因素,故临床需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予以尽早检出。心电图是临床上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动态心电图目前已经成为冠心病临床中比较准确、有效的诊断方式,能够做到24h对患者体征表现进行监测,这是传统心电检测方式无法比拟的。动态心电图具备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虽然不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水平,但其诊断结果在临床诊断上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医学参考价值。本文对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 标签: 冠心病;诊断价值;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在发热患者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86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康健人群82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对象血液进行血液涂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有核细胞的形态,并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细胞总变异率为54.65%(47/86),明显高于对照组4.88%(4/82);MCHC、HCT、RDW-SD和MC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MC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诊断发热患者病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发热 血细胞 形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盆腔炎性肿块患者予以超声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疑似患有妇科盆腔炎性肿块的患者(60例),纳入时间均在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对所有纳入患者予以超声诊断,对诊断出的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诊断的价值性。结果在观察项目中,诊断出的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的数据差异没有意义,p>0.05,且超声诊断的确诊率相对较高。结论使用超声诊断妇科盆腔炎性肿块患者,可以降低诊断误诊情况的发生率,能够提高诊断结果确诊率。

  • 标签: 妇科 超声 盆腔炎性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肌内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5例手术及病理确诊为肌内血管瘤的患者,将病理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这15例病例中,8例超声诊断为肌内血管瘤与病理诊断相符,其中2例超声误诊为淋巴瘤,5例误诊为脂肪瘤,误诊率达46.7%。结论肌内血管瘤超声检查中易被误诊,总结肌内血管瘤在超声检查中的特殊声像图,同时结合CT、MRI等其他辅助检查,分析病史和临床表现,能提高超声对肌内血管瘤的诊断水平,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

  • 标签: 超声 肌内血管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0例疑诊急腹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所选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发现,多层螺旋CT在诊断急腹症方面,灵敏度为86.33%,特异度为68.18%,准确度为83.67%,阳性预测值为94.04%,阴性预测值为46.15%。结论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具有高灵敏度、准确度与阳性预测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且CT诊断成像速度快、图像清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急腹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给予常规盐水检验法,研究组30例患者给予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阳性率、灵敏度、准确度、配血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临床输血检验 低离子凝聚胺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3-11月74例脑梗死患者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在发病后1-6h(对照组)和发病后24h(研究组)进行CT扫描检查,比较两次检查后CT结果情况。结果患者两次检查结果均全部呈阳性,且研究组在豆状核边界模糊、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早期低密度影、轻度占位和脑沟消失等状态显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具有很大价值,能够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为临床提供影像学改变证据,值得借鉴。

  • 标签: 早期脑梗死 CT检查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妊高症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子痫、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妊高症产妇中,可以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子痫的发生机率,促进新生儿健康,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妊高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产后关爱服务对女性有效避孕影响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妇产科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诊治疗的100例人工流产妇女,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50例实验组(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护理)与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流产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半年内妊娠发生率及对有效避孕知识掌握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半年内妊娠发生率为10.00%,参照组患者半年内妊娠发生率为6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有效避孕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2.00%,参照组患者有效避孕知识掌握优良率为7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关爱服务在流产后女性中应用,可以降低半年内妊娠率,同时还可提升患者有效避孕知识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流产后 关爱服务 女性 有效避孕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腰椎间盘及小关节真空现象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非外伤性行腰椎CT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CT影像学资料进行脱滑判断,总结分析其腰椎间盘退变及小关节真空现象的CT扫描价值。结果经CT诊断发生椎间盘真空现象者有40例,小关节真空现象者有21例,且多发生于L5-S1节段,在腰椎间盘真空现象中有5例出现相关椎体前滑脱,以新月型较为常见;在小关节真空现象中有6例出现椎体前滑脱,大气泡型较为多见。结论应用CT扫描诊断能对腰椎间盘及小关节真空现象的发生、分布形态及椎体前滑脱情况进行有效显示,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腰椎间盘 小关节 真空现象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组5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家庭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家庭护理的前提下,给予社区护理进行干预。护理1年后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复发率。结果观察组遵医依从性良好率、血压控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干预价值高,可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并且可促使患者更加自觉地遵守医嘱,减少复发,值得应用。

  • 标签: 社区护理 脑卒中 高血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社区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的门诊患者70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护理管理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研究组(5.7%)低于参照组(25.7%),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研究组(97.2%)较比参照组(80.0%)更高,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护理管理可以使医院感染率降低,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也会有所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管理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于2017年1月在护理管理部推广实施了管理循环法,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量表分别从护理文书、危重症管理及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及感染控制、药品管理四个方面对实施管理循环法前后的护理质量展开评价,分析管理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施管理循环法后,护理文书质量评分(95.6±1.7)分,危重症管理及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7.4±1.5)分,病区管理及感染控制评分为(97.3±1.2)分,药品管理评分为(96.8±2.3)分,各项数据均高于实施管理循环法前(P<0.05)。结论管理循环法可有效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深化各项护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对于提升护理管理部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管理循环法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50例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所有肝癌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测量患者的病变区域,以及正常的肝组织的扩散敏感系数值。结果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后,所有患者的肝癌病灶都呈现为高信号,测量肝癌病灶的97个区域的扩散敏感系数值,结果显示为(0.10-1.13)×10-3mm2/s,明显低于正常肝脏的扩散敏感系数值。结论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肝癌患者的肝癌病灶,具有检出率高的特点,在肝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值得各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肝癌 临床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669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经过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诊断,对27例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病例做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证实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重要性。结果产前超声筛查异常病例27例,经过临床证实25例,超声诊断率92.5%,假阳性2例,假阳性率0.74%,漏诊2例。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前检查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MRI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47例,均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分别开展超声及MRI检查,对比不同检查结果差异。结果47例患者检出乳腺纤维腺瘤56个;47例经超声、MRI分别检出乳腺纤维腺瘤37例(78.72%)、44例(93.62%),检出率间差异明显(P<0.05);超声、MRI分别检出类圆形病灶33个、36个,无规则形状病灶14个、11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MRI影像诊断价值均较好,但MRI更好。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超声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甲状旁腺病变的术前定位价值方法从2010年6月到2016年6月,连续的患有继发性或原发性甲旁亢的386名患者,在手术前接受彩色超声多普勒和核素锝99m扫描病变甲状旁腺。结果原发性甲旁亢患者中,甲状旁腺大小平均为2.25±1.73cc;继发性甲旁亢患者中,甲状旁腺大小平均为1.63±1.09cc;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在术前诊断原发性及继发性甲旁亢的总体特异性及准确性明显升高,彩色超声多普勒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彩色超声多普勒 甲状旁腺病变 术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