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临床体检采血质量的影响,为体检采血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体检采血人员,在2016年1-6月、2016年7-12月期间各选择200份采集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比2组护理满意评分、血液报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液报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以明显提高临床体检采血质量、护理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体检采血 护理质量 不良反应 血液报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检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筛选我院体检科接收的体检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体检者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在体检期间两组分别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常规护理管理,详细对比两组最终管理效果。结果:通过最终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体检过程中出现的护理纠纷以及投诉事件均明显减少,最终体检者对体检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两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体检科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助产士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应用持续改进方法改进助产士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将2019年01月01日~6月30日出院患者病历2908份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07月01日~12月31日出院患者病历2936份作为试验组,比较2组病历中助产士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结果 改进后问题病历数量低于改进前的问题病例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于助产士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提高助产士法律意识,强化助产士的责任心,提高助产士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助产士 文件书写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在医院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天全县中医医院就诊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医疗管理,取2020年11月~2022年1月天全县中医医院就诊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质控管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医疗事故发生率、医疗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医疗事故概率明显较低,其护理总满意度显著更高,统计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 医院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重视质量控制后的情况。方法 用2020年4月-2021年5月院内需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的72份样本,随机均分两组,各36份。参照组常规制片,观察组在制片时融入质量控制,比较制片良好率。结果 实施后,观察组的制片良好率高于参照组,体现差异(P<0.05)。结论 质量控制能保障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增加制片良好率,值得应用。

  • 标签: 质量控制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门诊采血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影响工作质量和护理质量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2021年4月-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门诊采血的共102例患者临床资料,依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样本合格率、采血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血液样本合格率、采血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沟通态度、服务意识、穿刺操作、环境设施和疑问解答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针对门诊采血患者极为重要,可有效增加患者血液样本合格率、采血成功率,建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并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作为主要的护理方式在门诊采血室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采血 工作质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质量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于院内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020年12月-2022年2月共计30例,随机电脑抽选法,常规护理管理患者纳为对照组15例,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患者纳为研究组15例,对两组患者管理结局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接受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可减少非计划拔管率,以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临床价值明显。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 非计划拔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治疗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于PICC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价值。方法:择定2019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PICC输液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静脉治疗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1次穿刺成功率和投诉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PICC护理质量管理 静脉治疗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对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80例护理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将80例护理人员分成两组,分别为实施前的护理组40例,实施后的护理组40例。对2018年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前后各一年间的护理态度、消毒情况、急救设施;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相关数据比对,从显示结果来看,实施后的护理组的护理态度、消毒情况、急救措施、护理满意度都高于实施前的护理组,且p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基层医院 护理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工作从2020年5月开始数据采集工作,并在2022年5月结束数据收集工作,共收录我院80例血液净化病例。经数字表随机法分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控制组采用质量控制,收集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感染等数据。结果  控制组护理质量结果超过常规组(P

  • 标签: 质量控制 血液净化 护理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抽血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对改善宣教效果与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行200例抽血检查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均组100例,入院抽血时间为2021.1-2021.12,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掌握宣教知识率(98.00%)高于参照组(90.00%),P<0.05。结论 门诊抽血开展持续质量改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与采血知识宣教效果。

  • 标签: 门诊抽血 宣教效果 护理质量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作用以及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方法:于神经外科中开展本次研究,选取72 例患者参与实验,在正式入组前已经对其基本资料进行评估分析,确认符合参与条件。同时,为保障本次研究的顺利实施,已经将72例患者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内分配有36例患者,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具体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数据显示,持续质量改进下,观察组中仅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则有7例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也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了评估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实施于神经外科护理中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风险,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重要帮助。

  • 标签: 神经外科 持续质量改进 并发症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质量控制工具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情况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320例血液净化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3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0例。对照组;对照组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的常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质量控制工具;对比两组患者的消毒合格率及管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检测后观察组的消毒合格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P

  • 标签: 质量控制工具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抽血管理中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对其护理质量及宣教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门诊抽血患者80例,以电脑随机选取法将入选的患者划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及健康宣教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抽血护理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升,抽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抽血管理中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可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及时改善患者的认知度以及配合度,减轻临床护理工作难度,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门诊抽血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宣教效果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有关数据调查表明,我国每年骨科创伤患者达到数2000万人次,其中大部分的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消除病痛,所以,骨科疾病的临床防治工作尤为关键,本次主要对骨科护理方面进行了整体调研。方法:对骨科接收的病例进行了调查,共有79例患者,在改进实施前共有患者39例,上述患者均于2020年入院,2021年入院患者有40例,给患者进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改进操作,对患者改进前后各正确率方面、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从不同方面对此次改进前后的正确率方面调查,显示实施后更优;调查了此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改进实施前并发症发生率偏高;针对此次满意度方面进行了问卷评估,显示实施后患者更为满意(P

  • 标签: 骨科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专科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92例,依据时间分组,2021年1-12月未接受质量控制为对照组,2022年1-10月接受质量控制为观察组,各46例,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及消毒检测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消毒检测达标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经质量控制管理,可有效提高血液净化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消毒效果,对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质量控制 血液净化 护理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重症监护室)在2022年接收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ICU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显著,能够规避医疗纠纷及护理风险事件。

  • 标签: ICU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作用以及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方法:于神经外科中开展本次研究,选取72 例患者参与实验,在正式入组前已经对其基本资料进行评估分析,确认符合参与条件。同时,为保障本次研究的顺利实施,已经将72例患者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内分配有36例患者,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具体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数据显示,持续质量改进下,观察组中仅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则有7例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也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了评估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实施于神经外科护理中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风险,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重要帮助。

  • 标签: 神经外科 持续质量改进 并发症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ICU重症患者中采取心理护理,对于患者护理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我院ICU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比较发现,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5.00%,试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均得到有效改善,但试验组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中采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有效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提升医院护理质量及医疗安全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的价值意义。方法:择取2019.4-2020.1期间我院实施常规质量控制的20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择取2020.2-2020.12期间我院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的20名护理人员为试验组,评析两组护理质量及医疗事故发生情况。结果:经统计显示,试验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医疗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质量控制小组运用到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及医疗安全过程中,可以降低各种医疗事故问题发生几率,维护医院良好形象,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护理质量 医疗安全 质量控制小组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