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构建三维的预血管化系统,对于大尺寸、复杂三维结构组织内细胞的存活和功能表达均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预血管化策略已成为3D生物打印大尺寸、复杂三维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对3D生物打印大尺寸、预血管化三维结构进行初步的探索。方法:用逆向工程软件Catia设计三维生物打印蓝图;以改装后的桌面级双喷头3D打印机为生物打印机,以聚乙烯醇为牺牲材料打印牺牲骨架;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海藻酸钠、琼脂糖和纳米纤维素溶液的混合物为细胞生物墨水。根据预先设计的参数进行生物打印,构建具有三维流体通道的组织工程三维结构体。观察打印获得的三维结构体,评价打印后及材料溶解后的细胞活性;体外培养打印获得的结构体,并用AlamarBlue试剂盒检测细胞在三维结构体中的增殖。结果与结论:利用Catia软件设计出了具有微孔的外壁及内部纵横交错的微管结构的双喷头打印模型,用该三维生物打印技术构建出具有自定义尺寸(尤其是高度)和预血管化的三维结构,结构体中细胞12h的存活率为(95.47±0.54)%,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下降并稳定在80%以上。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构建体中的细胞增殖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该生物打印方法可用于通过使用各种生物水凝胶材料制造不同特性的三维结构体,在生物制造具有临床相关尺寸的预血管化的复杂组织器官方面具有潜力。

  • 标签: 3D生物打印 水凝胶 血管化 流体通道 组织工程 牺牲骨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方法筛选1例髋臼骨折患者,先采用3D技术打印患者仿真骨盆模型,并进行钢板螺钉最佳位置设计、螺钉长度测量、螺钉进入途径设计等一系列术前模拟手术,内固定术。结果手术成功完成,康复周期缩短。结论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从而减少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

  • 标签: 3D打印技术 髋臼骨折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131-01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3D打印技术成为目前一种最快成型技术,能够利用3D打印设备将三维数据模型呈现出来,在模型呈现在大众视野时,使用的原材料大多为医用材料。随着3D打印技术深入发展,逐渐应用到口腔正畸学中,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口腔医学工作者需要结合3D打印技术的制件周期,以及成型精度对各种复杂结构进行制作。为更好促进3D打印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进展,本文将对口腔正畸进行分析,之后对3D打印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进行说明。

  • 标签: 3D打印 口腔正畸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T的骨骼三维打印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CT的骨骼三维打印技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显著。结论三维打印技术作为现在有效制作活性人工骨骼的技术,通过CT机的扫描数据经过相关处理导入三维打印机中,保证了其准确性,避免了建模的繁琐。但目前由于技术的缺陷,人工骨骼精度、强度不能达到要求,一些技术难点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相信随着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制造出理想的生物活性骨骼指日可待。

  • 标签: CT 骨骼三维打印技术 应用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 CT的骨骼三维打印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8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 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 CT的骨骼三维打印技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显著。结论:三维打印技术作为现在有效制作活性人工骨骼的技术,通过 CT机的扫描数据经过相关处理导入三维打印机中,保证了其准确性,避免了建模的繁琐。但目前由于技术的缺陷,人工骨骼精度、强度不能达到要求,一些技术难点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相信随着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制造出理想的生物活性骨骼指日可待。

  • 标签: CT 骨骼三维打印技术 应用价值分析
  • 简介:3D打印技术又称为增材制造,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使用粉末状可黏合材料通过折叠式制造工序实现逐层打印,因此也称为叠加成型技术或快速原型技术[1]。具有制造精度高、周期短、个性化、材料多样、成本低的特点,3D打印技术不断被应用于医药领域和组织工程学领域,并出现了一大批优秀成果[1,2]。

  • 标签: 打印技术 泌尿外科 应用 手术中 快速原型技术 组织工程学
  • 简介:背景:骨骼肌损伤后再生能力有限,细胞因子在骨骼肌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细胞和系列调控分子参与了骨骼肌损伤的修复。细胞打印技术是一种在体外构造具有生物活性的三维多细胞体系的先进技术,其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目的:探讨骨骼肌修复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和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并简述细胞打印技术在骨骼肌损伤中的优势和应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2002至2015年有关细胞因子修复骨骼肌损伤,细胞打印技术在骨骼骨损伤中应用的相关报道。通过计算机检索到文献146篇,初筛标题和摘要,排除重复研究及不相关的内容,最终45篇文献进入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等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4等抗炎性细胞因子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起到重要作用;(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等细胞生长因子能有效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及分化形成肌管,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对可能取得骨骼肌修复有重要意义;(3)细胞打印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复制和重建缺损组织/器官的复杂结构,在包括毒理学研究、医疗测试和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试验平台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应用,细胞打印技术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 标签: 细胞因子类 骨骼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过程中,恰当的应用3D打印技术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对于这种3D打印技术的应用来说,其优势还是比较突出的,本文就重点针对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 标签: 3D打印技术 创伤骨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3D打印(3DPrinting)又称快速成型(RapidPrototyping,RP)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制造三维实体的先进技术。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价格的下降,其应用范围逐渐从工业领域扩展到医疗、教育等领域。医学3D打印首先通过CT或MRI获取原始数据,经过软件处理后建立三维数字模型,根据临床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Design,CAD)软件进行修改和应用设计,最终将数据输入到3D打印机完成打印。随着医学图像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率先在颅颌面和整形外科开展了临床应用并取得成功,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骨科医师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 标签: 骨科 临床教学 3D打印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肝胆外科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应用相关技术和设施设备等等,进而确保肝胆外科诊疗工作取得了更大的进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护服务。其中,在各类技术类型中,3D打印技术是十分典型的代表,该技术在肝胆外科领域中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结合这样的情况,下文重点综述3D打印技术在肝胆外科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以及展望,希望本文的综述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启示。

  • 标签: 3D打印技术 肝胆外科领域 具体应用 展望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要求显著提升,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是医院发展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其中医疗器械作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部分,产生的影响重大,但是结合实际的医院运营能够发现,在医疗器械的应用中会出现因配件短缺或者配件价格较高而导致维修难度加大等现象,严重影响医院医疗器械的使用实效。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院的损失,现阶段医院发展中将三维技术应用到医疗器械的维修中,能够显著提升维修实效。

  • 标签: 三维打印技术 医疗器械 维修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对手术室一次性耗材成本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4月的手术86台,将4月的手术分为研究组(品管圈活动)、3月手术分为对照组(常规活动),对两组手术的一次性耗材的浪费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一次性耗材的浪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明显降低一次性耗材的成本,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治疗成本,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手术室 一次性耗材 成本
  • 简介:摘要: 3D打印技术的出现,引发了制造业的一次重大改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其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精确仿造出了满足人体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产品,迅速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生物材料与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本文简单介绍了 3D打印技术及其发展,重点论述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阐述,希望让更多的人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物医学 3D打印技术有更清晰、直观的了解 。

  • 标签: 3 D 打印 生物医学 发展 应用
  • 简介:背景: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3D生物打印技术可通过打印生物质材料来构建皮肤支架,但工艺参数不明确,打印过程中经常出现堆积和不连续情况。目的:通过3D生物打印机和有限元软件Fluent进行数值模拟,以获得合理的挤出压强、黏度、喷头行走速度、喷头直径、温度参数,解决明胶纤维打印过程中的堆积和不连续问题。方法:以5%明胶纤维素溶液为打印材料,采用3D生物打印机和限元软件Fluent进行数值模拟,设置打印温度分别为5,15,25℃,打印压力分别为0.16,0.18,0.2MPa,喷头直径分别为0.21,0.26,0.41mm,检测喷头针尖处的流速与流量;以合适的参数3D打印明胶纤维皮肤生物支架,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结构。结果与结论:3D生物打印明胶纤维皮肤生物支架过程中,设置打印温度在15℃、喷头行走速度为30mm/s、压力为0.18MPa、喷头直径为0.21mm时,可保证喷头挤出的明胶纤维材料不会堆积或者断丝,连续性挤出明胶纤维,并且在上述打印条件下打印的丝宽1400μm左右;将此条件下打印的生物支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支架的行与列分布较均匀,层与层之间的结合部位黏结牢固,不易变形,支架孔隙率约57%。

  • 标签: 明胶纤维 CFD模拟 3D生物打印 组织工程 皮肤支架 实验验证
  • 简介:摘要: 3D 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应用,但 3D 打印技术的不成熟、管理标准的不统一等诸多问题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本文就 3D 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前景进行探讨,希望未来在监管到位、标准统一、管理规范的情况下,该技术能对医疗卫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 标签: 3D 打印技术 医学领域 现状 前景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对于在创伤骨科手术的术前诊断、术前计划、预手术、术中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对116例创伤骨科骨折患者进行3D模型的打印,其中男68例,女48例;年龄20~58岁,平均38.6岁。骨折按部位分类:肱骨近端骨折23例,肘关节骨折脱位11例,骨盆及髋臼骨折36例,胫骨平台骨折22例,胫骨远端骨折24例。术前对每一个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采用Mimics软件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模型,制定手术方案,于内固定前模拟手术过程,然后实施手术。结果:116例骨折患者的术前诊断与术中所见一致,术中的手术方案完全采用了术前计划的内固定方法,术中采用的固定钢板、螺钉数与螺钉长度均与术前计划基本一致。所有患者术后x线及CT均显示骨折满意复位,内固定可靠且位置良好。结论:3D打印技术对于粉碎的干骺端、关节内、陈旧性以及解剖复杂的创伤骨科患者,能够明确术前诊断,骨折类型,骨折移位的程度和骨折块大小,便于术中骨折的满意复位及良好固定,大大的提高了创伤骨科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3D打印 快速成型技术 创伤骨科
  • 简介:摘要:在我国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医疗水平也在逐步的发展,大幅度的减轻了临床治病困难的现象。本文以 3D打印技术为例,在 3D打印技术的运用下,技术含量较高,而且速度较快,质量保证。通过在生物医学领域当中的应用,能够对整个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下通过对 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当中的应用与发展展开分析,具体如下。

  • 标签: 3D打印技术 生物医学领域 应用与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口腔种植治疗中应用3D打印技术的价值。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2例口腔种植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1例。给予参照组传统种植方式,给予实验组3D打印技术种植,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阶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口腔种植时,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术后疼痛较轻,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3D打印技术 口腔种植 疼痛
  • 简介:摘要:在3D打印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标准化助推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题,在分析3D打印在国内医疗领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国际标准化路线对3D打印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推动作用,以望借鉴。

  • 标签: 标准化 3D打印 医疗领域 3D打印药物 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