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腋下弧形小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腋下背阔肌及前锯肌之间隙弧形小切口(切口长8~14cm)对65例胸部疾病进行手术,包括气胸、血气胸(13例),肺部良恶性肿瘤(23例),纵隔肿瘤(4例),食管良恶性肿瘤及贲门癌(25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并发症4例,其中胸腔积液1例,肺部感染2例,食管胃吻合口漏1例,发生率6.2%(4/65).结论腋下弧形小切口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恢复快以及美观等优点,是治疗胸部疾病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小切口 胸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低领弧形切口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本院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传统术式与低龄弧形切口,比较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 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美观度、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低领弧形切口 甲状腺疾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痔弧形切除联合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行外痔弧形切除联合CAES技术治疗。结果共58例混合痔患者接受外痔弧形切除联合CAES技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无患者出现并发症。患者对该技术的满意度为100.0%(58/58)。结论外痔弧形切除联合CAES技术作为一种治疗混合痔的新疗法,其安全、有效,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混合痔 外痔弧形切除 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 肠镜
  • 简介:目的研制一种甲状腺自动拉钩,并规范此自动拉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将自研的甲状腺自动拉钩应用于临床,并总结、分析甲状腺自动拉钩的使用效果、使用技巧。结果所有使用自研的甲状腺拉钩协助手术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共63例,平均出血量为12.79克、平均的手术时间为87.83分。结论本自研的甲状腺拉钩安装、操作方便,可提供稳定的、充分的术野,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同时能减轻手术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 拉钩 研制
  • 简介:目的分析采用足跟外侧横弧形切口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7年4月,采用足跟外侧横弧形切13钛钢板内固定的患者19例23足,术中做足跟外侧横弧形切口,从跟腱附着点外侧前上方为起点向下做弧形,沿足跟外侧角质层上缘至趾短伸肌后缘.术中注意对切口皮肤的保护及骨折的解剖复位,术后加强抗炎、引流、功能锻炼等处理.结果随访3~32个月,仅有1足切口前端皮肤发生浅表感染,其余切口全部一期愈合,切13问题发生率为4.3%.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的后足评分系统:优11足,良9足,一般3足,优良率为87.0%.结论采用足跟外侧横弧形切口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有利于切口皮瓣血运的保护,减少了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跟骨骨折 手术后并发症 横弧形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时使用外剥内扎加弧形切除缝合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环状混合痔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外剥内扎加弧形切除缝合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外剥内扎加弧形切除缝合法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外剥内扎加弧形切除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弧形切口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伴侧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侧颈淋巴结患者予低位弧形切口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弧形切口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时术野暴露充分,对于侧颈淋巴结转移较少患者侧颈淋巴结清扫充分,操作方便,减少手术时间,患者切口美观,术后疤痕挛缩减轻,无出现皮瓣坏死,无颈部畸形和活动障碍,无肩胛疼痛综合症。结论弧形切口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切口美观,术野暴露充分,对于侧颈II、III、IV区淋巴结转移较少患者能达到根治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弧形切口 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直肠癌切除后肠道重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外科2004年3月至2006年11月间6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66),手术死亡率为0。随访至2007年3月,所有患者均无局部复发。其中使用弧形切割闭合器者35例,未使用者31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瘘前者发生率11.4%,后者仅3.2%,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中使用弧形切割吻合器需注意操作技巧。

  • 标签: 直肠肿瘤 吻合器 弧形切割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总结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2月至2006年9月选择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肛管)残端进行切割、闭合,用33mm管型吻合器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没有发生切割和闭合不全的病例,吻合口无渗漏。手术后住院时间为(11.2±3.2)d,无死亡者。发生吻合口瘘2例(3.6%),经过局部引流而自然愈合1例,因直肠阴道瘘进行横结肠造口转流1例,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具有切割完整、闭合确实、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直肠肿瘤 低位 超低位前切除 切割吻合器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采用飞秒激光联合对称弧形角膜切口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68例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实验组采用飞秒激光联合对称弧形角膜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水平、角膜散光度、泪膜功能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眼压水平和角膜散光度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术后各项泪膜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联合对称弧形角膜切口可有效促进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眼压水平的降低和角膜散光情况的改善,对于患者的健康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飞秒激光 对称弧形角膜切口 白内障 角膜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