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观察106例试验组和92例对照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肛排气时间等项指标。结果106例试验组较92例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缩短16min(P<0.01);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平均缩短2.1min(P<0.01);术中出血量平均减少34ml(P<0.05);肛排气时间平均早18.7h(P<0.01);试验组切口疼痛程度减轻,术后无排尿困难,血尿及其它并发症。结论改良式剖宫产较传统式剖宫产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临床分析 术式
  • 简介:环状混合痔是一类较严重的肛门疾病,首选手术治疗,以往常用Milligan-Morgan术治疗。但术后易产生肛门狭窄、水肿、疼痛等并发症,肛门功能也可能受损害。我科于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对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进行了传统与改良的Milligan-Morgan术,现通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和肛门功能等指标对比,分析改良的MiMgan-Morgan术的优缺点。

  • 标签: 手术治疗 MILLIGAN-MORGAN术 改良 环状痔 并发症发生率 环状混合痔
  • 简介:摘要文中简述俯卧位手术眼部护理的改良方法,得出该方法优势有三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俯卧位手术 眼部护理 改良
  • 简介:目的探讨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失败时,使用改良Cordis圈套器进行滤器回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28例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并回收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2例,女56例;年龄16-87岁,平均(48±8.1)岁。患者均首先采用Cordis圈套器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对于回收失败者采用改良Cordis圈套器进行下腔静脉滤器回收。观察改良Cordis圈套器进行滤器回收的临床效果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28例患者中,98例采用Cordis圈套器成功回收,30例回收失败患者采用改良Cordis圈套器后,全部成功回收。使用Cordis圈套器与改良Cordis圈套器患者术中、术后均无血管破裂、出血、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Cordis圈套器克服了Cordis圈套器支撑力弱的缺点,对被血栓包埋的回收钩有切割作用,为Cordis圈套器回收失败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法。

  • 标签: 腔静脉滤器 静脉血栓形成 Cordis圈套器 置入 回收
  • 简介:摘要对监护室传统木质固定监护桌进行改良,应用于心脏术后患者监护单记录和急救物品放置,方便实用,节约护士体力。通过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已全院推广使用。

  • 标签: 监护桌 记录 急救物品 实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止脱生发”,系统研究了从脱发成因到预防和治疗,怎样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各种因素导致的脱发问题。方法:在传承“中医中药内调外用”方法基础上,经过8年的执着与坚持,选用中药把自己的脱发做试验,成功研究出纯中草药的“本草止脱生发剂”。结果:填补了国内外行业空白,为脱发患者带来了福音。结论:脱发患者采用外用中药“改良头皮”,就像种韭菜一样“改良土壤”的主张和理疗方案及使用方法,使已经脱了的头发再生出新发的机率达90%以上。

  • 标签: 脱发 “改良头皮” 中药治疗 养护措施
  • 简介:选择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改良剖宫产术)和对照组(传统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各54例。两组比较,观察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时间短(P<0.01),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改良剖宫产术 手术方式 JOEL-COHEN切口 缝合方法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1月在我院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60例产妇应用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设为对照组,60例产妇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设为实验组,对比分析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切口不愈合、腹腔粘连、盆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应用,能够减少术中与术后出血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分娩;出血量;并发症
  • 简介:内容摘要:文章从温病邪源流,探讨邪温病的特点,讨论邪温病与肿瘤疾病有许多相似和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点,结合肿瘤的特异性,提出伏毒的病机和表现形式,和中医的治疗思路。

  • 标签: 温病 伏邪 肿瘤 伏毒 治疗
  • 简介:广州百特侨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于2007年8月正式成立,是百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企业。

  • 标签: 白云山制药 医疗用品 合资企业 广州
  • 简介:目的:观察强脉冲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疗效。方法采用以色列飞顿二号激光/光子工作站治疗仪对343例面部皮肤老化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色素沉着87例,有效率81.6%,毛细血管扩张87例,有效率92.0%,脂溢性角化87例,有效率94.3%,细小皱纹41例,有效率51.2%,毛孔粗大41例,有效率39.0%。结论强脉冲治疗面部皮肤老化见效快,疗效好,操作便捷。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脉冲光治疗 面部皮肤光老化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近些年,动力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得到了很大提升,能够有效针对临床中大多数难治性皮肤疾病展开治疗。我国每年仍存在大量皮肤疾病患者遭受疾病折磨,动力治疗的出现不仅可以缓解他们的痛苦,改善疾病现状,而且在短时间内能让患者恢复到日常生活中,在此类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期间,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来调整光源和照参数,因此,对光源和照参数的选择在动力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阐述如何正确调整照参数以及光源,并对现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现内容如下。

  • 标签: 皮肤疾病 光动力治疗 光源和照光参数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用疤痕凝胶防治创面增生性瘢痕患者的临床实践。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创面增生性瘢痕患者中,从中选择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进行分组,研究组与一般组的病例数均为100例,前者运用医用疤痕凝胶治疗,后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二者治疗后的总体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97/100),一般组的总有效率为78%(78/100),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较为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一般组患者的瘢痕厚度分别为(1.28±0.57)mm、(2.39±0.82)mm,两组患者具有显著的不同(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和一般组分别为3%(3/100)、20%(20/100),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医用疤痕凝胶不仅使用简单、方便、安全,同时在防止瘢痕增生效果确切,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医用疤痕硅凝胶 疤痕 瘢痕增生
  • 简介:背景: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是细胞移植治疗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有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合理的刺激促进干细胞增殖。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正常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为使用0.15g/L质量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结果与结论:MTT实验结果显示,干预后第5,7,9天,实验组细胞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实验组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分子CD29/CD44/CD45/CD105的表达无影响。实时PCR结果显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促进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RNA的表达(P&lt;0.05)。结果证实,质量浓度0.15g/L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促进人脐血干细胞增殖。

  • 标签: 干细胞 脐血干细胞 还原型谷胱甘肽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病毒性肝炎实施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参与实验,在正式开展研究前已经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分析,确认可入组参与实验,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已经审查通过。为保障研究的顺利实施,将通过对照实验的形式开展,并将患者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继续在前者中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后者中则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在实施治疗后发现,继续使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治疗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85%,而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观察组仅有2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5%,相比之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分别于实施前、后检测比较了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包括AST、ALT、TBil和TBA等指标,结果显示在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病毒性肝炎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疗效,且患者肝功能也可得到有效保护。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还原型谷胱甘肽 疗效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谷胱甘肽还原酶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到2022年9月期间,本院就诊的7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组,7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以上两组进行谷胱甘肽还原酶联合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总胆红素更高(P<0.05)。各指标对乙型肝炎肝损伤的诊断效能相比较(P<0.05),且联合检测表现更佳。结论:谷胱甘肽还原酶联合检测可充分反映患者肝功能水平,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乙型肝炎 谷胱甘肽还原酶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生物安全是病原生物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健全生物安全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生物安全意识、规范实验操、加强对教师培训等方面就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借此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 标签: 病原生物学 实验教学 生物安全
  • 简介:[摘 要]目的 通过对常规锐器盒进行改良与创新,减少锐器伤的发生,降低医务人员的操作风险和职业暴露。方法 在常规锐器盒的基础上,外壳顶壁上设开口,外壳内设分离装置,外壳侧壁上设感应装置,通过感应装置检测针头,控制分离装置启动。结果 待分离针头从开口进入感应分离装置系统,感应装置检测到针头,对针头进行分离,避免针头与手直接接触,减少针刺伤发生。结论 该锐器盒缩短锐器处理时间,降低锐器伤发生和职业暴露的概率,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 标签: []锐器盒 锐器伤 职业暴露
  • 简介: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患者的存活时间的延长,许多上消化道梗阻的患者,需行胃或空肠造瘘以便于给予肠内营养。胃或食管切除的患者,行胃造瘘术困难,仅能行空肠造瘘术。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安阳市肿瘤医院外科共行空肠造瘘术49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期间行空肠造瘘术者共49例,剔除肝炎、肝病患者及4周内行放化疗患者。其中行改良式空肠造瘘术并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共32例作为治疗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32~70岁,平均55.2岁;食管癌术后19例,贲门癌术后8例,胃窦癌术后5例。对照组为17例,行传统空肠造瘘术,肠功能恢复后开始肠内营养。男11例,女6例;年龄31~70岁,平均59.5岁;食管癌术后8例,贲门癌术后6例,胃窦癌术后3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治疗组:提起上段空肠,在距Treitz韧带下40cm处对系膜处作一肠管浆肌层荷包缝合1针,荷包中央戳孔向远端插入直径约5~7mm的蕈状管30cm,前端5cm内剪2~3个侧孔,结扎荷包,使肠黏膜内翻,并沿近端空肠壁行浆肌层的隧道缝合,包埋管道5~6cm,经腹壁...

  • 标签: 临床价值 式空肠 改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