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学是我国现代医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理论基于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理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分析方法,创新中医理论,研究理论中医学,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医学理论的历史、理论基础与中医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传播状况,提出几点关于中医理论创新以及理论中医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1 】 。

  • 标签: 中医学 中医理论 创新 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医院中药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8月,选择我院100例中药治疗患者(100份处方)进行分析,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实施信息技术管理措施,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未实施信息技术管理的100例患者(100份处方)与之进行对比,并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信息技术管理方案实施后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低,P

  • 标签: 医院中药管理 信息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公立医院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需要积极开展经济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本文重点分析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如何做好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分析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及具体需求,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创新路径,旨在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医院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新形势 公立医院 经济管理 模式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9月至 2017年 10月老年浅表性胃炎者 78例,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 (替普瑞酮 )和对照组 (雷尼替丁 )各 39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4.87%、不良反应发生率 7.69%均优于对照组 79.49%、 17.9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值得应用。

  • 标签: 替普瑞酮 雷尼替丁 慢性浅表性胃炎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集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11月的 78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急性阑尾炎手术常规护理组用护理常规,急性阑尾炎手术循证护理组用循证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满意度;患者手术治疗配合度、手术耗时;护理前后患者白细胞计数;手术并发症。 结果:急性阑尾炎手术循证护理组满意度、患者白细胞计数、患者手术治疗配合度、手术耗时方面相较急性阑尾炎手术常规护理组更好,P< 0.05。急性阑尾炎手术循证护理组手术并发症有 0例,而急性阑尾炎手术常规护理组手术并发症有 3例,均为切口感染, P> 0.05。 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理念效果理想。

  • 标签: 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 围手术期 循证护理服务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CBCT技术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选我院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共92例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CBCT技术治疗,将CT平扫定位图像作为金标准。结果 在92例患者中,向源皮距偏大方向移动97.5%,前后方向最大偏差值6.7 mm,三个方向>3 mm偏差的均<9.7%。 CTV-PTV左右方向5.24 mm、头脚方向4.32 mm、前后方向 4.91mm。结论 针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临床进行CBCT技术治疗,不仅能降低治疗摆位的误差,还能使治疗更加精准,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CBCT技术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 摆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选取我院进行了化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70例,在护理工作中,将70例病患进行合理分组,每组35人。对口腔进行优质护理的成为优质参照组,常规护理的成为基础组。通过优质护理和基础护理的对比发现。优质护理组,仅有2例发生了口腔感染症状,并且在采取对应治疗护理后症状缓解,逐渐恢复正常正常状态。而基础组出现8例口腔感染症状。按百分比对比统计,优质护理组出现口腔感染的百分比是百分之5.71,基础护理组出现感染的百分比是百分之22.86。优质护理组口腔护理方式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 大学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心理健康塑造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更好的发挥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社会实践 心理健康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癫痫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间本院接治的130例小儿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告知患者实验风险和目的后分析个人资料,按照摇号分组,摇到单数的患者为实验组,摇到双数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均包含6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急诊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加上综合护理干预,根据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癫痫状态控制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癫痫状态控制时间和实验组相比更长,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癫痫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使患者癫痫状态控制时间缩短,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癫痫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护理模式对于老年阶段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收治的 79 例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 39 例患者,对照组 40 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时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之后的血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老年慢阻肺护理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护理效果更好,患者的血气指标恢复情况更好,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护理模式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使用人性化服务护理的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选择的是2019年-2020年之间医院接收的1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将其随机的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70名患者,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基础护理之上采取人性化服务干预,对两组患者在干预治疗之后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程度达到96.4%以上,要高于对照组中的数据,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四磨汤联合中药敷贴在消化不良患儿中的运用价值。方法:80例消化不良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遵医嘱服用西药,观察组给予四磨汤联合中药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小儿消化不良 四磨汤 中药敷贴 总有效率 症状积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探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探析。方法:将本院收治确诊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挑选12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将这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基本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合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96±8.3)分,对照组为( 67.37±3.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可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个性化康复护理程序 康复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手术产妇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预防术中寒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一年中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84例,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2例。实验组产妇采用优质性护理服务,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刻体温、寒战发生情况。结果:入室前、麻醉后,两组产妇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出生后、手术结束时,实验组产妇体温低于对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剖宫产手术产妇 优质护理 寒战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中的相关医疗信息化管理涉及的相关工作较为复杂,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电子化档案在进行管理以及档案保护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优化,建立相应的优化措施,旨在为我国现代化的电子化卫生信息管理提供帮助与参考。

  • 标签: 信息开放制度 电子档案 管理分析 可持续发展
  • 作者: 柳才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创建时间:2021-12-27
  • 出处:《航空军医》 2021年第11期
  • 机构:柳才久,男,1944年出生于湖南省澧县,1961年入伍,1986年转业。中华反射学研究院长沙分院院长、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以下简称“中国足健会”)顾问、湖南柳奕绿色养生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沙柳奕反射疗法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主任;中医教授、中华反射学专家、全国卫企协会医药技术开发专业委员会反射疗法首席专家、高级经济师、国家一级作家。曾担任我国第一部保险专业工具书主编、《当代军人辞典》副主编、《人民武装辞典》编审。1991年起潜心钻研反射疗法,继承创新,著有两本反射疗法专著,弟子逾万名,诊疗数万人,获“共和国名医专家”、“最美名中医”、“一代宗师”称号。传略被载入《世界名人录》等典籍。——他认定:反射疗法源于我国古代的足心术,传入欧美后,融入了西方文化,被称为反射疗法。——他确信:反射疗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无副作用”(1991年国家卫生部批准成立中国足健会的批示)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的特殊地位,必将成为人民群众寻求“绿色健康”,防病、保健、诊断、治病的首选。——他决心:不遗余力,推广普及反射疗法,让绿色医师进入每个家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究创新型双警示管道标识应用于肝胆外科管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8月于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且留置管道的40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创新型双警示管道标识进行护理。调查两组管道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管道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新型管道双警示标识可以提高护士风险意识,有效降低管道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 标签: 创新型管道标识 管道护理 肝胆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大脑脚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预后。方法:以2016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大脑脚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分析本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和预后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19例出现肢体瘫痪或运动功能障碍,21例伴意识水平下降或认知能力降低,为本病最常见症状;影像学检查中,可见大动脉粥样硬化,多数患者可累及脑桥、小脑等部位,部分患者可见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少数患者可见椎动脉及大脑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32例患者,发病后3个月内存活18例,3例患者丧失自理能力,预后不良率53.13%。结论:1)双侧大脑脚梗死患者与大多数脑梗死症状相似或相同,多数患者伴脑桥、小脑梗死。2)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灌注不足可能为本病的最主要病因。3)本病的预后较差,短期存活率并不理想。

  • 标签: 双侧大脑脚梗死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心脏 B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 4月 ~2019年 12月我院接收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者 72例为对象,予以所有病例冠状动脉造影、 B超诊断,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看作金标准,对 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检查后不良反应率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患者诊断准确率为100.00%,高于 B超诊断的 95.83%( P> 0.0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患者不良反应率为 5.56%,高于 B超诊断的 0.0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6月至 2018年 6月入住本院治疗的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 40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用奇偶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 n=20)与对照组( n=20)。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因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等指标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与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则不明显(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改善患者的胸腰椎段骨折产症状,安全性比较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微创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椎脊柱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