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风险因素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对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方法,分析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前后护理纠纷、护理风险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分析护理危险因素并实施预防措施后护理纠纷、护理风险和护理满意程度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实施预防措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分析护理服务中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风险和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 神经外科 危险因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拟通过对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开展以营养支持为主的有针对性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外科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康复效果的方案。方法将我院外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72)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以营养支持为主的有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营养状态、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长和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术后26.39%感染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较之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4.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0.28%和22.22%的并发症及营养不良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长为15.37±5.73天,短于对照组患者25.84±6.74天的住院时长(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手术患者日常护理服务过程中,开展以营养支持为主的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其术后营养状态,缩短患者住院时长,从而有利用促进外科患者术后早日康复,该方案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支持 康复护理 外科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胃肠外科术后容易出现肠道屏障受损,身体免疫系统被破坏,进而引发高烧、呕吐等病状,本文主要研究胃肠外科手术与细菌移位、以及肠道粘膜屏障、并发症感染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主要选择120例患者,其中60例观察组,分别在术前2h和术后2、24、48h采集外周血,进行全血细菌DNA、血D-乳酸等监测。观察指标为体温大于38°C或小于36°C,心率大于90每分钟等可判定SIRS感染,说明胃肠外科手术后感染症并发。在观察中可以发现,术后的血浆D-乳酸在2小时后开始升高,但是在24小时之后不会在升高,可判定24小时为其最高峰值。不仅如此,PCR阳性的患者外周血血浆D-乳酸浓度也(P<0.01),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1,表1)。

  • 标签: 胃肠术后 细菌移位 研究
  • 简介:摘要为了改善神经外科实习带教的教学方法及理念,提升神经外科临床医疗和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神经外科医师,本文通过回顾总结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神经外科的教学工作,举例介绍了一些具经验和建议,为丰富神经外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标签: 神经外科 临床实习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简单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护理资料,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等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以及提出的有效措施,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护理水平,降低了护理危险的发生,并提升了护理质量。结论对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同时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在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患关系以及护理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及早康复。方法重点对进行手术治疗的53例胆石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中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医护密切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3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手术室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SAS评分以及SDS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肿瘤手术患者的手术室全程护理干预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应激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手术 应激反应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不同ERCP手术方式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ERCP手术的患者,并将其分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组、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papillaryballoondilation,EPBD)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smallEndoscopicsphincterotomypluspapillaryballoondilation,sESPBD)组,统计患者的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使用率、取石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于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采取相对应的护理。结果sESPBD组的机械碎石使用率、操作时间显著低于EST组及EPBD组,各组间术后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sESPBD取石疗效要优于EST及EPBD,针对不同的手术方式其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在ERCP治疗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ERCP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胃癌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32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轻度不适10例,中度不适5例,重度不适1例;对照组轻度不适6例,中度不适6例,重度不适4例;观察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胃癌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胃癌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胰腺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因素。方法收集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胰腺手术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胰腺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42例纳入观察组,胰腺手术后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86例纳入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术持续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NISS评分情况、是否有胰瘘情况均是患者发生SSI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手术持续时间对患者SSI影响最大(OR=8.77),而NISS评分情况对SSI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性(OR=9.11)。结论应积极缩短手术时间,关注留置引流管及NISS评分较高的患者,并积极预防胰瘘,以降低SSI风险。

  • 标签: 胰腺手术术后 SSI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障围手术期患者安全。方法对我院急诊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术前风险评估,落实患者护理风险和病情评估,根据患者情况落实相关护理措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执行医嘱,根据医嘱落实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实验组和对照组资料由急诊科护士长收集资料,护理部跟踪评价汇总。结果两组成员在分别进行管理后,围手术期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得分率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得分率为95.3,对照组得分率为87.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落实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理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率效果较好,在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可以广泛的使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和病情评估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在我院的80例进行手术治疗脑卒中患者,对选取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患者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蜀中诗剑、术后患者的MBI和不良反应以及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在手术阶段时间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切皮时间低于对照组的切皮时间尤为显著,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MBI评估为(28.69±10.25)分,对照组患者的术后MBI评估为(27.96±9.20)分,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例如嗜睡、血压降低、全身乏力等进行观察对比,显示无明显差异;对两组患者对术后护理满意度的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围术期手术室护理路径,可有效地简单患者术中的手术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进行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改善预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路径护理 脑卒中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30例,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分析,采用JOA评分和Odom评级进行评定。结果JOA术后评分明显提高,Odom评级,优良率达97.77%。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及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身心恢复。

  • 标签: 颈椎病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外科急腹症患者腹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外科急腹症患者,使用实际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21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外科急腹症 腹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护理干预对患者伤口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伤口换药的90例患者,等分为A、B两组,对患者伤口分别给于常规干预与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愈合率。结果B组伤口愈合率为97.8%,较高于A组75.6%(P<0.01);B组伤口愈合时间也早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期间加强临床护理,有助于优化伤口愈合效果,促进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外科 伤口换药 护理干预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6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05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乙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甲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乙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24h阴道出血量都显著低于甲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可促进产妇快速恢复。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及对策。方法抽取2016年—2017年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病人给予研究,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对策。方法选自2015年9月—2016年9月前来接受医治的小儿外科急腹症病人83名,随机组成观察组(47名)和对照组(36名),观察组实施具体的手术方法,而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治疗手段,分析手术前后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治愈情况,比较实施的治疗方案的治疗作用。结果接受手术医治的小儿外科急腹症病人,其中有13名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通过后期的治疗观察均身体状况良好。通过对患者维持3周的治疗,可以得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好,所有患者都表现出较好的状态,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讨论治疗前需要对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仔细的检查,针对不同的检查结果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儿外科急腹症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小儿外科急腹症 疗效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肝胆外科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在不同时期的焦虑度均低于对照组;(2)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三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运用到肝胆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围术期护理 心理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研究讨论对治疗埋伏弯曲牙的过程中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与常规弯曲牙拔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内收治的患有埋伏弯曲牙的患儿90例,按照治疗埋伏弯曲牙的方法不同可随机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均为45例患儿,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弯曲牙拔除术进行医治,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最后通过观察两组患儿的治愈时长、来我院复诊的次数等一系列指标,从而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复发率以及患儿及其家人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本次对比试验可以得出以下数据,在治愈时间和复诊次数以及临床有效率、复发率和家属满意度的对比上,对比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埋伏弯曲牙的方案中,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的效果要比传统常规拔除术的临床效果好,复发率低,并且在临床有效率和患者及其家人满意率方面都更加满意,所以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值得深入的研究,并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外科正畸联合 埋伏弯曲牙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