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肤再生疗法治疗小面积摩托车排气管烫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对于23例小面积深摩托车排气管烫伤创面,应用皮肤再生疗法治疗。结果23例病人均能有效止痛、防止感染,创面于8~25天内愈合。结论皮肤再生疗法治疗小面积摩托车排气管烫伤创面,能促进创面早期愈合,达到理想的效果。

  • 标签: 皮肤再生疗法 MEBO 摩托车排气管烫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治疗皮肤肿瘤的疗效。方法对基底细胞癌44例、鲍温病18例、湿疹样癌15例、鳞癌12例患者进行5-ALA-PDT治疗。结果基底细胞癌完全缓解率为75%,5例无反应,3例复发;鲍温病完全缓解率为66.67%,4例无反应,1例复发;湿疹样癌完全缓解率为53.33%,3例无反应,无复发;鳞癌完全缓解率为66.67%,3例无反应,2例复发。结论5-ALA-PDT治疗皮肤肿瘤,疗效好、痛苦小、美容效果满意;但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结合手术和5-ALA-PDT治疗。

  • 标签: 5-ALA-PDT 光动力疗法 皮肤癌前病变 皮肤浅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馈式母婴皮肤早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对提高健康足月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足月顺产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进行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母婴皮肤早接触指导。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婴儿分娩后与产妇尽早进行皮肤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并在早接触半小时后,再次进行早接触效果的反馈,示范指导正确的喂奶体位与婴儿含接姿势,进行有效吸吮,采取心理护理,进行相关的饮食及睡眠护理等措施,再次进行了评估,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泌乳量。结果分娩后第3天,研究组产妇纯母乳喂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产妇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后对产妇积极进行产后护理干预,反馈式母婴皮肤尽早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有利于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且能增加泌乳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接触 提高 母乳喂养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在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对创伤所致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缺损采用封闭负压引流和传统换药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封闭负压引流组等待二期手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及缺损完全修复时间均少于传统换药组(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加快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愈合速度,缩短病程。

  • 标签: 踝关节 皮肤缺损 负压引流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我院接治的4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PTH、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治疗后的PTH为(245.07±37.12)pmol/L,β2-MG为(31.14±9.76)mg/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皮肤护理方案在预防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重症医学科150例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的皮肤护理方案。观察这两组病例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性皮肤护理方案对预防失禁性皮炎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针对性皮肤护理 预防 失禁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伤口造口小组运用于ICU病人皮肤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压疮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采用伤口造口小组干预护理,比较其压疮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有2例患者发生高危压疮,其几率为4.35%,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而治疗有效率为95.65%,护理满意度为(94.16±3.74)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建立伤口造口小组对ICU患者皮肤管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其发生压疮几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也均有显著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伤口造口小组 ICU病人 皮肤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皮肤瘙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皮肤瘙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观察组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瘙痒情况,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皮肤瘙痒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规范压力性损伤护理在年轻护士对患者皮肤损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58例入院带有Ⅰ~Ⅳ期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将患者根据其接受护理方法的异同分成两组,以一组为观察组,则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治疗辅助的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措施为规范压力性损伤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所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皮肤损伤的治愈率为55.2%,护理满意度为72.41%;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的治愈率为86.2%,护理满意度为96.55%,经比较计算可知,在此两项结果方面,观察组所得的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所得的结果,使用统计学方法将其数据结果做分析,可见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年轻护士对患者皮肤损伤的护理中应用规范压力性损伤护理可以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规范压力性损伤 年轻护士 皮肤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观察复合碘消毒液治疗留置针敷贴致小儿皮肤过敏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11月—2016年9月本院儿科住院的使用留置针发生皮肤过敏的小儿共50例,其中男24列,女26列,年龄在1个月~3岁,1岁以下35例,1岁~3岁15例,夏季36例,冬季14例。30例患儿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均给予复合碘消毒液外涂患处,每日3~4次,3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42例,有效8例,有效率100%。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使用复合碘消毒液治疗,可大大减轻留置针敷贴致过敏反应的症状,且疗效好,见效快,经济简便,家长易于接受。

  • 标签: 复合碘消毒液 留置针敷贴 小儿皮肤过敏 护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病患者采用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80例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患沟通技巧。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采取护理沟通技巧以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临床疗效也比对照组明显要好,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对皮肤病患者满意度提升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且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皮肤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尿毒症患者选择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方法完成治疗后,观察对其皮肤瘙痒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122例尿毒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尿毒症患者展开分组;对照组(61例)临床在开展尿毒症治疗工作期间,应用血液透析疗法施治;观察组(61例)临床在开展尿毒症治疗工作期间,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疗法施治;最终就两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表现以及PTH(血甲状旁腺)水平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治疗总有效率(75.41%)对比,观察组尿毒症患者(98.36%)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尿毒症患者PTH水平对比,观察组尿毒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尿毒症治疗工作期间,合理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方法展开治疗,对于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可以充分确保,使得PTH水平获得显著降低,从而显著提高尿毒症患者临床疗效并且优化其预后能力。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偏瘫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率中作用和效果。方法采用连续入组的方式选取本科室2016年1月至12月满足纳入条件的腹泻患者40例为实验组;采用连续入组的方式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符合纳入条件的腹泻患者4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品管圈活动制定的个体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的肛周皮肤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脑卒中偏瘫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率的应用中效果显著。本次活动制定的个体化护理方案,使肛周损伤的护理更加清晰,为制定标准的护理指引提供依据。

  • 标签: 品管圈 偏瘫 肛周皮肤 损伤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尿毒症皮肤瘙痒伴睡眠不良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法将患者分为湿毒浸渍组、血虚风燥组及瘀血阻络组,其中湿毒浸渍组患者10例,血虚风燥组患者26例,瘀血阻络组患者10例。结果经治疗,三组患者在皮肤瘙痒、睡眠质量上均有改善,血虚风燥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明显高于湿毒浸渍组及瘀血阻络组患者,瘀血阻络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高于湿毒浸渍组患者,三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湿毒浸渍型及瘀血阻络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相比,血虚风燥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进行HD联合HP治疗的效果更好。因此,HD联合HP治疗对血虚风燥型尿毒症皮肤瘙痒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中医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先天性皮肤松解症患者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例患有先天性皮肤松懈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先天性皮肤松懈症提供科学治疗依据。结果因患者全身皮肤状况较差无法行血液透析治疗故贫血好转后于予以出院,再次入院后治疗半月无明显效果足部仍有较多脓性渗出及菜花样肉芽组织增生覆盖,患者目前纳差、贫血、乏力间断反复,经常在我科住院治疗。结论先天性皮肤松懈症疾病较为罕见,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往往增加治疗难度,采取血液透析治疗也受到很大限制,故医师需要加强学科联系,加强互相交流经验,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 标签: 先天性皮肤松解症 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于皮肤瘙痒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016年间的60例维持性血透且合并皮肤瘙痒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观察2个月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肤瘙痒VAS评分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皮肤瘙痒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高通量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部皮肤缺损患者应用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踝部皮肤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足踝部创面形状以及大小进行皮瓣设计,将皮瓣掀起后需要确保血管蒂进入患者皮瓣分支内,进行皮瓣转移时应避免出现血管蒂受压、扭曲等现象,观察和分析患者皮瓣转移成活情况以及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部26例患者皮瓣转移均成活,成活率为100%,随访结果表明患者患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效果满意,供区植皮均成活,没有患者出现踝关节功能障碍以及皮瓣臃肿等现象,1例患者移植部位出现感染现象,采用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足踝部功能和外形恢复效果理想。结论踝部皮肤缺损应用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效果理想,可加快患肢外形以及功能恢复,能够使病痛给患者身心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得到明显缓解,可为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提供便利。

  • 标签: 胫前动脉穿支皮瓣 足踝部皮肤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澳门陈氏医疗中心确诊为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患者100例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和对照组(复方曲安奈德乳膏治疗)。2周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少。

  • 标签: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复方氟米松软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蒂皮瓣治疗皮肤癌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06至2015.10手术治疗皮肤癌17例,所有患者均一期采用邻近组织带蒂皮瓣修复皮肤癌扩大切除后的缺损创面。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随访平均时间为28.2(7~63)个月,所有随访患者均获得半年以上生存期,随访2年以上患者有13例,复发率为15.4%(2/13)。结论皮肤癌扩大切除术后组织缺损面积及广深度较大,带蒂皮瓣技术成熟,修复创面缺损疗效满意。

  • 标签: 皮肤肿瘤 皮肤溃疡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维A联合他扎罗汀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病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调查。方法抽选我院76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改变患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阿维A联合他扎罗汀以及单纯采用阿维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的24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的11例,对照组12例;观察组患者评估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1.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维A联合他扎罗汀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病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阿维A 他扎罗汀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