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四君子联合黄芪建中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资料。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四君子联合黄芪建中进行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联合黄芪建中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四君子汤 胃炎 脾胃虚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早期股骨头坏死采用CT与MR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诊治的5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T与MRI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CT检测有45例阳性,阳性率为80.36%,MRI诊断有50例阳性,阳性率为89.29%,MRI诊断的阳性率高于CT诊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RI能更加清楚的将微小的脂肪成分与水分差显示出来,使检查结果具有对比度。结论CT与MRI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筛查方式,而MRI检查更能提高检查的精确性。

  • 标签: 早期股骨头坏死 CT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2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我院2013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疼痛均有缓解,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近年来手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增多,手术治疗损伤小,出血量少,治疗成本低且术后恢复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综合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缺血性 股骨头坏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O-ⅡANFH进行MRI检查,其中左侧24髋,右侧23髋,男25例,女12例,年龄24~75岁。分期标准O-I期临床无明显症状,X线阴性,而MRI阳性表现,显示缺血坏死面积小于股骨头25%。I期轻度髋疼痛获不适,X线阴性或局部轻微骨质疏松区,MRI显示坏死面积26-50%,出现“双边征”。Ⅱ期股骨头仍维持正常圆顶状形态,在MRITi加权像上股骨头内常见到不同走向、不同长度和形态的低信号影。结果48例ANFH中,O期16髋(左侧10髋、右侧6髋),I期14髋(左侧6髋、右侧8髋),2期18例,48髋中同时发现另一髋ANFH有II期以上的9髋,占本组病例的18.7%。结论MRI对骨髓的分辨能力极高,应用与ANFH诊断有其的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对早期病变的定位、分级和分期更精确,目前MRI已成为ANFH最重要的影像诊断方法。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O-Ⅱ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做相关研究。方法主要针对不同方法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进行分析,并且对这些不同的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论述,分析各种方法对股骨头患者的治疗机理。主要进行介绍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有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结果在众多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病症中,一直没有比较明确的治疗方法,一直在摸索总结中,而在众多方法中,运用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现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个效果比较显著的治疗手段。结论运用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于治疗股骨头坏死有着比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坏死的特征表现,探讨CT及MRI在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调查的方式,总结分析本院72例经临床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同时用CT、MRI检查,对比两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经手术确诊,本组72例95个患髋,95个患髋中有I期股骨头8个、II期12个、Ⅲ期28个、Ⅳ期47个;MRI的阳性检出率为93.7%(89/95),明显高于CT扫描的阳性检出率57.9%(55/95),差异有显著性(P<0.05);MRI声像图主要出现“线样征”,股骨头坏死的阳性表现主要为斑点状、条状长T1WI长T2WI信号;CT扫描可见I期、II期患髋表现为簇状、斑点状、条带状高密度硬化,少部分股骨头表现为放射状骨小梁结构模糊,Ⅲ期、Ⅳ期病变主要出现斑点状、条带状高低不等混杂密度区。结论MRI检查股骨头坏死具有“线样征”表现,其检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阳性率明显优于CT扫描,用影像学手段对可疑的股骨头坏死进行早期检查,有利于尽早治疗,降低致残率。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早期诊断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并总结经验。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为对象,电脑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模式,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组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干预组为100%,对照组为8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不仅可控制并发症,而且可增加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临床护理 经验
  • 简介:摘要总结59例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2周的康复护理路径。应用科学制定的术后护理康复路径实施功能锻炼,无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第2周能在助行器保护下下床行走。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置换术 康复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CT与MRI在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三年间74例经临床确诊的股骨头坏死病人,将其随机分为CT组和MRI组,每组37人,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CT组检测出27例,阳性率为73.0%;MRI检测出33例,阳性率为89.2%。MRI组略优于CT组,经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检测股骨头坏死的病变,尤其是早期病变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MRI检查较CT检查的效果更好。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使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治疗的临床效果做相关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从1998年~2012年收治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62例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31例对照组和31例观察组。采用西医的常规治疗用于对照组的治疗;采用中医的综合治疗对研究组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中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的综合疗法对缺血性股骨头患者进行的治疗在临床上的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对21例患者用锁定钢板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出院后,进行9-12个月的随访,调查术后患肢负重功能的恢复时间,畸形情况,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对术后活动能力及总体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患者肢体负重恢复时间平均约6.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约11个月,术后无恢复畸形,活动功能恢复效果满意。结论锁定钢板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疗效较好,手术时间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短,总体情况满意。

  • 标签: 锁定钢板 股骨头置换术 假体周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不同影像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46例,均采用MRI、CT、X线光片进行影像诊断,收集数据并分析不同影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MRI阳性检出率为95.65%,CT阳性检出率为73.91%,X线片阳性检出率为56.52%,不同影像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阳性检出率比CT以及X线片高,MRI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检测准确度高、敏感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MRI CT X光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骨折类型按Evans分类III型5例、IV型17例、V型12例。结果34例经过1年至5年随访,X线片示假体位置好,无下沉及松动,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分优16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为85.29%。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良好,手术安全、创伤小,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快,可以早下地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临床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0年11月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术后出现股骨假体松动、下沉;1例因过度内旋造成假体脱出;手术治疗期间没有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死亡;根据Harris评分系统,术后优良率高达91.7%。结论对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概率低、效果显著等优点,可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70例,依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采取CT诊断的患者为参照组(30例),而实施核磁共振诊断的患者则为试验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的结果。结果试验组阳性检出率为95%,与参照组的83.3%相比明显要高,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与CT相比,核磁共振诊断的有效性更高,因此建议在临床诊断中推广。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核磁共振 诊断 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经皮穿刺病灶清除、髓内减压、同种异体骨粉和自体红骨髓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方法早期股骨头坏死8例(11髋),使用自制工具行经皮穿刺病灶清除、髓内减压、同种异体骨粉和自体红骨髓植入治疗,同时服用六味地黄丸()6周。结果按Harris评分优8髋;良2髋;可1髋。结论六味地黄丸()对经皮穿刺病灶清除、髓内减压、同种异体骨粉和自体红骨髓植入治疗早治疗效果优良。

  • 标签: 六味地黄丸(汤) 微创 股骨头坏死 植骨 红骨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止嗽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止嗽治疗慢性咳嗽48例,并与头苞氨苄、咳特灵片为主治疗的48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41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止嗽治疗慢性咳嗽,取得了满意疗效。

  • 标签: 慢性咳嗽 中药治疗 自拟止嗽汤 治疗应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