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处理,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有122例患者在我院接受先天性心脏介入治疗。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围术期相关资料。结果122例介入治疗中,有1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9.8%。随访4-24(14.6±4.7)个月,无一例死亡,其中2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出现封堵器脱落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封堵成功的患者均未因严重并发症而需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先天性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不低,但只要规范操作,并发症将可能尽量减少,并保证介入技术的安全性。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湿性心脏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采取心脏瓣膜置换术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护理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在护理前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使得风湿性心脏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得到增强,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减轻,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针对性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来院产检的2100名孕妇临床资料,对其应用超声检查后,观察胎儿先天性心脏检出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2100例胎儿中,检出78例先天性心脏胎儿,其中单纯先天性心脏1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65例;13例单纯先天性心脏胎儿中有13例(100.00%)经实验室研究证实,65例复杂先天性心脏中有63例(96.92%)经实验室研究证实。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的临床突出,疾病检出率及正确率较高,推荐使用。

  • 标签: 产前 超声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病因。方法将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分为并发心律失常组42例,无并发组40例,观察并发心律失常组病例的心律失常类型分布情况,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以后发现心率失常的类型较多,本次检查中发现窦性心动过速20例,窦性心动过速和房性早搏的概率较高,其中窦性心动过速占比47.6%,房性早搏占比28.6%。慢性肺源性心脏并发心率失常病例中,心房颤动4例,占比9.5%;室性早搏2例,占比4.8%;心房扑动2例,占比4.8%;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占比2.4%;房室传导阻滞1例,占比2.4%;其中窦性心动过速和房性早搏的发生率较高。年龄>60岁的老年人高发心率失常。电解质异常、低血氧症、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并发心律失常组并发肺部感染42例,占比100%;无并发组并发电解质异常15例,占比37.5%;无并发组并发低血氧症11例,占比27.5%;无并发组发电解质异常心力衰竭15例,占比37.5%;无并发组发肺部感染35例,占比87.5%;并发心律失常组并发症的发病几率要高于无并发组。结论针对引发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治疗,当慢性肺心病与心力衰竭同时出现时,患者体内的血管的阻力不断增加,容易引发低血钾发生,继而导致心律失常甚至死亡。在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能够使心律失常的症状减轻,能够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率失常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6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致病因素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结果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呼吸困难、发绀、咳痰等症状,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有效治疗35例,恶化8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32.8%。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消化道出血对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具有较高死亡率,及早诊断和防治可有效降低肺源性心脏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消化道出血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待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给予B超、心电图诊断,观察其诊断效果。结果联合组的左室肥厚、左室扩张确诊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保证了确诊率,值得推广。

  • 标签: B超 心电图 血压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彩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并进行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高血压性心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心电图的形式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彩超联合心电图的形式进行诊断,并对比结果。结果通过不同的检查方式,观察组诊断为左室肥厚患者和左房增大的人数较多,而对照组患者则主要为左室电压增高和左室肥大,两组差异显著。除此之外,观察组的阳性诊断率为57.14%(40/70),高于对照组的54.28%(38/70),两组差异不是特别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心脏的患者而言,采用彩超和心电图的形式进行检测具有各自的优势,且能够实现无创的目的。但是,在高血压心脏的检测率上心脏彩超的阳性率更高,且检测更为准确,能够防止病情的恶化,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超 心电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左房增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同期手术后的护理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我院胸心外科收治的漏斗胸合并先心病中行同期手术的16例患儿将其作为试验组,再选取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同期手术后16例患儿将其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对比分析患儿家属满意程度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56.2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10.1±2.7)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16.2±3.5)d,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对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同期手术后患儿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漏斗胸 先天性心脏病 同期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诊断复杂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对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1月磁共振诊断的46例复杂型小儿先天性心脏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磁共振诊断46例小儿先心病,最终经手术证实46例,准确率100%,其中大动脉转位16例,法洛四联症7例,主动脉狭窄14例,右室双出口3例,肺动脉闭锁6例。结论磁共振诊断复杂型小儿先天性心脏,诊断准确率较高,安全无辐射可靠,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数据。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在小儿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和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先心病患儿分别于术前和术后进行TEG检测。结果手术前后各患者TEG结果表明基本正常,但是存在部分个例的异常。结论TEG有助于小儿先天性心脏手术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先天性心脏畸病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分析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的慢性肺源性心脏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治疗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按需求给予补充能量维生素,治疗1月左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免疫系统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的免疫系统化验指标和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肺源性心脏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源性心脏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PH值、PaO2、PaCO2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的患者时,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纠正呼吸衰竭,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营养支持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沐舒坦雾注射液化吸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7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吸氧、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及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α-糜蛋白酶4000u加生理盐水40ml雾化吸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雾化组中加入沐舒坦注射液30mg,疗程10天,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双肺痰鸣、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临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明显显著性(P<0.05)。结论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沐舒坦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症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脏护理经验。方法本病患儿在治疗肺炎的基础上,需防止心力衰竭,防止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给予控制炎症、平喘止咳、保护心脏、增加营养等治疗。结果本病患儿经过治疗肺炎康复。结论以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加强病情观察,认真仔细的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对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脏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湿性心脏二尖瓣病变常规X线片诊断作用的认识和讨论。方法31例均做常规胸部正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及侧位投照,根据X线片所见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X线片中,分别可见左心房扩大、双肺水肿、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上腔静脉扩张、右隔肌影抬高、主动脉结缩小、左心室扩大改变。误诊为肺源性心脏者1例。结论风湿性心脏二尖瓣病变病人在不同体位上都有不同的X线平片表现,许多X线平片表现都是各种心脏所共有的,只有综合多个X线平片表现及结合临床病历资料才能提高X线平片对风湿性心脏二尖瓣病变的诊断率。

  • 标签: 病变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 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全程多元护理对于妊娠合并心脏产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妊娠合并心脏产妇共计76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多元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和产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新生儿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母婴结局好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合并心脏产妇实施全程多元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妇心力衰竭率,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多元护理 妊娠 心脏病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0~75岁。病程1~15年。结果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患者中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剩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做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防治有助于患者心脏健康水平的维持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胎儿先天性心脏产前超声筛查诊断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时间段到我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孕周16~40)856例孕妇临床检查结果资料。结果把超声诊断结果与实际病理对比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分别为93.6%、0、6.4%。结论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产前筛查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增加胎儿先天性心脏检出率,对提高人口出生质量中有着重大意义。

  • 标签: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 超声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肺源性心脏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其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66例肺源性心脏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源性心脏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责任制护理干预的效果较显著,能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临床上可以推广运用。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呼吸衰竭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以及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对582名孕妇进行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心脏40例,胎儿在出生半年后行超声复查。结果40例中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胎儿中,复杂先天性心脏27例,其中单心室11例,房室间隔缺损2例,右室双出口5例,永存动脉2例,法洛四联症或者五联症3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1例,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4例,40例中35例引产。结论临床上胎儿血管畸形主要是以多种畸形和复杂并存,本组胎儿先天检出率为6.87%,其中复杂性先天心脏占67.50%。根据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的类型,确定胎儿在出生后是否能进行手术及预后进行综合性评估,分为可根治型、姑息可治型和无法治疗型,临床上引进这一新的理念对于孕妇和家庭在产前作出合理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先天性 心脏病 超声检查 诊断 分型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