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影响,供临床借鉴。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院妇产科接诊的产妇180名,并将之分成两组,当中,早产组有90名,足月分娩组有90名。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做好相应的数据统计工作。结果早产组的孕产次数、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双胎妊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前置胎盘以及胎膜早破与足月分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产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孕产次数多、高龄妊娠、妊娠期高血压、双胎妊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前置胎盘以及胎膜早破等。结论对于孕产次数多、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双胎妊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前置胎盘以及胎膜早破的产妇来说,其发生临床早产的概率更高。

  • 标签: 危险因素 妇产科 影响 临床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布拉氏酵母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8例早产儿,按照双盲随机均分原则,将98例早产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早产儿均给予母乳喂养和输液营养,实验组49例早产儿在此基础上在为患儿进行母乳喂养时给予布拉氏酵母菌口服或经胃管补充,4周后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以及腹泻等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以及4周内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2周后身高、头围的增加程度和两组早产儿分别喂养多长时间体重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实验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高、头围增长明显多于对对照组,且实验组治疗后早产儿不耐受的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早产儿在母乳喂养以及输液营养的同时,根据早产儿的身体状况,适量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可以有效降低早产儿喂养过程中出现的不耐受症状,有利于早产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其身高、头围以及体重的增加,对早产儿各项生命指标达到正常新生儿标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布拉氏酵母菌 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5例中晚期妊娠阑尾炎患者术后早产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术前要做好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术后除了要做好一般外科护理常规外,如做好病情观察及切口的护理、体位的指导及合理的饮食指导。还应重点密切观察胎心、胎动的情况,及时发现流产和早产先兆如腹痛、阴道流血、流液等症状。及时请产科会诊,做好转科准备,在患者转科之前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

  • 标签: 妊娠阑尾炎 早产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研究导致妇产临床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选取在2016年1月份至2017年3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早产产妇,并将其与同时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足月分娩产妇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研究早产产妇早产的有关因素。结果产妇在孕期胎膜早破、未按照要求进行产检、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症以及两个胎儿或多个胎儿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产妇早产,与足月分娩的胎儿相比,早产的新生儿体质较弱,在生产时更容易发生窒息,早产儿的死亡率一般也高于足月胎儿。结论造成孕妇早产的因素非常多,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要按时的做产前检查。

  • 标签: 妇产临床 早产危险因素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对早产儿消毒隔离措施的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对本科室选取的100例早产儿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患儿护理管理采用常规措施,对观察组的患儿实施加强措施,然后将两组的消毒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经过分析讨论后,得出结果。存在很明显的不同(P<0.05)。结果实施加强管理措施的患儿感染发生的几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而且这两项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对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管理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诸如医院感染发生几率的降低,早产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减小,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等。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尽量避免院内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4日至2014年8月19日我院NICU内出生体重<1500g且住院时间≥72h极低出生体重儿共625例,其中院内感染败血症病例共226例,对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回顾研究。结果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发生感染日龄的中位数为22(8~55)d。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55.2%,革兰阳性菌29.4%,真菌占15.0%。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出生体重、胎龄、中心静脉置管和肠外营养时间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765、3.051、0.156、1.305,均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出生体重、胎龄、中心静脉置管和肠外营养时间。

  • 标签: 败血症 院内感染 高危因素 极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发生脓毒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的早产儿为脓毒血症患者;对照组的早产儿为无感染高危因素及感染征象患者。对观察组的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血培养;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CD64)检查进行观察。比较两组间的心率增快;体温升高和血糖波动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心率增快和体温升高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血糖波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产生脓毒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是心率增快;体温升高;血糖波动。PCT检查和CD64检查可以更多的诊断出早产儿的脓毒血症。

  • 标签: 早产儿 脓毒血症 心率增快 体温升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苏州市母子中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分区与患儿全身情况关系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苏州市母子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符合筛查标准的374例的患儿,按照病变分区将患儿分为两组(Ⅰ~Ⅱ区组和Ⅲ区组),回顾分析62例患儿全身情况(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肺炎,低钾血症等因素)分别分析每种因素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区的关系。结果Ⅰ~Ⅱ区组和Ⅲ区组间出生体质量、患儿低钾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生体质量越低、出生后低钾血症者ROP严重程度越高。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流行病学 早生儿筛查
  • 简介:摘要早产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发育不全,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功能欠缺,经口喂养困难大。口腔运动干预采取口腔按摩、口腔支持、非营养性吸吮等方法,对早产儿唇、颌、舌、咽等与吸吮、吞咽、呼吸相关组织或肌肉群进行感官刺激,提高口咽部肌张力、促进原始反射建立,可促进婴儿吸吮、-吞咽、-呼吸等一系列协调功能的发育,可改善早产儿营养期的喂养表现,提早达到完全经口喂养,同时还可减少溢奶现象的发生,更能提高早产儿下颌的稳定性,对患儿缩短管饲时间,提前到达经口喂养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阐述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中的运用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

  • 标签: 口腔运动干预 早产儿喂养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入住我院新生儿科所有早产儿于生后1周内进行颅脑超声检查,进行常规头颅B超检查,对确诊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早产儿进行PVL超声图像分析并定期随访。结果经常规头颅B超检查确诊为PVL的早产儿共35例,均在超声中表现为双侧脑室前角、体部或三角部外上方对称性强回声区。其中12例于满4周前后B超复查在原回声增强区呈现多个低回声或无回声囊腔,直径范围在1.8~17.5mm。除早期死亡、自动出院及失访12例外,余23例患儿中,发生脑瘫4例,疑似脑瘫1例,10例3~12个月龄智测评分低下;8例随访时暂未发现异常。结论PVL的超声表现十分典型。由于PVL患儿预后不良,对早产儿在生后早期进行常规头颅B超检查很有必要。

  • 标签: 早产儿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头颅B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缩抑制剂治疗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先兆早产产妇,按照给药不同,随机平均分为利托君组和硫酸镁组各41例,观察对比两组用药临床效果。结果利托君组宫缩时间、保胎成功率和孕周延长时间均明显优于硫酸镁组,且不良反应率为3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两组各项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硫酸镁和利托君均可作为治疗早产的宫缩抑制剂,且两药疗效及妊娠结局均相当,然而利托君用药更为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宫缩抑制剂 早产 利托君 硫酸镁
  • 简介:摘要目的住院先兆早产孕妇在住院期间特殊心理状态,根据其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提高保胎孕妇心理耐受能力、延长胎龄等,从而提高住院病人满意率。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先兆早产保胎孕妇60例,通过利用“一对一”访谈法、床旁治疗沟通与行为观察、阶段性发放采用Zung编制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总结住院先兆早产保胎孕妇心理状态。结果总结出住院先兆早产保胎孕妇的5点特殊心理状态。结论参考住院先兆早产保胎孕妇的5点特殊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一对一”的心理干预,保障孕妇及胎儿安全。

  • 标签: 先兆早产 保胎治疗 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贫血是早产儿常见的病症。出生体重越低,贫血出现越早,程度越重,持续时间也越长。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医源性失血、早产儿原发病及营养素缺乏等因素是早产儿贫血的主要原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措施包括减少医源性失血、合理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掌握规范严格的输血指征等。本文主要就早产儿贫血的病因、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贫血 早产儿 红细胞生成素 医源性失血 红细胞输注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析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神经发育所起到的作用。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接收入院的早产儿,共计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理,将80例早产儿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40例。研究组选取鼠式护理法,行早产儿全面护理;而对照组,则选取传统的护理法,行早产儿住院护理。全面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并于护理之后的第2及4周,对两组的神经发育情况进行科学的评分。结果护理后的第2周,两组的神经发育情况得到改善。但研究组的各项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针对护理后第4周的神经功能评分,研究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来看,研究组(5.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袋鼠式护理法运用于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中,可起到显著改善早产儿神经发育情况的作用,并促使其与足月娩出的新生儿一样,能够实现健康成长。

  • 标签: 早产儿 影响 神经发育 袋鼠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院后回访对早产儿儿生存质量的影响,提高早产儿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早产儿的家属面授专业、全面、细致的出院指导,并实施定期出院后回访和电话随访,针对每个患儿具体情况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结果患儿再次入院率明显下降,体重保持正常增长,并能及时发现患儿缺氧后的并发症,做到及早治疗和干预。结论正确的出院指导和出院后回访对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回访 早产儿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对早产儿出生24小时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297例入院前未经输注葡萄糖的早产儿,记录早产儿入院即时血糖情况,比较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质量及出生时有无窒息对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出现高血糖的影响。结果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血糖监测以高血糖为主(高血糖39人,低血糖16人),高血糖者中(血糖大于7mmol.L-1)以APGAR评分小于8的人为主(占67.74%),胎龄越小,高血糖的发生率越高(χ2=6.213,P=0.045<0.05),体重越小,高血糖的发生率越大(rs=-1.00,P=0.000<0.01)。结论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更易表现高血糖,APGAR评分越低,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小者越容易出现高血糖。

  • 标签: 早产生后24小时内高血糖
  • 简介:摘要早产儿颅内出血多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或兴奋,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患儿预后差别也较大。深入了解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于预防颅内出血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发生颅内出血的早产儿,除了及时地进行抢救治疗外,还要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以减轻颅内出血导致的伤残程度。

  • 标签: 颅内出血 早产儿 影响因素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其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们认为早期早产儿是NRDS的高发人群,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晚期早产儿也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趋势,有研究人员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晚期早产儿中也出现了较多的NRDS患儿。从病情程度上来看,晚期早产儿更加严重,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与早期早产儿相比较,也更加复杂。针对此,本文就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如下综述。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期早产儿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