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V-DNA荧光定量检测与HBV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同时检测638份血清标本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对乙肝五项定量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技术对HBV-DNA定量分析。结果(1)组224例,HBV-DNA阳性率98.2%(220/224);(2)组40例HBV-DNA阳性率100%(40/40);(3)组220例HBV-DNA阳性率47.3%(104/220);(4)组82例,HBV-DNA阳性率53.6%(44/82);(5)组22例,HBV-DNA阳性率36.3%(8/22);(6)组34例,HBV-DNA阳性率17.6(6/34);(7)组12例和(8)组4例未检出HBV-DNA。结论在各种HBV模式中,以HBeAg阳性者的病毒复制水平最高。应用FQ-PCR定量检测HBV-DNA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的HBV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与TRFIA联合应用对乙肝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HBV 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 荧光定量PCR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8-18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8期
  • 机构: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therapydesignation,BTD)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12年7月创建,旨在加速开发及审查治疗严重的或威胁生命的疾病的新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既往多采用开放根管引流、行根管多次冲洗上药,待炎症控制后方可进行根管充填。笔者近三年先后对90例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行开髓、拔髓、冲洗后立即将药物导入根管,随即作永久充填,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慢性根尖周炎 一次性充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梗阻结肠肿瘤患者接受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的具体操作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合并肠梗阻的结肠肿瘤患者128例,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无进行充分肠道准备即接受手术治疗,另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收治单纯结肠肿瘤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充分肠道准备后进行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概率。结果观察组接受左半结肠切除患者44例,右半结肠切除患者48例,不规则切除患者36例,出现并发症概率为8.59%(11/128),对照组接受左半结肠切除患者16例,右半结肠切除患者20例,不规则切除患者14例,出现并发症概率为12.0%(6/50),两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期切除吻合术切除急慢性梗阻结肠肿瘤患者病灶,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出现太多严重不良反应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梗阻性结肠肿瘤 一期切除吻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经吸痰管开塞露灌肠在便秘危重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病人50例为实验组,采用经吸痰管开塞露灌肠,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开塞露塞肛,比较两组患者的通便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采用经吸痰管开塞露灌肠,通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结论应用吸痰管开塞露灌肠提高了通便效果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吸痰管 开塞露 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起流行腮腺炎暴发疫情的原因和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采用疫情暴发时对病人的个案调查和问卷资料,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有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找出疫情暴发的原因和控制的对策。结论通过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爆发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储存在使用血小板常温保存袋中不同储存时间段浓缩血小板储存过程中的体外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分析浓缩血小板保存五天的质量。方法对17份用使用血小板常温保存袋盛装、在22℃±2℃振荡保存的浓缩血小板,用血细胞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储存的1d、3d、5d进行血小板、PH值、PCO2、PO2、葡萄糖、乳酸脱氢酶检测。结果浓缩血小板在使用血小板常温保存袋体外保存的5天中,葡萄糖持续消耗,乳酸脱氢酶逐渐增加,PH值持续下降,PCO2值逐渐降低,PO2值先增高,后降低。血小板计数变化不大。保存期末浓缩血小板的各项指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结论本研究对保存在使用血小板常温保存袋中保存5天的浓缩血小板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血小板储存时间的延长仍可能保持其正常功能。

  • 标签: 血小板体外保存 浓缩血小板 血小板代谢
  • 简介:摘要近年来真空静脉采血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相较于注射器静脉采血,真空静脉采血针有其操作简便、安全准确、省时省力、无菌程度高、患者痛苦小等多种优点。但临床应用中也出现些问题需要解决。

  • 标签: 静脉采血针 真空血标本采集 预防
  • 简介:摘要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最为常见的类,其对公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目前,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仍频繁发生,且位居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的第五位,对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详细回顾2008年发生在山东省某地的起家庭聚集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深入探讨如何快速有效处置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

  • 标签: 食物中毒事件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根管治疗恒牙急性牙髓炎的疗效。方法将187颗急性牙髓炎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与多次根管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多次根管治疗1年后成功率分别为93.6%和93.5%,二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根管治疗恒牙急性牙髓炎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一次性 多次性 根管治疗 急性牙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肾内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3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肾内透析的1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透析物品进行透析,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透析护理包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结束后发生交叉感染和二次污染的人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交叉感染的人数有2人,二次污染的患者有1人;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交叉感染的人数有5人,二次污染的患者有6人,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血液透析相比,肾内透析包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感染,不论是二次感染还是交叉感染的概率都有所降低,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一次性肾内透析包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效膏对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3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康复新液,1次/d,外敷。治疗组15例效膏(院内制剂,辽药制字Z05010275)1剂/d,外敷。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创面愈合状况、临床症状、生化指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效膏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肤溃疡 糖尿病 一效膏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次根管治疗隐裂牙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隐裂牙髓炎患者作为临床治疗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次根管治疗术,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传统多次根管治疗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不同根管治疗术式治疗后,观察组44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5.45%,对照组44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86.36%,组间疗效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隐裂牙髓炎患者定向实施次根管治疗术,具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相比多次根管治疗术,其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一次根管治疗 隐裂性牙髓炎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贯煎随证加减方案对患有慢性萎缩胃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慢性萎缩胃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0例。采用维霉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贯煎随证加减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萎缩胃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胃部功能复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贯煎随证加减方案对患有慢性萎缩胃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一贯煎 随证加减 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干预生产厂商物品供货环节的管理,保证购入医院的物品的质量安全。方法遴选为我院提供物品的生产厂家12个,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个;对照组采用不干预管理法,研究组采用干预管理法,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管理组的物品安全风险环节明显减少或彻底杜绝。结论医院供应室干预物品供货环节的管理,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充分保证,此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供应室 生产厂家 一次性物品 干预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使用吸痰管在临床护理中的不同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对于本院的2017年2月—2018年2月进行了灌肠与肛门排气的病人,共100起分成A和B两个组别,每组各50,A组采用的使用橡胶管和普通灌肠筒来对病人进行灌肠和肛门排气,B组采用了的吸痰管和普通输液器、液体瓶等衔接对病人治疗处理,将两组实验从各个角度分析处理比对。结果A组实验数据表明当肛管进入病人体内时有较强烈的异物感,灌肠之后有腹痛、腹胀加重等症状的有20例,灌肠液如果在肠道内存留平均(10±5)分钟左右的,出现腹部疼痛、肿胀感症状消失的有10例,觉得相似情况缓解了的有30例病人,操作人员和病人被污染的有9例;B组实验数据显示则是,当肛管进入病人体内后,只会出现较轻的异物感,灌肠后出现腹部疼痛、肿胀症状加重有18例,灌肠液如果在肠道内停留平均(14±6)分钟左右的,相似感觉逐渐不见的有14例,认为这此症状逐渐缓解的有36例,病人被污染的只有2例。结论进行使用吸痰管与普通输液、液体瓶衔接运用对病人开始灌肠和肛门排气表明,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病人的疼痛感,相比来讲,会觉得略微舒服,还避免了操作人员和病人出现被感染的问题,以此达到帮助诊断医治的最终目的。

  • 标签: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 临床护理 不同反应
  • 简介:摘要临床上,有些患者由于疾病原因,不能自行经口进食,但是生命体征的控制,需要营养的补给,病情的控制,有需要病体必须给药。留置胃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项护理操作,多用于鼻饲、胃肠减压,对不能自行经口进食的患者以鼻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是提供和补充营养的重要途径。但是输液器调节夹在留置胃管的应用往往伴随着多种缺点。本文就从经验方面来总结下,输液器调节夹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到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 标签: 留置胃管 输液器调节夹 鼻饲留置胃管 输液器调节夹 鼻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护理干预在成功置入胃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需置入胃管的113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置管效果及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恶心控制、鼻咽部阻挡、紧张恐惧及医患互动等高于对照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97.37%大于对照组76.3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可有效提高成功置入胃管的几率且置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护理 一次性 成功置入 胃管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