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早孕期经阴道彩超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前壁下段切口妊娠患者实施诊断的声像图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72例剖宫产术后前壁下段切口妊娠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针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分别展开经腹部彩超检查(A2组)以及经阴道彩超(A1组)检查,通过对患者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对比诊断差异。结果A1组剖宫产术后前壁下段切口妊娠患者诊断率(100.00%)高于比照组(68.06%)明显(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前壁下段切口妊娠患者于临床接受早孕期经阴道彩超方法诊断后,通过对声像图特征进行了解,在对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疾病史了解基础上,合理展开综合诊断,可对疾病早期治疗方案的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剖宫产术后前壁下段切口妊娠 早孕期经阴道彩超 声像图特征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CT和磁共振成像应用于乳腺肿瘤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及特征表现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选择了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本院内经过病理证实后的55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总结所有患者研究资料,分别对患者实施CT检查以及MRI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符合率以及影像特征表现。结果 CT检查方式乳腺肿瘤检出概率显著低于MRI检出概率,两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 在面对乳腺肿瘤患者期间对其采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特征与病理分类的对照分析研究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共78例,根据肺腺癌病理分类标准分为14例浸润前病变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24例微浸润腺癌(MIA)以及40例浸润性腺癌(IAC)。对比三组患者肺磨玻璃结节的大小、体积、实行成分、形状、边缘、进行评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对78例患者的不同病理类型肺磨玻璃结节与CT征象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高危因素、大小、体积、实行成分、形状、边缘进行对比,浸润组患者高于无或微浸润组患者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浸润组患者多于无或微浸润组患者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MIA患者与IAC组患者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浸润组病变患者与IAC组患者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磨玻璃结节的大小、体积和实行成分比例都与病理结果有一定的联系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像征象有助于术前肺磨玻璃结节浸润性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肺磨玻璃结节 CT影像特征 病理分类的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均选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宫颈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盆腔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4例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7.14%髂总淋巴结、14.29%髂外淋巴结、35.71%髂内淋巴结、42.86%闭孔淋巴结;盆腔淋巴结无转移和有转移在肿瘤大小、术前化疗、临床分期、高危HPV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术前化疗、临床分期以及高危HPV。结论宫颈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术前化疗、临床分期和高危HPV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盆腔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COVID-19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转归,为当地的疫情防控、病例发现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10日至2020年3月4日,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新冠肺炎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转归的分析。结果 8例新冠肺炎病例中,轻型1例(12.5%),普通型4例(50%),重型2例(25%),无症状感染者1例(12.5%)。治愈8例 (100%),确诊病例中1例儿童病例(1岁7个月)其余7例均为中青年病例。确诊病例中发热5例,体温最高为38.4℃,咳嗽、咳痰5例,腹泻2例,乏力1例,肌肉酸痛1例,气短2例,特征性CT改变有:多发小斑片影6例(75%)、肺外带明显6例(75%)、多发肺浸润影4例(50%)、多发磨玻璃影6例(75%)、双侧肺部病变4例(50%)等,后期有肺实变。重症患者实验室检查多见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2例(25%)、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2例(25%)、肌酸激酶升高2例(25%)。结论 控制疫情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流行病学调查,重视无症状感染者;临床特征中COVID-19患者的淋巴细胞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治疗方案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治疗转归良好,但同时也要重视药物的副作用。

  • 标签: COVID-19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治疗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年-2020年流行腮腺炎的病学特征,预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短期发病。方法:对2013年3月-2020年3月全国疾控系统中统计的10000例对象进行研究。结果:2018年-2020年的流行腮腺炎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18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结论:流行腮腺炎患者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呈现季节性以及儿童多发的特点,拟合的SARIMA模型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短期发病预测效果较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 短期发病预测
  • 简介:  摘要: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2012一2021年綦江区肺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并统计2012-2021年綦江区肺结核报告信息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一2021年綦江区登记的肺结核病患者资料,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綦江区肺结核流行特征。结果 2012一2021年期间,綦江区登记的肺结核病患者共计5583例,其中涂阳患者2242例;肺结核病登记例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肺结核病登记数以3~5月份最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93:1;肺结核病发病以中老年55~64岁、45~54岁、65~74岁年龄组为主;职业分布中农民病例数最高,占70.14%;地区街镇分布以农村街镇发病报告最高,煤矿地区街镇次之,城区街镇最低。结论  綦江区肺结核病的防控应以抓住农村地区、矿区和老年人群为主,特别是男性作为肺结核病防治工作重点,15-24岁的学生群体也值得关注,应推动开展主动筛查。

  • 标签: 肺结核病 流行病学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2012一2021年綦江区肺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并统计2012-2021年綦江区肺结核报告信息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一2021年綦江区登记的肺结核病患者资料,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綦江区肺结核流行特征。结果 2012一2021年期间,綦江区登记的肺结核病患者共计5583例,其中涂阳患者2242例;肺结核病登记例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肺结核病登记数以3~5月份最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93:1;肺结核病发病以中老年55~64岁、45~54岁、65~74岁年龄组为主;职业分布中农民病例数最高,占70.14%;地区街镇分布以农村街镇发病报告最高,煤矿地区街镇次之,城区街镇最低。结论  綦江区肺结核病的防控应以抓住农村地区、矿区和老年人群为主,特别是男性作为肺结核病防治工作重点,15-24岁的学生群体也值得关注,应推动开展主动筛查。

  • 标签: 肺结核病 流行病学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道路交通事故脊柱损伤的损伤特征与法医临床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道路交通事故脊柱损伤患者50例为对象,纳入时间: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均实施临床法医学诊断,分析损伤特征。结果50例患者中,椎弓根骨折46例,椎体挫伤43例,软组织损伤47例,挤压神经37例,韧带损伤45例。法医学鉴定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50例患者中,伤残等级如下:7例6级伤残,12例8级伤残,16例9级伤残,15例10级伤残。骨折部位:L1骨折22例,L2骨折20例,L5骨折5例,C1骨折2例,C2骨折1例。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脊柱损伤者可通过法医临床学鉴定,明确损伤特征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脊柱损伤 损伤特征 法医临床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6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纳入研究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及心脏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6例BPD患儿在其纠正胎龄达36周后并发PH的患儿共有22例,其发生率为33.33%,中度及重度BPD并发PH的发生率较高;并发PH组与未并发PH组的围产期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5minApgar、正压通气时间、吸氧持续时间、住院时间(d)、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及病死率等发生率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并发PH集中发生于中、重度BPD患儿中,低出生胎龄、体重、低Apgar评分患儿更易并发PH,BPD并发PH患儿的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预后不良。

  • 标签: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动脉高压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新型冠状肺炎爆发期间于互联网平台咨询服务中的数据,分析患者人群特点及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通过微脉医生平台乐山地区互联网平台调取数据,新冠肺炎调查问卷及疫情中的情绪自测问卷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 结果 从咨询的效果来看 40%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50%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60%的患者准备去医院就诊或已经就诊。 31.4%的患者不需要去医院就诊。结论 我院在爆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在线咨询取得 明显效果。

  • 标签:  全科医生 在线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群特点 服务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瘦素及其功能受体Ob-Rb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表达特征。方法 在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选取3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足部皮肤作为观察组,同时期患者30例正常足部皮肤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两组的皮肤组织表皮真皮厚度以及Ob-Rb以及瘦素评分。结果 根据结果分析,观察者的Ob-Rb以及瘦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表皮层厚度高于对照组且真皮层厚度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瘦素 受体Ob-Rb 糖尿病足溃疡 定量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E- 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观察E- 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高/中分化者E-cadherin表达高于低分化者,淋巴结转移者、浸润至或出浆膜层者E-cadherin表达低于淋巴结无转移者、浸润至肌层者(P

  • 标签: 结直肠癌 E-钙黏蛋白 β-连环素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病理特征和预后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率。结果:相关患者中男性为43例,女性为39例,病灶分布于贲门31例,胃体22例,胃窦20例。病灶≥5cm者49例,<5cm者33例,Borrmann分型Ⅰ~Ⅱ型27例,Ⅲ~Ⅳ型55例。随访2年,总生存为38例。结论:胃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转移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就诊于义乌市中心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合并NAFLD,分成两组,NAFLD组患者的数量为32例,对照组患者的数量为65例,通多因素回当法分析患者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果:分析患者发病因毒性,与糖尿病、高血压、AST、ESR、CHOL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患者存在糖尿病、高AST、高ALT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冠疫情防控下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儿科疾病谱调查、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初至2020年1月底期间于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的16586例患儿为疫情防控前组,2020年2月初至2022年1月底期间于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的12293例患儿为疫情防控后组。统计两组患儿男女比例、年龄分布以及疾病构成比例。结果:疫情防控之前,男女比例为1.10:1,疫情防控之后,患儿总数量明显下降,男女比例为1.05:1;在疫情防控前后患儿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基本没有变化,主要分布在1岁至7岁之间,并且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在疫情防控之后患有意外伤害和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患儿占比有所提高。结论:疫情防控期间患儿数量明显下降,但是患儿男女比例以及年龄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别,同时意外伤害和生长发育相关疾病占比有所提高,临床应给予重视,及时调整医疗资源,保障患儿的健康。

  • 标签: 新冠疫情 疾病谱 儿科 流行病学 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