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银针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实施银针火针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痛疼评分和腰椎疾患综合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痛疼VAS评分明显更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银针火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疼,且临床安全性良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痛 银针火针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治疗患者24例双盲法分组研究,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的方式治疗,而观察组12例需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分析治疗之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较低、临床疗效较高,P<0.05。结论:在对此类患者治疗中常规治疗基础上合并芪参益气滴丸效果显著,除了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外,还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芪参益气滴丸 射血分数降低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细菌和病毒患儿诊断中联合使用血常规和CRP的价值。方法:从2020年5月-2022年5月的细菌感染患儿中随机抽取40例纳入A组,随机抽取同期40例病毒感染患儿纳入B组,对比两组白细胞计数、CRP浓度,并分析联合诊断方法的价值。结果:B组白细胞计数、CRP浓度(6.89±0.94)×109/L、(5.32±0.37)mg/L低于A组的白细胞计数、CRP浓度(17.58±2.51)×109/L、(37.26±5.38)mg/L(t=25.225、37.459,P均=0.000);血常规阳性率83.75%、 CRP阳性率86.25%、联合诊断阳性率97.50%,血常规和联合诊断对比(x2=8.901,P=0.002), CRP和联合诊断对比(x2=6.781,P=0.009);血常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85.33%、40.00%、82.50%; CRP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89.33%、60.00%、87.50%;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98.67%、20.00%、93.75%。血常规和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对比(x2=9.058、0.476、4.837,P=0.002、0.490、0.027), CRP和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对比(x2=5.792、1.666、1.839,P=0.016、0.196、0.175)。结论:细菌和病毒感染患儿在诊断中联合血常规和 CRP检验结果,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升,能更加准确地区别感染性质,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

  • 标签: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小儿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阳性率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应用椎间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在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价值。方法:2022.04至2023.09,以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为研究对象。分组采取抽签法,各组均30例。参照组:开放手术。试验组:椎间孔镜技术。分析两组手术结果。结果:试验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均比参照组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的应用,使得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并且还可缩短其住院的时长。

  • 标签: 骨质疏松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镜技术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临床总有效率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胰岛素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19年5月-2022年10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86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43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使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高于常规组(X2=4.961,P=0.02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和常规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X2=0.345,P=0.556)。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4.60±0.70)mPa·s、(5.25±0.74)mPa·s、(7.61±1.22)mPa·s、(1.37±0.12)mPa·s、(              3.02±0.61)g/L,均低于常规组(T=4.338,4.115,5.624,8.500,5.908,P

  • 标签: 依达拉奉 疏血通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疗效 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剂量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针对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每组50例,常规治疗组实施倍他乐克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最短QT期间(340.6±1.2)ms,最长QT期间为(412.6±1.6)ms,常规治疗组的最短QT期间要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0.0%(40/50),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联合治疗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针对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与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小剂量胺碘酮 倍他乐克 肥厚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