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鹘文契约是众多的鹘文资料中的一种,其内容结构、行文用语与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汉文契约中的格式与套语很相似,不少专门词汇也借自汉语,或译自汉语,在表述保人、证人姓名句子中出现的paosin(保人)、tanuq(见人)、koerüpolurγuci(临坐)就是一个例子。

  • 标签: 回鹘文契约 保人 见人 临坐
  • 简介: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蒙古国国家博物馆、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蒙古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进行的'蒙古国境内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研究合作项目'自2005年起连年实施,至2015年已历时十周年。双方合作期间,取得了重大的学术成果,并得到了国际考古学界的认可和赞誉。

  • 标签: 中国 蒙古国 考古 合作 回顾 展望
  • 简介:秦俑一号坑新出土一件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发现该俑彩绘病害复杂。彩绘脱落严重、泥土附着物面积过大、部分彩绘层已剥离陶俑本体并附着于背部土层上、土层厚重且严重开裂、移位,必须进行保护修复。针对这种复杂的彩绘病害情况,先期进行彩绘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局部贴试验。在小面积彩绘贴技术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准确定位将残存于土块上的彩绘花纹图案贴于原位,进行大面积彩绘贴保护,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为以后出土的陶质彩绘文物贴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秦俑 彩绘 回贴技术
  • 简介:作者以扎实的鹘文文献为基础,全面探讨和研究了印度民间文学与鹘民间文学的关系、印度宗教文化在鹘中的传播与影响,拓展了维吾尔文学的研究领域,填补了维吾尔文学史中佛教文学的空白,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鹘佛教文学的专著。

  • 标签: 民间文学 宗教文化 回鹘文 印度 研究论著 敦煌学
  • 简介:本文首次刊布敦煌莫高窟北区B125窟出土的一件鹘文残卷,对鹘文原文进行拉丁字母转写、汉文翻译和注释,并对残卷的翻译年代、版本和翻译方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 标签: 莫高窟北区 回鹘文《增壹阿含经》
  • 简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前身是河南文物工作队,它成立于1952年6月,至今已走过了50个春秋。50年的开拓进取,50年的发展壮大,职工队伍由建队时的20余人增至现在的105人,基础设施从开初的两座二层楼房扩展为一幢五层办公楼、一幢六层……

  • 标签: 河南 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 文物考古 文化习俗
  • 简介:1980年10月至1981年7月,吐鲁番地区文物管理所(现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对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崖前土沙堆积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了丰富的汉文和鹘文等文献。此文将首次对其中一件鹘文刘本《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编号81TB10:09)残页进行原文换写、原文拉丁字母转写、汉译文(附汉文原文)和注释,并根据以往的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柏孜克里克 回鹘文 刻本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
  • 简介:敦煌初唐卷子本裴《史记·管蔡世家》残卷之附篇前、后,有两大段包括两个相同的“太史公曰”在内的重复之文,又,附篇增衍“曹叔振铎世家”一题。敦煌本此卷这两处重大文字错误,乃因附篇拼补入卷所造成。敦煌本《管蔡世家》中误重之文和增衍的附篇之题,后为司马贞《索隐》所据本、北宋景祜本《史记》相继沿存下来,而又有所变易。初唐盛唐至北宋这三个重要阶段有代表性的《史记》传本文本之同异,既显示出《史记》夹注本之传承有绪,又反映该本在不同时期的重要特点。

  • 标签: 《史记·管蔡世家》 敦煌本 《索隐》本 景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