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继承传统,首先要认识传统。究竟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什么?有些什么特点?这是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在这里,我只能谈谈自己的皮毛之见。我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两大特点:一大特点是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有着几千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自古至今有着数千年的文字记载,延绵不断,流传至今,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关于这一特点我就不再赘述了,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但我觉得中

  • 标签: 民族文化传统 中国 继承发展 特色文化 个性修养
  • 简介:目前,乐郭县县城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但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县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以体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 标签: 县域经济 乐都县
  • 简介:前言鲜有人知道大清帝国第一条由华人主导修建的客运铁路,是刘铭传向民间募资5万两开始兴建的。1889年上海人喻为“黑色妖马”的蒸汽机车“腾云一号”骄傲的奔驰于大稻埕(今迪化街)松山之间,2年后基隆到台北完工通车,4年后延伸到新竹,开始对台湾客家庄发生重大影响。中国最早架设电报、电线地区也是在台湾,第一套电报系统在台湾从南到北普遍设立。

  • 标签: 台湾 交通建设 客家 聚落 蒸汽机车 刘铭传
  • 简介: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共和国整整走过一个甲子的历史了。60年前,我是一个25岁的毛头小伙子,60年后,我垂垂老矣。古语云:“鉴往知来”,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前行,必须清醒地回首。作为陪伴共和国走过60年风雨的老人,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老干部,近一段时间,我陷入深深的思索。

  • 标签: 新民主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回归 老干部
  • 简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下,旅游经济在促进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中愈来愈发挥其重要作用,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从旅游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看,民族文化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在资源。如何发挥旅游经济中民族文化的潜力和优势?

  • 标签: 民族文化 旅游经济发展 甘肃 一体化趋势 世界第一 经济文化
  • 简介:通过文献记载和田野调查可知,粤东客家地区是台湾客家人的主要原乡。明末清初以降,大量广东客家人相继迁移台湾,这是客家移民史上的重要内容,也是台湾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大陆客家人有规模的渡台最早可追溯到明郑时期,在随后的300年时间里,受大陆原乡生齿日繁、人多地少、生活窘迫的影响,以及清政府大力招来大陆居民开垦台湾政策的驱动,粤东地区客家人持续地大规模迁往台湾,他们成为现在台湾客家人的祖先,在台湾被称为“来台祖”或“唐山祖”。随着客家人大规模迁台定居,客家文化也随之进入台湾。

  • 标签: 台湾历史 客家文化 粤东地区 传承 大陆居民 客家人
  • 简介:<正>十三经及四书的形成两千年来,宣扬儒家思想的典籍浩如烟海。在清朝的《四库全书总目》中著录的经部书籍已达一千七百多部,约两万卷。不过,作为重要经典的儒家著作,最初只有六部,即所谓孔子的六经,后来发展为十三部,就是通常所说的“十三经”。下面对这些经书由六部逐步增加为十三部的演变作些介绍:

  • 标签: 十三经 儒家学说 《春秋》 《仪礼》 孔子 《尚书》
  • 简介:郑和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启程,泛海至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数月,等候东北季风。郑和船队在长乐的活动,给长乐经济文化的发展,施以多方面影响。

  • 标签: 郑和船队 驻泊候风 长乐经济文化
  • 简介:水书,水族代代相传的专属文字,其形态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主要应用在水族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哲学等文化信息的记录事宜之中。其作为当今世界上少数得以存活的象形文字,在2006年已经正式地被认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对于我们了解水族群众社会生活状况和传统文化事业发展等,都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意义。不过我国在进行水书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中,经常面临诸多限制性因素,由此,笔者决定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特性和后期传承应用手段,加以系统化验证解析。

  • 标签: 水书 传承发展 影响因素 控制举措
  • 简介:科学发展地方志编纂,从表象上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观念,指导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方志是记述一地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的资料性著述,其功用是“资政、教化、存史”。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地方志编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社会发展 知识体系 客观规律
  • 简介:腰站村是一个由满族清皇室后裔聚居的村庄.云南大学国家"211"工程课题组在此进行民族学调查时,对该村的经济发展问题给予特殊关注,认为该村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因而展现了多元多能并重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在辽东山区具有较普遍意义的代表性.笔者撰写此文的目的在于,为辽东地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经济发展 多元多能 结构调整
  • 简介:2001年1月11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南海市信息化建设时提出: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央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推进信息化,各地要根据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组长王忍之2000年10月20日在续修志书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地方志书应该出电子版。

  • 标签: 地方志书 修志 续修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中央 人类社会
  • 简介:本文从满语文创制,改革、发展的过程,着重阐述了乾隆时期满语文的推广、应用发展的情况:在推广和应用方面,不仅保持了顺、康、雍时期的各种政策和手段,并在各方面都有所加强;在满语文规范方面,改音译为意译;在满文扩展区域方面,创制了满文篆书三十二体.论述了努尔哈赤时期在语言的基础上创造了满文,皇太极时期改制了满文,乾隆时期规范发展和完善了满文,并在满文的规范中促进了满语的发展.可见乾隆时期是满语文发展的重要时期.

  • 标签: 满文十二字头 满文篆书三十二体 满文规范化
  • 简介:<正>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对基本上全民信教的地区来说,不能不对宗教经济发展的关系引起足够的注意。特别象青海这样的省份,五个世居民族全部是基本上全民信教的民族,宗教在这些民族中长期传播流行的结果,在历史上形成过比较雄厚的寺院经济,寺院占有土地,拥有一定数量的房产、牲畜、园林等。有的寺院在封建统治阶级的

  • 标签: 全民信教 信教群众 宗教观念 地区发展 宗教职业 宗教界人士
  • 简介:梅州河源是在地域上紧邻而又同时具有浓郁客家特色,且经济发展(以GDP计)处于全省滞后的两个地区。但是,近年来,河源的投资力度加大了,增长速度加快了,发展势头已超过梅州(表1)。可以说,梅州是“后无追兵”了!本文试图选取旅游这一侧面,通过两地之间客家文化之于旅游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探寻各自发展的特点和可资借鉴的东西,以期达到两地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 标签: 旅游发展 客家文化 梅州市 河源市 经济发展 投资力度
  • 简介:黄遵宪(1848-1905年)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史学家和教育家,维新运动的骨干人物,著有享誉士林的名作《日本国志》和《人境庐诗草》等。以往对他的研究,或着重从外交活动、政治活动论述,或阐发其史学贡献、诗歌成就,但需要作进一步思考的是,黄遵宪生平活动最重要的时期为1877年随使赴日至1905年逝世,这30年是晚清学术文化演进极为重要的时期,因此,很有必要将其置于时代潮流中作整体性的考察。这不仅对探讨黄遵宪的思想轨迹和评价其历史地位必不可少,而且对于深化晚清学术文化趋向的认识也大有裨益。

  • 标签: 晚清时期 学术文化 黄遵宪 发展趋势 《人境庐诗草》 《日本国志》
  • 简介:说现代文学馆已经走过了辉煌14年的历程,是从它1985年正式开馆算起的。实际上,它还有近4年的筹备时期。我本人于1981年的年底被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工作,那时已有了文学馆的筹备委员会。我是学现代文学的,也就明确地到了这个筹备组织。所以论起来,我的一部...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巴金 中国现代作家 中国作家 书信集
  • 简介:对口支援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加快物资资本积累、合作共建开发区、优势互补和产业互动等途径促进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对口支援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长效运行机制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快立法进程、共建产业园区、变“输血”为“造血”、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等途径加以完善。

  • 标签: 对口支援 自我发展能力 合作共建 产业互动
  • 简介:什么是民间艺术?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较早而确切地提出了“民间艺术”的概念和涵义,并指出民间艺术不仅是指民间美术,其中还包涵了民间文学、音乐、神话等。民族学家岑家梧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论述中国民俗艺术时将民间艺术粗分为六大类别,即工艺,绘画,建筑,雕塑,舞乐,歌谣。民俗学家张紫晨先生在论述民俗民间艺术时则指出,民间艺术是民俗活动的直接需要,“它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

  • 标签: 民间艺术 民俗学家 传承 客家 民俗活动 30年代
  • 简介: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融于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新媒体艺术就是一种新型综合技术手段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对于传统艺术也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二者既为相互矛盾的存在,又相互所需。本文就浅谈一下二者的融合发展之路。

  • 标签: 新媒体艺术 传统艺术 科技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