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人中,有三颗神情潇散、不让须眉的女星,这就是三大著名女诗人李冶、薛涛和鱼玄机.时代的错位,使女诗人的社会地位尽入末流,也使她们的诗歌创作倍受局限,即使身逢封建盛世的唐朝也难幸免.李冶早年在吴越为道,因诗名鹊起,被代宗召入宫中,"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①.不久泾原兵长安哗变,李冶被迫向伪帝朱泚上诗,乱平后为德宗处死.薛涛自幼沦为官伎,"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②.

  • 标签: 鱼玄机 女诗人 李冶 诗歌创作 薛涛 唐代诗人
  • 简介:关于钢琴传入中国的时间,在中国音乐史研究中有不同的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明末清初和民国初年。其产生分歧的原因是没有弄清楚什么是“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指的是由88个琴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的一种键盘乐器,普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练音乐十分方便。

  • 标签: 现代钢琴 中国 时间 古钢琴 音乐史研究 关联
  • 简介:《柏梁台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名篇,长期以来被视为七言诗或联句诗之始,不过其成篇时间却仍存争议。本文在梳理前人论述的基础上,通过辨析《柏梁台诗》最早出处的《东方朔别传》与《汉书·东方朔传》及东方朔故事流传的关系,指出《别传》虽非《汉书》蓝本,但其成书却不晚及束汉,由此确认《柏梁台诗》成于东漠之前。进而以《柏梁台诗》中若干“另类”叙述为线索,推测《柏梁台诗》并非如序文所说作于西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而是成篇于平帝元始五年(5)以後,七言诗体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文体背景。

  • 标签: 柏梁台诗 真伪 成篇时间 七言诗
  • 简介:美国当代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曾经这样用诗歌来形容自己:"我是一个被驱逐的人不仅从微风吹拂的草地从瓜达玛兰那鸟展开红羽的地方也从精神的天国从希望之星从最美好的幻景中被永远驱逐"

  • 标签: 王文泸 《站在高原能看多远》 中国 文学形象 人物背景
  • 简介:是一份反映北洋政府为收回威海卫租借地与英国进行交涉的重要史料.威海卫于1898年7月为英国租借,租借期25年,至1923年期满.北洋政府先后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要求归还.1921年12月3日,英国代表白尔福在华盛顿会议上表示愿意归还.1922年4月26日,北洋政府特派梁如浩督办接受威海卫事宜.同年9月,设立接受威海卫委员会,以梁如浩为委员长.

  • 标签: 《外交部关于收回威海卫租借地案报告》 形成时间 中国 历史考订 北洋政府 史料
  • 简介:东北讲武堂(全称“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作为中国近代三大讲武堂(天津讲武堂、云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也是中国近代四大军校(保定军校、黄埔军校、云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之一,在近代中国军事教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目前关于东北讲武堂的创办时间和创办者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本文经过详细考证认为清末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成立时间是1907年,由徐世昌创办。

  • 标签: 陆军讲武堂 创办时间 创办者 东三省 清末 近代中国
  • 简介:社会经济环境与中国传统庶民的时间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因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而进展不大。本文以清代至民国时期河陇节庆习俗的地域结构为例,细致地梳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传统中国庶民的时间生活,因农耕渔猎作息而逐渐形成日常规律与习惯,所以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并因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时间生活方式。这一点与宗教发达地区以宗教节日为庶民的时间生活有着巨大的差异,无论从节庆习俗传播地域适应性、还是传播的人群适应性,前者都无法与后者相比。

  • 标签: 河陇 社会经济环境 节庆习俗 地域结构
  • 简介:冯唐,北京人士,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妇科博士,美国Emory大学MBA。曾就职于麦肯锡公司。现出版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不二》,诗集《冯唐诗百首》,散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等11种。

  • 标签: 冯唐 倒影 水滴 河流 时间 印记
  • 简介:自元代中国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方实行有效管理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在主权管辖上一脉相承,中华民国时期亦是如此。南京国民政府在成立之初,为改善与发展同西藏地方的关系,制定过许多政策和措施,体现了中央与西藏地方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中央与西藏地方的主权隶属关系。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西藏 蒋介石 十三世达赖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