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看完这部熟悉又陌生、期待却平常的电视剧,心中自然有一份感触,需要表达出来。故事展开的背景再熟悉不过,那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火热年代。我的父辈们经历过那场纯真而又迷惘的灾难,

  • 标签: 《血色浪漫》 浪子 恋人 兄弟 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
  • 简介:去看《甲申记》,是为“听故事”,一个烂熟的故事。在价值判断非此即彼的少年时代,人们对于明清交替时代那些轮番登场的人物的评价,都是绝对的。骑着青骢马、头戴红毡帽的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就如同天神一般;而“古今第一大汉奸”吴三桂则毫无疑问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万世唾弃。

  • 标签: 话剧 少年时代 价值判断 李自成 起义军 吴三桂
  • 简介:2012国家大剧院歌剧季中,有一部原创民族歌剧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由黄维若、董妮编剧,印青作曲,廖向红导演的《运河谣》。6月21日至24日,这部歌剧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连演四场,观众反应非常热烈,很多人都对它的清纯、自然和新颖感到意外,我就是其中的一位。

  • 标签: 民族歌剧 运河 国家大剧院 观众反应 歌剧院 作曲
  • 简介:舞台上很少看到关于学校的戏剧,特别是给成人看的学校剧——学校的主要活动是上课,几十个人上课怎么演?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烦人的说教。第一次当制作人的张璐和丁美婷选了一个讲学校故事的美国剧作《怀疑》,既有眼力,更有魄力。这个得过普利策奖和托尼奖的剧本四年前国家话剧院曾经演过,按常规应该属于叫好但未必叫座的艺术戏剧,但张璐的这个版本很可能也能叫座——她选的导演和演员更适合这个深藏不露的写实戏。当然,首先是剧本出色,只用四个角色.就做出了一台深刻反映学校生活的大戏。此剧好像并不讨厌“说教”,就让主人公用大段台词唇枪舌剑,捍卫自己的信念。像这样主要靠精彩的台词来展开冲突的戏,久违了。

  • 标签: 国家话剧院 《怀疑》 写实 美国 学校生活 力作
  • 简介:1927年暑假,英国牛津大学办了莎士比亚研究班,集中了全英研究莎士比亚的著名学者和教授前来讲学。正在英国中部伯明翰大学商科深造的一位中国留学生旋即报名参加了这个暑假莎士比亚研究班。这位青年不是别人,他就是日后驰骋中国剧坛,并始终热心将莎士比亚介绍给中国人民的导演艺术家、戏剧大师黄佐临。半个多世纪以来,黄佐临在莎剧研究、莎剧演出实践和支持、关心“中莎会”开展的各项活动等多方面,对中国的莎学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 标签: 导演艺术 戏剧观 莎士比亚研究 中国留学生 伯明翰大学 牛津大学
  • 简介:南宋时期。战乱频繁、政治衰败、经济凋敝,统治阶级为求恢复“周礼”教化百姓,维护风雨飘摇的王朝统治,从而进行了多次雅乐改制。“布衣才子”姜夔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向宋宁宗赵扩呈献了《大乐议》一书,其中论及了他对雅乐改制的主张和建议。本文通过对姜夔音乐思想的分析,让我们从中窥视到宋代音乐的沿革与发展过程。

  • 标签: 姜夔 《白石道人歌曲》 宋代宫廷雅乐 《大乐议》
  • 简介:当我们说起山西戏剧,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之一就是山西有49人次先后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人数始终位居全国各省之首。不仅'梅花奖'演员多,山西还有近200人获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人数位列全国第一,这两组数字使我们当之无愧地成为梅花大省。大梅小梅绽放梨园,演奏着属于他们的华美乐章。所以大梅花奖和小梅花奖共同绽放舞台是非常值得观众期待的一场艺术盛宴。9月21日,作为首届山西艺术节中一场重要的展演晚会《韵味山西——'梅花奖'

  • 标签:
  • 简介:1989年11月5日,“曹禺著作陈列馆”在他的故乡——湖北省潜江市落成了。曹禺著作陈列馆是潜江市政府为弘扬民族文化、褒扬家乡名人、激励市民热情于去年决定依托原图书馆兴建的。

  • 标签: 陈列馆 著作 曹禺 雷雨 日出 民族文化
  • 简介:经过近三年的打磨,《盐神的女儿》(曾名《盐井传奇》)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了首届四川艺术节上。在中华民族为实现强国梦而奋斗的时期,适时而生的五幕歌剧《盐神的女儿》(由廖时香编剧,韩万斋作曲,毛庭齐任总导演,张斧任执行导演),以盐都自贡为背景,以盐妹子和盐场工人梅泽郎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和盐场工人同心协力十年找井锉井,终获成功的动人传说,

  • 标签: 盐神 强国梦 韩万斋 盐都 三年 十年
  • 简介:一出戏,在英国自2007年首演至今已有三年,仍是经常一票难求。观众源源不绝,圈内人对它津津乐道,兴趣不减。看戏时,人们随着演出,情绪被台上的表演牢牢抓住,并深深受到感染。有一则报刊评论说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拼命找手帕拭泪——果然不是夸张,我亲身经历,到戏的结尾时,人人止不住涌出眼泪,坐我前面的一位年青女子大声哭了出来。真的,你要不哭很难。

  • 标签: 国家剧院 英国 手记 007年 报刊评论 亲身经历
  • 简介:3月28日,协会第五地区组组织了“文明博”知识培训活动,为迎接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做了准备工作。30多位会员代表参会。会上,第五地区组组长黄保娣向大家进行了“文明博”知识培训宣讲,主要讲解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概况、主题和创新、环保、科技等内容。参会代表展开热烈讨论。

  • 标签: 知识培训 文明观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培训活动
  • 简介:'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相信很多人对这首歌并不陌生,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脸黑如墨、心如明镜的'包青天'。千百年来,包拯已然成为了正义和公道的化身,从古代走向现代,从历史走向生活,从现实走向艺术,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上党梆子移植剧目《打龙袍》再次唤起了人们心中的那份'包公情结'。《打龙袍》的历史背景源于北宋时期一个曲折离奇的千古疑案——狸猫换太子,这是包拯一生中

  • 标签: 上党梆子打龙袍 打龙袍随感 气满乾坤
  • 简介:<正>曾因为庞大复杂的演出团队和舞台布景,歌剧《战争与和平》一直被视为上部"无法搬出俄罗斯"的巨制,而今年的"十一"期间它不仅为广大乐迷奉上了它的"中国首秀",而且"快去看《战争与和平》"也成为了微信、微博里大家奔走相告的话题。从9月30日开始,全国各地文化界人士和歌剧爱好者乘高铁,打"飞的"在这波"剧潮"中来夫津大剧院观看由莫斯科国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钦科音乐剧院打造的史诗歌剧。听闻这样一组数据:这部歌剧由300台机械及电脑控制灯光设备,168盏帕灯,64盏电脑灯,舞台纵深超过30米,

  • 标签: 《战争与和平》 丹钦科 灯光设备 舞台布景 文化界人士 电脑灯
  • 简介:2019年2月4日,中央电视台《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精彩上演,时长4分钟、集10个杂技节目的《争奇斗技》是春晚舞台上首次出现的荟萃类杂技节目,由河南省杂技集团、济南杂技团、广西杂技团、大连战士红星艺术团、宜宾杂技团、沧州杂技团高红星、纪咏勋(中国台湾)共同表演。这种融合性的表演,对导演的编排组合能力.

  • 标签: 杂技节目 男演员
  • 简介:奥古斯特·威尔逊的系列剧,不仅反映了二十世纪美国黑人的历史,而且记录了美国黑人女性意识觉醒和嬗变,是一组反映黑人女性自我重构的史诗。戏剧中所折射出来的剧作家的“双重女性”,体现了他对身受双重压迫的美国黑人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 标签: 奥古斯特·威尔逊 美国黑人女性 女性意识 自我重构 双重女性观
  • 简介:大型多媒体童话剧《童话王国总动员》是由陕西当代实验话剧研究院(原陕西青年实验话剧团)于2014年精心打造的一部儿童剧。该剧上演以来,经过不断打磨,已连续演出近百场。笔者有幸在2015年陕西省第五届校园戏剧节的赛场上观看了该剧,深深地为该剧所传达出的真善美的情感打动,收获了对生活对艺术的哲思。

  • 标签: 童话剧 儿童剧 王国 种子 真爱 陕西省
  • 简介:佐临先生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见解的戏剧大师。他的戏剧视野广阔。他精通世界戏剧演出历史,对古今中外各个戏剧流派及其舞台美术方面的特点,有着广博的知识和深入的研究。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建立我们中华民族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新的戏剧体系——写意戏剧

  • 标签: 舞台美术 戏剧观 写意性 戏剧演出 人民群众 黄佐临
  • 简介:越剧是流传于上海和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十七年”间在上海发展至高峰。在中国众多剧种中,它以全部是女演员、擅演爱情婚姻戏、观众多为女性而著称。越剧中的主要男性形象,是一类有别于传统主流男性形象的、以婚姻家庭为生活重心的完美丈夫之形象。通过对此类男性的想象与向往,越剧提出了特有的“男尊女不卑”的性别。它是上海女性群体对“男尊女卑”性别的不满,而在“男女平等”性别无法全面落实的情况下,为保障自己利益而提出的折中诉求。

  • 标签: 越剧 典型形象 性别观 男尊女不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