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杂技有着三千年悠久的历史传承,它的起源和发展蕴含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为中华文明的发展留下了珍贵的史料,是中国人民引以为豪的艺术奇葩,是文艺大家庭中备受欢迎的艺术种类。

  • 标签: 高等教育 杂技 本科 中国人民 艺术种类 历史传承
  • 简介:山西是戏曲大省,有中国戏曲的'摇篮'之称,戏曲文化生态至今遗产丰富,有56个活态剧种。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戏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重大发展,推出了一批戏曲精品力作,涌现了一批戏曲表演艺术家和戏曲优秀人才,其中有四十多人获得梅花奖,充分表明山西戏曲事业的蓬勃发展。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这是自1951年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以后,第二次从国家层面对戏曲

  • 标签:
  • 简介:杂技作为一种肢体艺术语言,自产生至今历经千年岁月�

  • 标签:
  • 作者: 黄光胜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文章阐述了“非遗”进课堂的意义和难点,以及中职艺校在该试点过程中应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而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 简介:推进区域文化金融合作应结合本区域情况重点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和政府角色.前者又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息对称沟通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控制;后者在于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要把握好参与者、推动者和旁观者这三种角色,并发挥好出政策、搭平台、建环境、设监督四大功能.

  • 标签: 文化金融 合作
  • 简介:2009年6月,记者一行走进黄梅戏研究专家桂靖雷家,被这里严谨、执着的研究之风深深感动。桂遇秋、桂靖雷、桂也丹桂氏三代痴迷黄梅戏,接力研究黄梅戏的本源,不遗余力地推广,为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当地传为佳话。

  • 标签: 传承发展 黄梅戏 传统戏曲 湖北 2009年
  • 简介:11月15日~16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演出效果呈现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下半年项目实施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组织,项目课题四承担单位之一——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参加本次项目推进会的有: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科学技术处马鸣远,项目责任专家、文化部国家科技项目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蒋伟,项目责任专家、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丰其云,项目技术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丁刚毅,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朱新村、副理事长劳伟杰以及课题各承担单位代表,共50余人。

  • 标签: 国家科技 技术研发 演出效果 科技支撑 示范项目 应用
  • 简介: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作为省级唯一综合性公共文化研究机构,是我省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和学术平台。最近,该院本着人才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以开门办院的理念整合学术资源,团结和联系四川各艺术门类的专家学者,设立四川省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为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的艺术科研、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提供专业指导、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持,可谓艺术研究院"创新机制、开门办院、拓展职能、整体提升"发展思路中的一项重要举措。2014年3月18日,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在四川大邑县安仁小镇魏明伦文学馆举办"我们的‘中国梦’——努力创建省级艺术研究强院”学术交流会,会上,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艺术研究院院长泽波同志致辞时讲道:“我们的‘中国梦’——努力创建艺术研究强院”的主题基于两点考虑:第一,一个浪漫而温馨的‘中国梦’为亿万国人描绘了一幅令人懂憬的美好未来。

  • 标签: 文化艺术事业 艺术研究院 专家学者 四川省 委员会 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