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在艺术创作中,绘画之"道"与技术之""的关系一直是艺术家争论的问题,道与到底是什么?对艺术产生怎样的影响?孰轻孰重,谁先谁后,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艺术创作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重彩画创作中道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的感染力来源于艺术自身的表现,而艺术的表现则需要借助于一些辅助性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材料。

  • 标签: 艺术创作 技术训练 绘画能力 重彩画 明道 辩证
  • 简介:儿童喜欢绘画,喜欢在缤纷的色彩世界里游戏、娱乐,因为他们可以用色彩对话,用色彩交流;儿童喜欢绘本,因为好绘本中有动人的色彩,丰富的造型、精彩的情节。老师应将学生喜爱的、经典的绘本带入美术课堂,与学生一同走进色彩的世界,发现绘本里的色彩”秘密”,让绘本成为儿童感知色彩世界的培养,帮助儿童拥有一双对色彩更加敏感的眼睛,拥有更加强烈的感受力和大胆的表现力。

  • 标签: 绘本 色彩
  • 简介:书法在过去是一种文人修养与文化技能,正是在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先生那一代,书法成为一门艺术专业,这是几千年书法史从未有过的境遇.当然,陆维钊、沙孟海先生他们的努力,也正遇上书法逐渐进入"展厅时代",协会组织化程度渐高的大环境的配合,因此他们的努力所呈现出的价值,在当时具有非常凸显的意义.我们作为后继的一代,也在不断寻找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命题,期望能通过发扬老一辈名家大师的创新精神与历史责任感,"与时俱进",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形态、书法生态做出有益的推进.在这其中,不断倡导新的书法创作理念、寻求新的目标,是当务之急;而寻求对书法人才的科班式训练与培养,从而提出学科架构与学科意识,则是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不需要浮躁功利、华而不实的"炒作",却需要脚踏实地、日复一日的沉潜与坚韧,换言之,它需要一个书法家的历史担当与时代责任.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耳熟能详的古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引以为立身之本的终极目标:"弘"者大也.

  • 标签: 工作室 书法人才 培养理念 美术 书法形态 时代责任
  • 简介:2002年9月16日,在江苏省美术馆,我和崔宽先生就中国画的传统与现代性的问题进行了一个下午的讨论。辩论是非常有意义的,但由于当时只是随便展开的,没有想到录音。因此,回来后,我只能根据回忆,就崔先生所关心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 标签: 中国画 传统与现代 美术馆 录音 谈话 回忆
  • 简介:5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第六展厅展出的刘鸿洲.肖中,吴正义中国画作品,给京城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他们几位都出生于美丽的湘西凤凰。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同时,也深受本土巫傩文化的浸润,他们长期生活在边城之地.其作品呈现出神秘.瑰丽、淳朴.野性十足.却不失现代风貌的特质。现就其三人作品约论一二。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作品 凤凰 高等教育 巫傩文化 中国画
  • 简介:谭:能否谈谈日前你在桂林策划的《人文山水》当代环境艺术展的策展思路?在你的思路中,如何对待艺术与桂林漓江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顾:在桂林策划这样一个当代艺术展览并邀请大批海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在户外环境中实地制作、安装各种当代样式的艺术品,强调的就是在最接近自然的公共空间漓江山水中永久性地放置艺

  • 标签: 当代艺术 环境艺术 人文山水 艺术家 桂林漓江 策展人
  • 简介:陶瓷熏香是中华香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香的功用及香文化出发,重点论述了辽宁沿海地区陶瓷香工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 标签: 香器 香道文化 器以载道
  • 简介:每一次,我的作品生产之前都要经过漫长的内心较量,思考和思量远远超出了制作的时间。——唐勇为了生产,我们每次都必须冒着所有失败的危险。也就是说,我们不可重蹈熟悉的路径,就像我们第一次上路的时候。——尧波2014年5月28日,"息·幻城——尧波、唐勇2014双个展"在重庆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自2013年开始,四川美术学院设立教师作品年展"入围奖"与"院长提名奖",尧波、唐勇的作品从来自全院12个院系及科研机构入围的270件专

  • 标签: 幻城 入围奖 教师作品 四川美术学院 科研机构 罗中立
  • 简介:2014年三月初历时两个月的“透气-透”2014杭州国际玻璃艺术展落下帷幕。作为当下国内举办的最高水平的国际玻璃艺术展,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这是一个当代中国玻璃艺术的盛宴,饕餮观众们的视觉,

  • 标签: 玻璃艺术 艺术展 国际 杭州 当代中国
  • 简介:刘巍巍:牟老师,多年来我院油画系培养了一批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同其他专业美院油画系相比,我院油画系具备哪些教学特点?牟达:我个人认为鲁美的教育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科学化、系统化,从古典到写实、到绘画的现代模式,整个教学体系是按照艺术规律的演变和脉络来设定的,教学中比较注重科学的思维方式,

  • 标签: 鲁迅美术学院 油画 系主任 教授 教学特点 现代模式
  • 简介:2013年11月30日,将为中国现代书法创作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这一天,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濂先生在东钱湖创作了一件《春江花月夜》巨幅书法作品。

  • 标签: 《春江花月夜》 书法创作 书法作品 东钱湖 陈振濂 真情
  • 简介:随着大航海时代余波震荡,西洋器物、技术知识逐渐加速度进入中国。士人知识阶层对传入的西方造物产生强烈的兴趣。明末士大夫王徵和欧洲传教士邓玉函合作了第一部西洋力学和机械器物的译著《奇图说》,该书不仅是对西方知识的翻译,也会通中国传统造物的知识逻辑,其会通成书的真正动力也来自传统儒学。而传统价值动机与《奇图说》来源知识的价值观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明末中西造物知识会通与价值矛盾的种种表现甚至在数百年后第二次西学东渐中仍能清晰重现。

  • 标签: 《奇器图说》 造物 价值 会通
  • 简介:“道”、“”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最早见于《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从历代学者对道的解说来看,“道”是无形的,是万物运行的法则,或是抽象的精神本体;“”是具体的,是道的显现形态或物质载体。道于中含,乃道之显,二者既互为依存又相反相成,由此组成了精神与物质的辨证对立统一。

  • 标签: 《易传》 哲学范畴 形而下 形而上 具体 物质
  • 简介:新圣厅(NewSacristy,1519-1534)既是米开朗基罗最早的建筑设计之一,也是他唯一集建筑设计与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作品,体现了其对这两种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深刻探讨。新圣厅向来是米开朗基罗研究的焦点,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米氏整个计划背后的创作理念,学界尚乏深入的剖析。在维尔德、托内和奈高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文艺复兴盛期的"比较论"为大背景,对米氏的新圣厅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通过对陵墓雕塑与建筑空间之间关系的仔细观察,并结合相关的草图和文献记载,透析米氏对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探索,并试图揭示他跨界的选择背后所蕴含的创作意念。

  • 标签: 米开朗基罗 新圣器厅 文艺复兴 paragone“对比论”
  • 简介:一缘起在全球化趋势下,对各国文化趋同而导致各民族文化特征消失的焦虑,经过文化学者的警惕慢慢有所缓解。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东方设计语言如何去展示其民族、地域文化,无非是其民族、地域文化与其他民族有何不同之处或其民族、地域文化优势是什么。这是当下在文创研究语境下的设计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东方智慧的当代显现——如何让世界,更确切地说让西方重新认识来自东方、来自中国的设计,感受这些设计作品的魅力,这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全球境遇与本土意识”。

  • 标签: 东方智慧 设计语言 民族文化特征 衍生品 展场 国际
  • 简介:玻璃研究对丝绸之路贸易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玻璃属于易碎品,因此所存留下来中原出土玻璃寥寥,而目前海内外所存的敦煌壁画、帛画中绘制了大量玻璃器皿却未引起关注,特别是没有直接参加丝绸之路贸易的日本地区却保藏了大量隋唐玻璃,对研究隋唐中原玻璃贸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将结合现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出土的玻璃实物研究成果,对海内外所藏敦煌壁画、帛画中小型玻璃图像进行分类、分析与溯源,并与东亚出土实物进行比对,最终归纳出其在东传过程中的佛教化演变,其结论能对于更全面研究丝路玻璃贸易、使用情况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丝绸之路 玻璃器 古罗马 敦煌壁画 佛教化
  • 简介:自2016年起,《美苑》杂志将恢复《艺术工作》刊名。《艺术工作》创办于1938年,原为鲁迅美术学院前身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刊,主要刊登当时鲁艺师生创作的美术作品与理论批评文章。鲁迅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予以恢复,其办刊宗旨不变。刊名变更申请已经通过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批准,特此周知。

  • 标签: 鲁迅美术学院 艺术工作 教育历程 访谈录 惠民 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