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以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教学为例,通过实验对比发现,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教学中实验班的学生较快地掌握所学动作,高质量完成动作的学生明显高于对照班.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过程性评价促进高效体育课堂的作用.随机选取初一(4)和(6)班,初一(4)班为实验班,初一(6)班为对照班,2个班的学生均未学过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

  • 标签: 过程性评价 体育课堂 健身操 少年 英雄 武术
  • 简介: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具有众多身心效益,但人们往往知而不行。高校大学生处于中学与社会的中间转型阶段,相对中学生和社会工作人员而言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然而其健康状况却令人堪忧。从1985年开始的全国大规模学生体质调查到2005年的报告显示,从中学学生到高校学生体质持续下降。随着2010年中小学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中学生体质首次出现回转的趋势,然而高校学生的体质下滑趋势仍未得到遏制。所以,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干预与促进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健康状况 预测作用 自我控制 自由支配时间 阳光体育运动 高校学生
  • 简介:从生理学角度看,运动中适宜的生理负荷是提高人体机能能力、有效地增强人的体质的重要条件。对一般人来说,用心率控制生理负荷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但对适宜的心率标准目前尚无统一认识,这与人们对于运动过程中心率和心搏量及心输出量变化关系方面的研究尚不充分有很大关系。对运动过程中心率、心搏量、心输出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国内外曾有过研究,但由于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手段、方法、对象不同,所得结果也不一致,为此,我们采用超声心动图法测定了普通青年大学生在静息及连续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心搏量、心输出量,以期进一步探讨三者间的变化关系,为运动生理学研究及以心率为标准的适宜生理负荷标准的确定提供参考。

  • 标签: 连续运动 心率 心搏量 心输出量
  • 简介:十项全能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心理调控要点刘强十项全能运动是一项大运动量、高强度的综合性田径项目。一次十项全能比赛,运动员要在运动场上渡过20多个小时,运动员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他们不但要进行十个单项的比赛,还要经受多次变换场地、器材、裁判、比分领先...

  • 标签: 十项全能运动员 心理调控 比赛过程 心理调节 教练员 比赛中
  • 简介:基于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2),运用赫克曼选择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相结合的多模型识别技术,修正了由样本选择、变量遗漏等原因带来的内生性偏误问题,检验了体育行为和健康回报之间的因果机制。同时也估计了体育的健康回报净效应。研究发现:(1)体育行为与健康回报之间并非仅仅有单向的因果关联(即体育促进健康),同时也存在双向作用机制。(2)体育资源分布对人们体育参与的影响并非均质的,对不同群体的作用程度也不相同。(3)体育资源布局不平衡将引发体育参与的不平等以及健康回报不平等问题。

  • 标签: 体育计量 多模型识别 体育行为 健康回报 因果效应
  • 简介:飞钓的抛投本身就是技术和艺术的自我挑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才能完美体现出飞钓的韵味和飘逸。在实际作钓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风向、水流、障碍等诸多不利于抛投的因素,

  • 标签: 自我调整 停顿时间 行程 夹角
  • 简介:新中国竞技体育发展6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自豪感;体育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然而近些年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悖,出现了不和谐的方面,集中表现在了竞技人才培养的学训矛盾问题上。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综述法、访问调查法,从文化三层次的角度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训矛盾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希望对我国的竞技体育机制改革提供些参考依据。

  • 标签: 竞技体育 学训矛盾
  • 简介:人体运动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单位时间的能量输出。气体代谢作为反映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与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不同水平锻炼者在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的变化特征,对于探讨长期体育锻炼对机体机能的影响以及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体育锻炼 递增负荷运动 气体代谢 中气 机体 能量代谢
  • 简介:在过去的20年,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在高水平竞技体育中的重要性,并针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旨在采用访谈研究方法探讨我国个人项目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来自我国个人项目的12名现役教练员和12名运动员接受了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除3种社会角色关系特征外,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描述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共有22种特征,其中,关爱、沟通、信任、理解和合作被超过50%的受访谈者所提及。

  • 标签: 教练员-运动员关系 追求卓越表现 访谈 个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