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今天是女儿奕奕上小学的第一天。早晨5点,无需闹钟的折腾,我自然醒来。躺在床上,心里狠狠地埋怨老公:昨天送孩子的接种证到小学,也不顺便带女儿去熟悉一下教室在哪儿,厕所在哪儿,害我心里老惦记着这些事,睡不踏实!

  • 标签: 孩子 入学 手记 妈妈 小学 女儿
  • 简介: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家庭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子女的身心能否得到充分发展,发展水平如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家庭教育环境决定的。分析家庭教育现状,研究突出问题,找到优化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的有效对策,创设和谐的成长环境,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是每个家庭必须正确面对的问题。

  • 标签: 家庭教育 成长环境 子女成长 影响 实践
  • 简介:男教师进入学前教育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与性别角色的认同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中国男幼儿教师十分缺乏。为吸引男教师成为幼儿教师,相关部门应给予政策倾斜,幼儿园管理者应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社会应加大宣传,引起舆论重视,促使传统观念的改变。

  • 标签: 男性教师 学前教育 幼儿园
  • 简介:家长投入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是改善低收入家庭儿童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北京某农民工聚居区的12个学前儿童家庭的家长投入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发现,农民工家长支持学前子女教育的主要方式包括安排子女跳级、教授知识和监督作业、口头督促和创设学业环境。这个群体的家长投入以立足于家庭的自发型投入为主、聚焦于狭隘的学业成功目标,并且家长投入质量水平整体偏低。此外,农民工家长投入具有组群内的差异性,呈现出遵从型、改辙型和退却型三种倾向。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分析,聚居区的特有文化以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共同塑造了家长的观念和行为。为改善农民工家长投入的不公平现状,既需要文化与结构层面相结合的干预,更需要基于农民工家庭生存和发展权的根本改善。

  • 标签: 家长投入 农民工家长 学业 文化 社会结构
  • 简介:当前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众多,满足了大部分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这类机构具备以下三个特征:全面覆盖性、低收费性、提供基本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这些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机构符合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理念,因而是一种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机构。然而,当前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机构面临着身份上的“合理不合法”,其原因在于北京市幼儿园准入标准较为单一,缺少适合此类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机构的标准。未来应当以普惠性为导向,为其设定适宜的准入标准,从若干方面提升《北京市举办小规模幼儿园暂行规定》(2011)这一政策文件的科学性,如取消关于举办者户籍的限制、设定不同层次的注册资金标准、规定切合实际的保教人员数量、调整关于幼儿园规模的规定,同时将非正规学前教育机构纳入管理体系。

  • 标签: 农民工随迁子女 普惠性学前教育 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