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刑法权(刑罚权)内在地划分为立法和司法两个阶段,与这两个阶段相适应,犯罪概念应分化为立法(理论、实质)概念和司法(注释、形式)概念,二者各有不同的功能;刑事司法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形式概念能够满足司法技术性(定罪)的要求,刑法理论和刑法典都应接受形式概念.概念应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形式概念并非形式的,也应反映犯罪在司法阶段的本质,犯罪的本质具有层次性.还应存在一个犯罪的综合概念,综合概念具有以实质合理性为基础的司法出罪功能.

  • 标签: 犯罪概念 关系 体系化
  • 简介:河北省政法委颁布"大赦民企原罪"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对其合理性作出了褒贬不一的评论.本文认为:赦免应当依法而行,我国赦免实践的无序,源于赦免制度的缺失.作者从现代赦免制度的特征谈起,评析我国赦免制度之不足,提出赦免制度法典的建议,并对中国赦免制度的适用范围、原则、程序、效力进行了初步的构想.

  • 标签: 中国 赦免制度 法典化 立法 民营企业 原罪问题
  • 简介:权威是保证国家政治忠诚、维持稳定的重要元素,它需要合法支撑。合法与合法性不同。合法性涉及规范和评价,合法是一个过程。法治国家权威是形式宪法与实质宪法的结合体,其合法条件包括社会力量和利益冲突、力量对比、工具意义上的宪法。宪法权威合法的生成除修改宪法之外,尚需积累进化理性形成宪法惯例及发展宪法解释,以促进政治忠诚与自主性的结合,保持社会发展的活力。

  • 标签: 宪法 权威 合法化 政治忠诚 自主性
  • 简介:虽然民事裁定绝大部分都是解决程序问题的,但仍有一小部分涉及实体问题,且即便是涉及程序问题的民事裁定也具有不同的特性。在当前制度框架内的补充和重构是完善民事裁定制度的方式和途径,本文力求通过对民事裁定的类型考察,合理界定民事裁定的适用范围并加强裁判方式的规范,以确保民事裁定充分发挥其作用。

  • 标签: 民事裁定 类型化 静态划分 动态划分
  • 简介:法院解决群体纠纷,除了适用我们比较熟悉的集团诉讼、团体诉讼和代表人诉讼等规模诉讼制度之外,其他诉讼方式还有很多,且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尽管在用其他诉讼方式解决群体纠纷的司法实践中也摸索出一些好的做法,但整体上看,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和法律的规范,这方面亦存有不少问题,需要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总结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元群体诉讼制度。

  • 标签: 多元化 群体诉讼 合并审理 其他诉讼方式 示范诉讼
  • 简介:"商法公法"这一命题存在以下逻辑错误:第一,将"公法"概念偷换为"强制性法律规范"或"严格责任"等;第二,商法属于私法是定性分析,但论证"商法公法"又改采定量分析;第三,部门法划分方法不周延导致商法与经济法界限不清。"商法公法"所反应的真实本质是国家公权力对私人商事关系的干预,只是国家对私人商事关系的干预并不都体现为公法,涉私强制性法律规范亦体现为国家对商事关系的干涉但属于私法。国家对商事关系的干预主要体现为涉私强制性规范,商法公法趋势并不明显,无法获得证实。

  • 标签: 公法 私法 商法公法化 涉私强制性规范
  • 简介:近20年来,德国联邦公证人协会一直致力于通过开发产品和服务,为公证行业提供电子支持。德国联邦公证人协会不仅为公证人提供电子服务支持他们的日常工作,而且还通过引入和使用公共登记系统证明了自己作为德国政府信赖的合作伙伴的能力。

  • 标签: 公证行业 数字化发展 德国政府 服务支持 公证人 开发产品
  • 简介:法制现代理想图景的构建是法制现代研究的需要。无论是历史哲学研究范式还是类型学研究范式,都要构建理想图景,没有理想图景就失去了研究的参照系和理论皈依。更为重要的是,理想图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法制现代的目标和归宿。

  • 标签: 法制现代化 现代化 理想图景
  • 简介:公司社会责任最初体现于人们的伦理道德层面的认识之中,而公司社会责任相关理论与实践从肇始至今都体现为道德责任向法律责任的过渡,这一过程为公司社会责任的法治进程,国内外的相关实践所证明。就我国而言,新颁布的公司法对公司社会责任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这只是公司社会责任法治的开始,需要对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进行评析和借鉴。公司社会责任在法律上的准确定位与整合法律资源,从立法的角度为公司社会责任的法治提供有力支撑,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出发落实公司社会责任保障制度以及完善救济途径都是进一步推行公司社会责任法治的必要选择。

  • 标签: 公司社会责任 法治化 公司法 利益相关者
  • 简介:加快城市建设,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不但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动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城市道路的重要步骤。积极发展城市建设,有计划地抓好小城镇建设,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农村城市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标签: 加快城市化 建设与发展 小城镇建设 城市居民 农民 农产品价格
  • 简介:<正>中国刑法学的研究似乎正面临一些方向性的抉择,例如犯罪构成理论何去何从,实质解释与形式解释如何取舍,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学的关系如何,刑事一体如何可能等等。这些问题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我国刑事法治困境——如何协调规则自治与自由裁量权的关系——而出现并展开的。本文提倡并阐述刑法解释的刑事政策,诚望能够为解决我国刑法学研究的困境以及刑事法治的困境提供一点有益的尝试。

  • 标签: 刑法解释 刑事政策 政策化 刑事法治 刑法学研究 犯罪构成理论
  • 简介:推进法官职业建设,是确保法官素质、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在当前实现法官职业,就要进行以高素质法律人才库为依托的法官选任制度改革.

  • 标签: 法官素质 法官职业化 法律人才库
  • 简介:英国刑法的新走向──法典赵秉志,党剑军编译一、英国刑法法典的进程及意义十九世纪以后,一场以创制“明白易懂的刑法”为目标的法律改革运动在英国兴起,但直至《1965年法典编纂委员会法》(LawCommissionAct1965)颁布,这场运动才走上了...

  • 标签: 英国刑法 法典化 普通法 新走向 抗辩理由 犯罪类型
  • 简介:监督业务办案是指在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中,将法律监督工作以办案的形式进行,实行从受理、立案、审查、结案、提出法律监督意见到监督纠正违法问题全过程的程序办理,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一整套相关配套制度,实现监督工作的统一性、规范性、准确性,提高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质效和权威。监督业务办案包含以下五项内容:

  • 标签: 法律监督工作 办案 业务 路径 检察工作 刑事执行
  • 简介:结合基层信访治理困境和国家政治行政运行,分析信访制度的运行过程和功能定位。把信访案件分为政策在位型信访、政策缺位型信访和无理型信访,将信访制度的功能分为国家意志表达的政治功能和国家意志执行的行政功能。不同类型信访案件处理过程中,信访功能定位的侧重点有差异。政策在位型信访和政策缺位型信访是当前信访案件中的主流,无理型信访是信访案件中的支流。信访制度法治改革中的主要矛盾在于,如何有效应对政策在位型信访和政策缺位型信访,以此为基础理顺信访的政治功能和行政功能,探寻法治改革路径,适应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变化。

  • 标签: 信访类型划分 功能定位 主要矛盾 法治化改革
  • 简介:在标签文化中,刑法的标签不可避免。刑法标签的真相是在刑法评价与社会道德评价"为伍"中强行增设义务而限缩权利,因此其不可避免带来了对个体价值过度否定的恶果。为此,在尊崇个体价值之中塑造刑法信仰,当是刑法标签克制的价值之途;而在刑法谦抑性之中,建立和完善前科消灭制度和复权制度,则是刑法标签的制度补救。在标签的"宿命"之中,刑法仍应不辱其保障人权的重要使命。

  • 标签: 刑法的标签文化 刑法评价 社会评价 个人价值 义务
  • 简介:诉讼程序的改革,应该怎么改?往哪儿改?一则曰公正,一则曰效率。司法现代的重要指征,则在于主要依靠规范的技术方式来实现前述目标。鉴于法官心证的不可排除性和天然不足性,在"心证黑箱"的现状之下,极易导致实质性的突袭性裁判,从而造成对法治价值的根本伤害。因此,基于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在审判程序中引入心证透明的制度设计,力图使法官的心证状态从"黑箱"走向"白箱",防止突袭性裁判的制度性不公,是行之必要且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案之一。

  • 标签: 诉讼程序改革 “心证黑箱” 突袭性裁判 “心证白箱” 心证透明化
  • 简介:政府为促进物品利用、增进公共利益,可以基于政府公权力之作用,依法定程序,取得特定土地,并给予当事者相当补偿。土地征收权的行使在现代法治国家中虽然相当的普遍,但是由于土地征收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亦是此起彼伏。通过对土地征收权终极目的的拷问,意在从法理层面探讨国家为何可以基于公共利益对公民占有、适用的土地进行征收,希望通过此探讨来明晰土地征收的正当性基础,以破解我国在土地征收实践中的种种法理难题,进而为我国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完善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 标签: 土地征收权 公共利益 社会契约 主权权力 公共产品 财产权
  • 简介:系列犯罪的地域,是指来自同一相对较小地域范围的犯罪主体,基于地缘、血缘、亲缘关系纠结成犯罪团伙,通过相互学习与模仿形成相同或相似作案手段,利用现代代步工具,选择相同或相似环境条件的地区连续跳跃式实施特定违法犯罪行为的现象。犯罪地域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道德规范作用的消褪,又有行为人的主观因素、政府的不作为等等;如何治理犯罪地域?我们认为运用医生治病原理进行综合疗法,首先强化打击功能,移除社会"毒瘤";消除"借口",恢复社会正常"常态";积极发展经济,提高民众"防蚀"能力。

  • 标签: 犯罪地域化 外在表征 产生原因 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