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湖北省是人口大省,出生性别比失衡是该省面临的突出人口问题之一。通过运用湖北省鄂州、黄石和仙桃三市的调研数据对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现状进行分析,证实"二孩政策"能够基本满足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别比严重失衡的鄂州地区,运用该市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在现行生育政策和不同实施方案的"二孩政策"下对该市未来人口发展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预测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孩间隔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总量、稳定低生育水平、保证正常的出生性别比等方面优于现行政策和无间隔二孩政策,该政策对于解决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地区的人口问题仍然具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生育意愿 出生性别比 二孩政策
  • 简介:本文的目的在于从历史变迁的视角,把握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观变迁的现状与规律。尽管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及五中全会之后,实现政府政绩观转型成了我国政府管理的首要问题,然而目前实践界与理论界均未很好地厘清政府政绩观(绩效观)变迁的趋势。我们以20世纪70年代到当前共5个时代的地方政府计划生育政策施政口号作为研究的数据源,以文本分析法解构了收集到的500条政策口号。在统计不同年代政策口号中蕴含的绩效观聚焦词并进行曼-惠特尼U检验、Wilxon组间检验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从计划生育政策口号来看,我国地方政府的绩效观在持续改进,逐渐实现了从强力控制型治理模式向回应性、服务型治理模式的过渡;实现了从政府开展工作的"自利性"、"自便性"向有利于群众的"利他性"过渡;从将群众看做X人向Y人过渡等,未来我国在促进地方政府绩效观转型中必须保持并加速这种转型趋势。

  • 标签: 政绩观 绩效观 计划生育 政策口号 聚焦词
  • 简介:在当代社会中,青年年龄的界定一直是模糊区域,这使青年具体人群难以精准定位,青年政策与相关法规的界定无法落实。同时随着高等教育不断覆盖,高学历在读学生的庞大数量对认知青年群体产生很大影响。本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从受教育年限、结婚和成立家庭的情况、经济独立程度三方面出发探究高校硕博群体对青年年龄上限的认知状况,得出受教育年限、初婚年龄均与认知青年年龄上限成正相关关系而经济独立程度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并可进一步认为目前的青年年龄上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伸到34周岁左右。

  • 标签: 青年年龄上限 高校硕博群体 青年自我认知
  • 简介:莆田市城厢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单位、推动部门工作、服务经济建设”主题,创新创建思路,拓展创建领域,完善创建机制,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文明机关,实现了内部环境的全面改善、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办事效率的全面增强、部门形象的全面提升,实现了工作绩效和文明建设两丰收,连续17年较好地完成了省、市下达的人口计生责任目标,1994—2007年连续14年被莆田市委、

  • 标签: 计划生育局 文明形象 莆田市 城厢区 人口 业绩
  • 简介:近年来,元氏县计生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以打造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计生队伍为宗旨,计生系统人员面貌、工作作风、业务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全系统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并取得优异成绩。

  • 标签: 行风建设 元氏县 计划生育局 成效显著 服务工作 工作作风
  • 简介:近来年,乐山市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乐山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为切入点,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为总体目标,创优人口计生服务,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努力构建长效机制,有力推进了全市人口计生各项工作稳步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两化互动”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 标签: 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人口环境 乐山市 服务体系 稳定低生育水平 创新
  • 简介:"95后"上班族作为新生代的社会群体,相比80后、90后而言,具有独特的个人行为特征。作为未来社会生育的主体,他们的生育观念对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本文采用抽样访谈的研究方式,析取出这一群体对于生育现象的基本认知,并从社会文化、经济规律、社会政策、自我价值实现等角度予以浅析,以期引起全社会,特别是青年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 标签: 95后上班族 生育观 生育
  • 简介:1980年代中国生育政策之所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议题,一方面是它关涉国家为了达到既定的经济和人口目标,对民众生育子女的数量实行了严格限制;另一方面受传统生育文化以及当时较落后的社会经济、较欠缺的社会保障背景等多重作用,民众对生育子女数量的意愿和要求超出了国家对生育子女数量的限制。通过对1980年代国家为了满足民众适当的生育意愿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最后制定出国家和民众都较满意的生育政策这一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关乎冲突双方现实利益面前,冲突双方是有可能寻求现实利益上的妥协,实现国家政策与民众意愿两者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双赢的。

  • 标签: 国家政策 民众意愿 生育政策
  • 简介:2010年4月22日在德江县召开的“铜仁地区计划生育全程管理服务推进工作会议”上,中共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表示:《德江县乡镇计划生育全程管理服务实施方案》在如何管住干部,如何促进乡、村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工作实效这个关键问题上,

  • 标签: 全程管理 计划生育 德江县 服务 乡镇 解读
  • 简介: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显示的人口高增长态势,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一些学界人士的共同关注,这当中就包括陈云和马寅初。马寅初提出的节制生育主张一直受到陈云的坚决支持。陈云还曾经担任了我国最早成立的计划生育机构的负责人,他在长期主管财政经济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科学认识。然而,当时的中国推行计划生育还面临不少困难。毛泽东虽然支持计划生育,但他的表述前后不尽一致,表明他在这个问题上是犹豫的。

  • 标签: 陈云 马寅初 毛泽东 人口 计划生育
  • 简介:面对在地震中成千上万子女死亡或伤残的独生子女家庭,唯有用新生命才能点燃这个特殊群体再创幸福家庭的新希望。绵竹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率先构思并推行"重灾区再生育关怀工程",并由此引发了国家人口计生委"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项目"的启动。绵竹市"再生育全程服务"项目是汶川特大地震对有子女死亡或伤残的独生子女家庭实行再生育关怀的一个样本,是中国政府巨灾应对的典型案例。调查研究地震丧子家庭再生育情况,希望由此可以反映党和政府在危情时刻"以人为本"的态度和应对巨灾的决策能力,更希望能为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巨灾应对能力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 标签: 汶川地震 绵竹市 再生育服务 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