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关于劳动力商品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在我国,每逢一次大的经济转折时期,这一问题就被重新提出来。虽然讨论多年,但至今仍未取得共识。看来,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条件尚未成熟。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再一次把这一问题提出来,会有一个大的突破。一、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存在的客观必然

  • 标签: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 按劳分配 主人翁地位
  • 简介:本文从宏观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建构了一个系统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框架,以此对城市外来青年劳动力这一重要群体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审视。在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建立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上,指出外来青年劳动力的开发需要多元的开发主体,详细讨论了现实、辅助以及潜在三个方面的开发内容,并具体分析了现实制度和政策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外来青年劳动力 开发内容 开发政策
  • 简介: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具有内在活力和完整意义的实践主体;唯有内涵三个文明要素的主体的充分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在企业就是坚持以职工为本。职工群众

  • 标签: 劳动力产权 职工权益 主体地位 激励机制 劳动力素质 现代企业制度
  • 简介:《竞争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全文分为三部分:一、社会经济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在中国的奴隶和封建社会里,生产力发展缓慢,有多种原因,缺乏竞争是主要原因之一,社会主义社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是如此.二、竞争是调节供求关系的内在动力.竞争揭示了生产和需要的关系,竞争规律的核心是供应和需求关系的相互适应.三、竞争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竞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当前高科技的发展,是世界各国发展商品经济,在竞争中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 科学技术 竞争促进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生产力的发展
  • 简介: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文化遗产,其独有的风貌及价值属性是旅游发展的原生动力.梳理已有文献,综述对传统村落旅游与旅游驱动力的研究,足见传统村落是不可再生的遗产资源,也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旅游价值.结合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实例,分析其旅游发展驱动因素,从资源驱动力、经济驱动力、市场驱动力、社会驱动力及行政驱动力五个方面提出了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驱动力架构.

  • 标签: 传统村落旅游 旅游驱动力 驱动力因素
  • 简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短期难以改变,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背景下保持南宁市旅游经济增长的速度,必须要找到南宁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南宁市旅游经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出了保持南宁市旅游经济增长的四大新动力

  • 标签: 南宁市 旅游经济 增长 新动力
  • 简介:提起埃德加·斯诺,许多人都知道他的名作.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这样一名外国人,率先不顾一切地深入国民党严密封锁的陕北红色根据地,热情采写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追溯起来,一二·九运动对他的影响,不能不说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1928年,斯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受聘于国外新闻机构驻中国的采访编辑部门,曾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生活和工作了13年之久.为采集新闻,斯诺遍访了大半个中国,了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尤其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劳苦大众产生了深切的同情.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期间,斯诺积极参与酝酿筹划,认真追踪采访报道,热心保护青年勇士……这一切促进了他思想的发展,增强了他进一步了解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热望与对中国前途的信心.

  • 标签: 斯诺 运动 《西行漫记》 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 编辑部门
  • 简介:<正>祖国大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运动胜利结束至今,已40年了。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离我们越远,它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对于新中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就愈明显,我们对整个运动的了解也就愈深刻。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的情况如何,决定着中国的命运。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农民不满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曾多次起义,力图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一个“均贫富”、“等贵贱”、“耕者有其田”的平等社会。但是由于没有先进的阶级和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行动带有盲目、自发性,其结果不是惨遭镇压而失败,就是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利用,成为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而没有实现社会结构的更新。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提出了“平均地

  • 标签: 封建土地制度 土地改革运动 “耕者有其田” 中国共产 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 农民土地问题
  • 简介:在全球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作为宏观历史进程的全球化和当代新自由主义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缠绕在一起,新自由主义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引发和加剧了一系列全球问题,因而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反全球化运动。反全球化运动一方面使人们认识到了当今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各种弊端,但同时它还具有诸多局限性。如果反全球化运动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整体地、历史地看待全球化历程,摒弃简单化、绝对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反全球化运动将会发挥更加有效的制衡作用。

  • 标签: 全球化 现实根源 反全球化 局限性
  • 简介:工资与物价的螺旋运动戴园晨1979年我国进行了以联产承包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且调整了农产品和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以此为发端,使我国进入了一个经济关系不断变化的改革时代。当时在居民经济生活方面的变化之一,是工农业产品比价的合理调整,使农民收入有了...

  • 标签: 通货膨胀 物价 螺旋运动 工资侵蚀利润 经济增长 欠发达地区
  • 简介:时下.美国的“一个人”和“一个运动”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去世,令人叹息,他极具天才式的创新,正为无数人所谈论,他被尊称为“美国的骄傲”,其成功与美国社会的整体环境息息相关。而一场如火如荼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大有发展成“占领美国”之势,蔓延到旧金山、华盛顿、波士顿、丹佛等50多个大城市。示威者称他们将很快占领近150座美国城市,并准备在室外过冬,打一场持久战。

  • 标签: 美国社会 华尔街 运动 暗喻 整体环境 美国城市
  • 简介:山西农村“四清”运动是“左”的错误思想指导的产物,运动分四个阶段:1962年10月~1963年4月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起步阶段;1963年5月-1963年9月是农村“四清”运动的试点阶段;1963年10月-1964年8月是运动的全面展开阶段;1964年9月-1965年7月是集中精力打歼灭战阶段;1965年8月~1966年8月是向“文革”并轨阶段。本文对这五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作一简述。

  • 标签: 四清运动 山西农村 述评
  • 简介:抗日救亡运动在资中宋大杰一、宣传抗日1937年冬,资中县抗敌后援会成立,各中学相继成立分会。县抗敌后援会下设民众歌咏团等机构,各中小学校纷纷组建剧团、宣传队。一个以学校为中心的全民抗日宣传高潮在资中大地上出现。抗日救亡歌曲响彻在资中的四面八方。《起来...

  • 标签: 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宣传 资中县 中共党员 抗日战争时期 抗敌后援会
  • 简介:  1970年4月,以韩国政府为主导倡议的以"勤勉、自助、合作"为宗旨的新村运动启动,其基本理念是把传统落后的乡村变成现代进步的希望之乡.大体分四个阶段:基础建设阶段(1970至1973年),主要是改善环境,提倡奋发图强的新村精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散扶助发展阶段(1974至1976年),积极推行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和发展养殖业,增加农业收入.……

  • 标签: 内容成效 新村运动 运动内容
  • 简介:建国初期的1951年初到1954年春,中共中央开展了一次整党运动。通过这一运动,有效地克服和解决了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经受住了执政的最初考验。50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次整党运动,对于加深胡锦涛总书记重提“两个务必”思想的理解,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整党运动前的整风建国初期的整党运动是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发

  • 标签: 建国初期 整党运动 整风运动 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 “三反”运动 中国共产党
  • 简介:路易·艾黎(简称艾黎),新西兰人,1897年12月2日出生于新西兰坎特伯雷一个农村家庭,1927年4月21日到达上海。从此,他的命运与中国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身体力行倡导工业合作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战前,我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由于日本的入侵,集中沿海的很多工业毁于战火。

  • 标签: 路易·艾黎 工业合作社 工合运动 山丹培黎学校 合作运动 新西兰
  • 简介:回顾了如下史实:北方国民会议运动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一场公开的合法的民众政治运动,李大钊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积极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去,直接领导了促进国共合作和组织国民会议的基础工作。

  • 标签: 国民会议运动 李大钊 孙中山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改组 国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