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相传有三个版本:、和.秦汉以来,学界主流向以为,"白马即马",结果常使易学研究偏离的本来--卦爻画."周易学"主要是在卦爻辞的基础上以"象"的方式解.综观易学史,与这种"经文易学"同样重要的治易方式还有二:五行易学和图书易学.传统"经文易学"之"象数与义理"的两派分类法有失全面,不利于揭示易道本质,"白马非马".本文通过运用上述三种研易手段,尝试总结易道法则:阴阳之道、众界合一、和实生物.易学研究因缘而起,学者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和而不同方为君子之道.易之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 标签: 周易 象数 义理 五行 图书
  • 简介:刘长允先生所著《大中华赋》,原文初次发表于2009年11月4日的《人民日报》,一经刊发,即引起广泛关注。文章相继香港《大公报》、《新华文摘》、《中国历史评论》、《华尔街日报》、《中日商报》等国内外报刊杂志广泛转载;知名历史学者和全国语文教学权威专家均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日报》海外版以《盛世作赋乐担当》为题,对作者及其《大中华赋》进行了专门报道;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先生曾全文朗诵该文;一些书法家将该赋写成书法长卷,并有一些中小学将之作为教辅材料,等等。2010年3月,增加

  • 标签: 大中华赋 译成文字 赋译成
  • 简介:洛学门人王蘋以开心学端绪著称于史,然由于朱子为清理门户、重建道统之需要,对王蓣之异己思想大加挞伐,作《记疑》逐条批驳,致使其沉寂于哲学史,暗而不彰,且尤为当前哲人所遗忘。摈弃门户之见,考镜心学源流,王蘋为洛学开出新面向所做的努力与尝试应该给予必要和足够的关照,从而彰显王蘋在心学建构历程中的草创之功,以期丰富和完善心学史的研究。

  • 标签: 王蘋 心学
  • 简介:按照康德的先验哲学,物自身不是认识的对象,通过感性直观给予我们的不过是杂多表象,由杂多表象而形成知识乃至形成经验所需的“综合”只能是知性的自发性功能。然而,当康德不只一次说通过感性直观一个对象给予我们,通过知性范畴该对象思维的时候,感性直观给予我们的对象是什么对象?感性直观所给予的对象与知性范畴所认识的对象如何可能是同一个对象?这就是所谓的“对象之谜”。

  • 标签: 《纯粹理性批判》 现象学 感性直观 先验哲学 物自身 知性
  • 简介:“人生而静,天之性也”,《乐记》这一人性论对宋明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因着宋明理学的影响之深之大,它的真实内容和意义却被长期遮蔽。以超越善恶的动静论人性,既克服了孟子以降内省或内原式的道德成长路径的虚玄,而转向内得真实确定的礼乐而建立起德性成长的客观之途;也从起点上摆脱了《荀子》人性之恶带来的理论逻辑困境,使人在礼乐的陶治和对天理的追求中,德性成长成为可能。这一人性论也为在“清静澄明”中知识与德性的成长,相得益彰,分任殊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就跳出了宋明及至现代新儒学心性论中“尊德性”与“道问学”的纠缠,将知识从后世一直德性的捆绑与束缚中解放自由出来。

  • 标签: 《乐记》 人性论 清静澄明 礼乐 突破
  • 简介:中国传统有机宇宙论在晚清遭遇基督教自然神学的挑战。而天演论作为晚清时代最先进、最有影响的科学宇宙论,与传统中国的有机宇宙论高度一致。两者都认为宇宙是自动生成的,而不是一个超越的上帝创造的;两者都坚持宇宙万物的发展动力和规则来自宇宙自身而非外部事物。这使天演论能够中国知识分子用来支持传统有机宇宙论,并对抗基督教自然神学中的神创宇宙论和机械宇宙论。这是天演论迅速风靡知识界并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内在原因。

  • 标签: 天演论 有机宇宙论 机械宇宙论 神创论 自然神学
  • 简介:11月7~8日在广东举行,由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主办,广东医学院承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国、德国、法国、保加利亚等地有关大学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宗旨是:明确生命文化学的研究规范,推动生命文化学的学科创建;发掘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探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的相遇与融合的问题;弘扬健康的生命文化,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智力资源。

  • 标签: 生命文化 广东省 国际学术会议 文化学 学会 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