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文章详细介绍了两岔河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安全监测的测点布置、仪器的埋设安装与观测等情况,并对坝体施工期及蓄水初期变形、渗流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两岔河大坝的施工期质量、运行情况作了初步评价.

  • 标签: 两岔河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 安全监测 变形 渗流
  • 简介:本文测得了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林地、荒草坡、开垦荒坡、裸岩等十余种坡地类型在一定降雨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数据,即每次达到产流降雨量的径流系数和泥沙流失量。分析比较了各种坡地类型的水土保持状况。裸岩坡地和黄土荒坡最易产生水土流失,遇大暴雨时,径流系数达20%以上,一般暴雨在10%以上。荒草坡开垦后水土流失显著增加,泥沙流失量增加10.3倍。

  • 标签: 坡地类型 径流系数 泥沙流失量
  • 简介:本文介绍了新疆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泄洪洞的水力学观测设计,结合国内外水力学观测工作的发展,较为详尽地阐述了该工程与先期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印证的设计过程。

  • 标签: 导流泄洪洞 水工模型试验 水力学观测 下坂地
  • 简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探讨觇标及仪器对中误差对观测水平角精度的影响,认为其影响的有利方位与不利方位是互相垂直的。

  • 标签: 测量 对中误差 水平角 关系
  • 简介:葛洲坝大江电厂右侧安装场下,布置了双层泄流设施,上层为左右并列两个排漂孔,出口断面2.7米×6.5米(高×宽),孔底板高程38.8米;下层为左右并列两个孔的排沙洞,出口断面3.0米×6.5米(高×宽),洞底高程29.2米,出口位置x=15+0944。尾水

  • 标签: 排沙洞模型 试验 原型观测 双层泄流 排漂孔
  • 简介:根据天生桥二级水电站观测资料,分别从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基础渗漏及扬压力、部分坝体混凝土温度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大坝的运行性态作出评价,并对大坝的运行管理提出建议。

  • 标签: 天生桥二级 原型观测 资料简析 评价
  • 简介: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存在着较大的外水压力,为了解该电站Ⅱ号引水隧洞外水压力分布情况,分洞段埋设仪器进行了外水压力长时间的监测。监测资料表明,该隧洞在桩号6+2251m的上游洞段实测外水压力远小于推测的外水压力,其主要原因与监测洞段的地质情况及渗压计埋设位置、未进行混凝土衬砌的Ⅲ号引水隧洞等的排水降压有关。为准确监测引水隧洞的外水压力分布情况、排水洞的排水减压效果,文章对监测仪器埋设、排水洞内排水孔布置,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引水隧洞 外水压力 观测 仪器埋没
  • 简介:冯家山水库位于陕西省宝鸡县渭河支流册河的下游,是以蓄水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工程,总库容3.89亿m^3。水工建筑物有拦河坝、右岸泄洪洞、非常溢洪道、左岸明流溢洪洞、输水洞及电站等。

  • 标签: 冯家山水库 溢洪洞 原型观测 明流 输水洞 泄洪洞
  • 简介:水库渗漏是极常见和难免的,渗漏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如何在这些复杂的因素中找出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水库蓄水后的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正常发挥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西安黑河金盆水库左岸单薄山体在蓄水后渗漏点、渗漏量的观测与分析,来验证前期勘察阶段对渗漏量的预测。

  • 标签: 单薄山体 渗漏 预测 实测
  • 简介:天生桥一级水电站C3标工程原型观测的范围,包括大坝堆石坝体、混凝土面板、溢洪道、导流洞堵头、坝基及相邻边坡等主要工程部位。观测项目为内部变形、外部变形、枢纽永久监测网、水库诱发地震及库区气象等监测系统,具有土石坝、混凝土建筑物及边坡岩土工程综合监测的性质。各监测系统共设有各种仪器监测点1136个,采用了进口和国产的电测式、机械和光学式几大种类的仪器,使用各类仪器传感器23种。为实现大坝观测自动化,后期设计配置了自动化数据采集与终端处理系统。文中对各监测系统监测点设置、仪器埋设与安装等作了简要介绍

  • 标签: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 堆石坝体 混凝土面板 坝基 边坡 溢洪道
  • 简介: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与其支流丹江的汇合口下游800米处,控制流域集雨面积95200平方公里,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和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也是实现南水北凋中线方案的重要水源工程。工程于1958年动

  • 标签: 丹江口水利枢纽 泄洪深孔 水力学 原型观测 水源工程 南水北调
  • 简介:本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对昌马水库2002—2012年渗压计观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水库水位与孔隙水压力之间的线性关系,并采用相关系数对数据进行稳定性检验,同时对存在线性关系的线性模型给予一定的置信度。应用所建模型的预测功能,可对观测值进行预测,得到不同水位时渗压计监测结果的预测区间,为以后的日常观测提供一定的参考范围。

  • 标签: 渗压计 水位 异常值 一元线性回归 相关性
  • 简介:气候变化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及其时空演变规律产生了重要影响,原有研究成果已不能真实反映现代条件下的水文变化规律。作为概念性模型的代表,新安江模型已不能适应变化环境下流域综合水文要素的模拟,因此有大量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亟需加强。为解决这一难题,文章以新安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改建项目为例,阐述嵌套式强化观测流域设计方案的应用,在原有设施基础上,嵌套增建了原型小流域及坡地水文综合要素观测场、嵌套式强化观测流域、水文综合实验与分析测试中心及远程接收中心。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够有效的提升数据资源类型及涵盖面,为发展新一代水文模型系统提供数据支撑,为建设流域大气-水文-生态综合模型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嵌套式 流域设计 水文水资源实验站 水文模型 水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