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1概况2017年10月10-17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温室气体室方双喜、梁苗和浙江省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副站长马千里赴俄罗斯奥布宁斯克访问,此次访问是基于中国气象局与俄罗斯水文气象与环境监测局(Roshydromet)2015年签订的双边合作计划之合作领域1.2项“开展气候变化和环境气象相关的温室气体、臭氧、

  • 标签: 环境监测 水文气象 俄罗斯 中国气象局 温室气体 合作计划
  • 简介:依托科技部奥运攻关课题“奥运会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预警和预报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以及雷电业务的开展,本研究取得的雷电临近预警技术研发及其业务应用的技术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雷电监测 预警系统 预报技术 奥运会 气象业务 技术推广项目
  • 简介:气候变化影响了水循环与地区的水量平衡过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干旱的形成与演变条件。以标准化降水量与蒸散发量差值表征水分偏离正常程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为基础,从多时间尺度联合的视角建立联合干旱指数(JDI),并以广东韶关为例分析修正的新指数JDI在干旱监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综合了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特征信息的JDI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干旱的形成与演进过程。通过对干旱监测的评价以及与实际旱情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联合干旱指数JDI在实际干旱监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可作为未来干旱监测的新理想指标。

  • 标签: 干旱监测 气候变化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联合干旱指数
  • 简介:2003年,青海省气象局依托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遥感中心和54个气象台站,建成了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并投入业务化。5年来,广大气象科技工者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工作作为服务生态立省战略的切入点,在草地、水资源、土地沙漠化、土壤水分、土壤侵蚀、大气沉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碳通量、雪情及雪灾、草原和森林火灾、湿地、湖泊等方面开展动态监测,实时发布监测产品,直接服务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标签: 生态 监测 评估 服务
  • 简介:在分析西安气象事业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及存在差距的基础上,按照“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的要求,结合西安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初步构建了西安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气象现代化发展总体目标。

  • 标签: 气象现代化 评价指标 西安
  • 简介:利用2010年7月上旬—2011年6月下旬每旬FDR型土壤水分监测仪与人工烘干称重法测定的土壤水分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观测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相对误差为0.10%;误差春季最大,平均为0.19%;夏季最小,平均为0.02%。浅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大,误差也较大,相对误差为0.01%~0.62%;中层变化较平稳,相对误差为0.12%;深层60~100cm土壤水分受外界影响轻微,变化最平稳,误差最小。两种方法观测值具有很高的相关性(P〈0.001),因此,可用烘干称重法的观测值为基准,对自动站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校正。

  • 标签: 土壤水分 FDR型土壤水分监测仪 人工烘干称重法
  • 简介:1背景情况2009--2010年,中国气象局先后在蒙古国阿尔拜赫雷、温都尔汗和阿尔泰援建了3个沙尘暴观测站,开展气溶胶质量浓度PMIO/PM2.5/PM1、数浓度以及能见度的连续在线观测。根据协议,蒙方应将3个沙尘暴观测站的观测数据经乌兰巴托实时传送到北京(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 标签: 沙尘暴监测 执行情况 合作项目 双边 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气象局
  • 简介:该项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参加研究的单位有上海台风研究所、广东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北京大学等。在资料共享、学术交流、促进研究成果的公益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成果。本项目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 标签: 台风灾害 通过验收 预报技术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监测 登陆
  • 简介:江西省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暴雨天气多发区。根据资料统计表明,我省5~8月的大暴雨过程平均超过13次,具有发生机率高、强度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因此破坏性大,成灾率高。暴雨引发的洪水灾害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次。八五期间,我省有四年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1995年出现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对我省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0亿元。因此,加强暴雨监测通信预报服务系统的研究及建设,对于减轻暴雨灾害,振兴地方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1995年出现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对我省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0亿元。因此,加强暴雨监测通信预报服务系统的研究及建设,对于减轻暴雨灾害,振兴地方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暴雨预报 暴雨监测 江西省 服务网络 洪涝灾害 气象信息
  • 简介:本文对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本底监测的气相色谱系统进行了描述,阐述了监测的方法,给出了部分测试结果,并对近期所监测的实际样品作了初步分析。

  • 标签: 二氧化碳 甲烷 本底深度 气相色谱
  • 简介: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降水酸度分析:2008年7月20日至8月20日减排期间,北京地区3个酸雨监测站(密云的上甸子、北京观象台和昌平)的降水酸度为1993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强,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也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值,酸雨量与总降水量的比值接近100%。仅8月1~20日期间,

  • 标签: 2008年奥运会 北京地区 降水酸度 监测站 成因探讨 减排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自行设计和研制的NOAA-AVHRR卫星资料处理业务系统的设计思路、总体结构及主要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系统软件中三维立体图像显示技术及其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生态环境监测 NOAA-AVHRR 卫星资料 处理业务 气象科学 总体结构
  • 简介:本文介绍了利用多媒体开发工具MacromediaAuthorware等制作《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思想及开发过程,重点叙述了课件开发过程中素材的采集方法、屏幕的设计、结构的设计及课件的特点等主要内容,并想通过课件的开发一方面提高课件制作技术,另一方面改进职工培训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资源。

  • 标签: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多媒体课件 设计 开发 设计与开发 生态环境监测
  • 简介:2006年4月6-8日第二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TheSecondSessionoftheForumonRegionalClimateMonitoring,AssessmentandPredictionforAsia)任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主办,中国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外国专家局和中国科学院协办,北京气候中心(BCC)承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58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 标签: 气候监测 亚洲区 第二届 论坛 北京 评估
  • 简介:2010年11月上旬.青海省首个电离层测高仪监测站基础建设在都兰县气象局已完成建设。该站建成后,将获取电离层监测的第一手资料.为青海西部电离层天气的监测、预警、服务等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 标签: 电离层测高仪 基础建设 监测站 青海省 电离层监测 县气象局
  • 简介:207年,在中国气象局轨道业务项目的支持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圆满完成了将酸雨监测评估、CAPPS-3和紫外线预报业务向省级推广的任务。酸雨监测评估业务主要推广到酸雨污染比较严重的广东、广西、贵州、湖北、福建、四川、重庆和河南8省(区、市),另外,湖南、云南、江苏、山东等省也积极响应。4月,在成都召开了由12省参加的酸雨监测评估业务软件推广培训会议,

  • 标签: 酸雨监测 预报业务 紫外线 评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应用
  • 简介:本章主要着眼于中间用户群,他们的首要功能在于提供实时天气观测和预警预报信息、借助计算机生成天气分析和预报意见、监测气候变化趋势等,其产品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为公众所获取。到目前为止,该用户群中最大的用户来自国家天气局(NWS),

  • 标签: 天气观测 预报信息 监测 现象学 中尺度 基础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10月正式批准“我国温室气体监测分析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一期)”立项,总经费5700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按要求于10月底之前编制上报了2个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3月,中国气象局职能司召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台站人员在京召开研讨会,对可研报告集中补充和修订,

  • 标签: 监测分析系统 温室气体 国家发改委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立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