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用双J—硅架支架引流管为24例患者行输尿管膀耽内引流,经IVU证实肾积水改善,使用此方法的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这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而且并发症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其护理要点是及时插导管引流,保持双J—导管位置和防治泌尿系感染。

  • 标签: 双J—硅胶支架引流管 引流 护理
  • 简介:脑室出血并非罕见,以自发性脑室出血为例,约占脑出血的3%~5%,但55%的病人出血量少,预后好,出血量大者预后严重,多迅速死亡.故探索治疗脑室出血的措施对提高重型脑室出血抢救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们应用外引流术与尿激酶注入联合治疗重型脑室出血25例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室出血 尿激酶 治疗 外引流术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根治术后较常出现的并发症,影响了病人的术后恢复过程及治疗.我院58例采用双管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

  • 标签: 双管负压引流 乳腺癌 术后 并发症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锥颅引流,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是一种引流彻底、置管时间短、降低感染率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9年2月~2002年4月共收治28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锥颅血肿 碎吸引流 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选择2005年2月~2009年1月我院住院的57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腹水,一次置管,反复使用。明显减轻了由于反复腹腔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了繁琐的工作程序。护理要点为治疗前后加强心理疏导;术中医护人员与及病人密切配合,注意无菌技术,加强病情观察;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冲管,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系统,预防感染。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腹水引流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脊液漏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32例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被采用腰椎穿刺、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且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置管后1~2d脑脊液漏减少,3~12d停止;随访6~12月无再漏.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的可靠有效方法.

  • 标签: 引流治疗 腰大池 临床观察 外伤性脑脊液漏 持续外引流 腰椎穿刺
  • 简介:我科自1989年2月以来对部分阑尾脓肿患者在B超定位下行脓肿穿刺置管引流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28例男24例、女4例,年龄18岁~48岁。均经B超明确诊断阑尾脓肿并液化良好。脓腔直径6cm~15cm。

  • 标签: B超定位穿刺 阑尾脓肿 置管引流 普外科 脓肿穿刺 解放军
  • 简介:目的总结女性乳腺癌患者行改电根治术后保持腋下负压引流管有效负压的护理经验。方法了解负压引流管放置的具体位置,负压引流装置的组成,掌握引流管护理的关键及注意事项。结果保持有效的负压避免皮下积液的产生,促进皮瓣的愈合。

  • 标签: 乳腺癌 负压引流管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颅锥细孔钻颅置管低位持续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并分析40例临床病例资料:其中20例为对照组,即常规钻孔引流组:常规于顶结节下方钻颅,置8号导尿管于血肿腔内,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外接无菌瓶,术后2~3日拨管.另20例为颅锥细孔钻颅治疗组:顶结节下方颅锥钻颅,置入细硅胶管,深入颅内3cm左右,管全长15cm,内径1.5mm,外径2.4mm,管前端为盲端,其后0.5~1.0cm处有四个小侧孔.本组10例用生理盐水及庆大霉素盐水反复冲洗,另10例不予冲洗,均接无菌瓶,悬挂于钻孔点下方30~50cm处持续引流,1~2日拨管,创口不予缝合,加压包扎.结果术后48h头颅CT扫描显示:颅锥细孔钻颅治疗组20例患者无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较少,脑中线结构基本复位,术后临床证状迅速改善,无感染发生,住院时间短,冲洗组与非冲洗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此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50天复查头颅CT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应用颅锥细孔钻颅持续低位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创伤小,头部伤口不需缝合,患者痛苦小,住院费用低、时间短,临床症状改善迅速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亦可应用于床边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但需注意钻孔位置、引流充分、无菌瓶位置等.

  • 标签: 颅锥细孔钻颅低位引流 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我们自1999年8月~2001年11月采用文献方法[1]链择性地治疗各种创伤性颅内血肿7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颅内血肿 外伤 穿刺引流
  • 简介: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为了观察术区渗出、感染及组织受压等情况,一般术后48h内都要在切口内置管行负压引流,以保证手术成功。然而,如果术后引流不畅,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1987年2月至2000年12月行颈椎管扩大成形术356例,共发生术后引流不畅12例,其发生率为3.4%。现将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术后护理 引流管 脊髓型颈椎病
  • 简介:高血压颅内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往外科多采用开颅手术治疗,但对病人的再损伤大,且危险性高、住院时间长;而内科应用脱水剂及一般支持疗法治疗效果也不理想,现在随着CT的普及应用,颅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近年来,我们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30例,取得了很好效果.

  • 标签: CT定位 颅内血肿 穿刺引流术 脑疝 颅内压
  • 简介:脑脊液持续引流可降低颅内压,同时也促进脑脊液的引流更新,在神经外科有较广泛的治疗作用。我院神经外科自1999.8~2000.8间共82例病人应用腰穿脑脊液持续引流,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82例中,男54例,女28例。年龄13~78岁。脑脊液漏20例,其中脑脊液耳鼻漏11例,手术后切口漏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其中外伤性30例,自发性6例;脑室内出血23例,其中自发性6例,外伤性3例,术后14例(后颅窝手术9例,幕上手术5例);硬膜下积液3例(外伤后2例,手术后1例)。2、方法:采用硬膜外套管针于腰3~4或腰4~5间隙穿刺,从中向尾侧蛛网膜下腔置入细软引流管长约3~5cm,引流管末端连接引流袋。根据不同需要调整引流高度、控制脑脊液引流量,使每日引流量在150~350ml之间。一般维持引流高度于患者颅骨翼点水平或稍高,但不超出此水平20cm。对脑脊液漏患者,如仍有漏液,可适当调整引流高度于翼点平面以下,但不低于此平面10cm。持续引流4~13天,少于4天15例,4~6天27例,7~9天30例,大于9天10例,平均8.3天。拨管前先适当提高引流袋观察1天,情况许可才拔管。

  • 标签: 脑脊液 持续引流 临床应用 神经外科 腰穿 颅内压
  • 简介:对98例严重肝外伤病人手术后常规于肝创面处、创面周围膈下、肝脏面及小网膜孔处置乳胶管作闭式引流.术后15例发生胆漏,14例治愈(占93.3%),均因多管多处引流取得满意疗效,1例因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术.多管多处引流对严重肝外伤术后的胆漏引流充分,引流成功率高,有效地防止了胆汁性腹膜炎的发生,是治疗严重肝外伤术后胆漏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引流 胆瘘 肝外伤 胆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替开放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对76例脑室内血肿行脑室钻孔引流术并交替开放双侧引流管病人实施相应护理。结果76例中基本治愈41例,效果显著19例,好转12例,放弃治疗死亡4例,无发生气颅及感染。结论通过对脑室引流管的交替开放施予细致的护理、密切的观察,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脑出血 脑室引流 交替开放 护理
  • 简介:我科自1992年至1997年。对47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行单U管或双U管胰床灌洗引流,效果满意,现将灌洗引流的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35例,女性12例,年龄18~69岁,平均43岁。入院24小时内全部手术诊断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治愈37例(78.72%),死亡6例(12.7%);术后并发胰腺脓肿2例,胰漏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灌洗引流 U管 引流管 坏死性胰腺炎 灌洗液
  • 简介:目的探讨U管引流在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治疗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晚期肝门部胆管癌行U管引流姑息治疗病例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1患者术后U管均引流良好,术后黄疸均消退,营养状况改善。1例存活11个月,7例存活1年,3例存活2年。结论加强U管术后护理,保持其引流通畅,做好术后病情观察及出院指导,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存活期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胆管癌 U管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