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在我院内部收治的 1986名患者,比较其不同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易感发生部位、耐药菌种类以及耐药菌感染致死率,来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结果:根据最终的实验结论可以观察到,多重药物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并且这种感染对于患者的最终致死率也比较高。 结论:通过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来不断提示医务人员要密切监控高危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以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从而不断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建洁净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情况的进行分析,以制定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所有收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249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例(5.22%),20例次(8.03%)。结论新建的洁净ICU环境清洁加上严格做好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 标签: 新建洁净ICU 医院感染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在我院内部收治的1986名患者,比较其不同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易感发生部位、耐药菌种类以及耐药菌感染致死率,来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结果根据最终的实验结论可以观察到,多重药物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并且这种感染对于患者的最终致死率也比较高。结论通过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来不断提示医务人员要密切监控高危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以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从而不断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特殊感染手术间的流程管理,规范手术室的特殊感染手术管理。方法探讨分析特殊感染手术的流程管理与感染控制。结果通过对感染手术的流程管理分析,使感染手术的流程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结论特异性感染手术的感染控制是一项系统而严密的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严密的部署,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特异性感染 手术配合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强化感染管理的价值。方法:本次选取病例均来自感染科,于2021.01~12内抽取未实施感染强化管理的100例病例设为甲组,于2022.01~12内实施强化感染管理的100例病例为乙组。对比防护行为执行率及病例满意水平。结果:比对防护行为执行率,乙组消毒隔离、防护用具、手部卫生、佩戴手套等占比>甲组(P<0.05)。比对病例满意水平,乙组合计百分比>甲组(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强化感染管理的价值突出,可增强护士防控意识,提升其各项行为执行率,有利于控制感染,病例普遍满意。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 强化感染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收住我院呼吸内科的经微生物检查证实46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呼吸内科病房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合并糖尿病是主要易患因素。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原茵以白色假丝酵母茵为主,氟康唑治疗有效。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茵,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 标签: 肺疾病 院内感染 真菌感染 内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体系,实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 方法: 完善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体系,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结果: 通过不断改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提升了医院感染的整体防控水平。 结论: 在预防医院感染的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感染预防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预防的规章制度,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知识的培训,不断提升医院感染的防控水平。

  • 标签: 医院感染 病例漏报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合并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入院的100例心血管合并感染的患者,患者感染的痰标本,采用有效的细菌培养和真菌检查分析,对治病真菌的种类和药敏结果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结果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结果显示中,肺部真菌感染的有15例,真菌感染率达到15%,念珠菌种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较高,占有6例,达到6%,热带念珠菌有8例,占有8%,光滑念珠菌占有5例,占有5%,克柔念珠菌2例,占有2%。结果显示不同的念珠菌感染对于真菌药物实际呈现的不同耐药程度不同。结论心血管疾病合并感染的患者,抗感染治疗者均感染率水平较高,需要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和治疗策略管理。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合并感染 抗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感染合并子宫下段切口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我院妇产科病房于2013年6月25日接诊了1例G4P3孕34w+6d,双胎,剖宫产术,腹痛待查,盆腔脓肿的产妇,在腰麻+连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盆腔脓肿引流术+子宫下段切口感染组织清除缝合术,并积极抗感染、少量多次输新鲜血、血浆、白蛋白等对症治疗和护理。结果产妇康复出院。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及治疗,落实专业的护理措施,使产妇得到全面康复。

  • 标签: 产妇 产褥感染 盆腔脓肿 低蛋白血症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6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62例ICU重症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下呼吸道以及痰液采样,实施真菌培养,分析患者真菌感染的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共发现真菌9类,共82株,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铜绿假单胞菌34株,其次是溶血葡萄球菌11株,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白细胞数量减少、低蛋白血症、进入ICU病房超过1周以及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超过2种并且超过1周等。结论导致ICU重症肺炎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真菌种类是铜绿假单胞菌以及溶血葡萄球菌,主要原因为大量、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患者呼吸系统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因此导致真菌感染

  • 标签: ICU 肺炎 真菌感染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561例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术产妇368例,统计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61例分娩的产妇中剖宫产术368例,占65.8%,其中发现术后切口感染39例,感染率为10.6%;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无显著相关性,但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体重指数(BMI)、胎膜早破和羊水污染发生率、检查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26±2.23)kg/m2、46.15%、12.82%、(4.2±1.0)次、(86.52±8.98)min、(350±12)ml,显著高于非切口感染剖宫产产妇的(21.52±1.59)kg/m2、13.68%、12.16%、(2.1±1.2)次、(50.03±4.21)min和(250±20)ml(P<0.05或P<0.01),而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02.33±10.18)g/L,显著低于非切口感染的剖宫产产妇的(109.66±11.3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BMI、是否胎膜早破和羊水污染、检查次数、血红蛋白的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相关因素的防护有助于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术中出血量 羊水污染 胎膜早破
  • 简介:在自然界的无数微生物中,有一些能侵袭人体并造成损害,这些微生物称为病原体,包括从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到多细胞的寄生虫。有些病原体在机体免疫功能、体内微生态环境等处于正常情况下就可导致机体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种感染称为常态感染

  • 标签: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病原体 治疗
  • 简介:摘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存的生命通道,是血液净化完成的必要前提。对于动静脉内瘘尚未成熟、肾移植前以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渡、生命期有限、心功能差、血管条件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成为重要的及最佳的血管通路,在CRF患者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s,CRBSI)发病率逐年增加,对CRBSI认识不足、诊断困难、抗菌药物选择错误及已出现耐药的现状都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故本文围绕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病原菌特点、治疗加以综述。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的防护措施和护理要点,新生儿的处理以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问题,为今后同类病例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2例妊娠合并艾滋病感染孕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进行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结果52例艾滋病毒感染孕妇经过精心护理及合理治疗后恢复良好,如期出院。结论对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时既要关注到孕妇分娩期的生理变化及母婴安全,又要做好对HIV的防护工作,实施有针对性护理,防止艾滋病的传播,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围产儿存活率。

  • 标签: 妊娠 HIV感染孕妇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