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2心脏影像及心脏干预大会”(2012CICI)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中心举办的盛会,将于2012年7月20日~22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席陈韵岱以及组委会诚邀您莅会。

  • 标签: 心脏影像 干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心血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液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并进行心脏手术的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儿随机均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在心脏手术时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通管输液,对照组在手术中选用生理盐水静脉通管输液。结果研究组术后三个时间段IMA水平参数分别为(73.2±3.2)U/ml、(71.1±2.1)U/ml、(73.3±3.4)U/ml;对照组术后三个时间段血液检测IMA水平参数分别为(85.3±4.3)U/ml、(80.2±3.4)U/ml、(78.1±3.1)U/ml。研究组术后三个阶段cTnI水平参数分别为(4.02±0.80)ug/ml、(3.91±0.75)ug/ml、(3.61±0.41)ug/ml;对照组术后三个阶段cTnI水平参数分别为(4.75±0.72)ug/ml、(4.51±0.65)ug/ml、(4.03±0.46)ug/ml。结论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液能减轻婴幼儿心脏手术中心肌损伤,对患儿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心脏手术 心肌
  • 简介:目的:探讨右丙亚胺对行吡柔比星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加右丙亚胺静脉滴注,右丙亚胺的配制浓度为吡柔比星的10倍;对照组常规接受TAC方案加安慰剂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间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差异、左室射血分数从第4周开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随访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脱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丙亚胺能提高行含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心脏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右丙亚胺 乳腺癌 吡柔比星 心脏毒性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苦瓜多糖对肾脏、肝脏、心脏和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实验使用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实验方法。结果显示,苦瓜多糖能够显著降低肾脏、肝脏和心脏组织中的氧化应激水平,并减轻组织损伤。此外,苦瓜多糖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苦瓜多糖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调节抗氧化酶的表达来发挥其保护作用。总的来说,苦瓜多糖具有显著的肾脏、肝脏、心脏和神经保护作用,并且其机制与抗氧化和抗炎反应有关。这些发现为苦瓜多糖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苦瓜多糖 肝脏 心脏 肾脏 神经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希氏束起搏(HBP)术中需要临时心脏起搏(TCP)保护的适应证。方法入选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永久HBP的患者。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Ⅰ组:HBP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治疗心力衰竭组;Ⅱ组:持续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或心房颤动(房颤)伴缓慢心室率组;Ⅲ组:间歇性高度AVB组。HBP术中TCP方法:①经股静脉植入临时起搏导线进行临时起搏;②应用待植入其他部位的永久起搏导线临时放置在右心室作为过渡进行临时起搏。结果共入选398例患者,年龄(65±12)岁,年龄范围11~94岁,男227例。其中Ⅰ组64例,Ⅱ组296例,Ⅲ组38例。HBP术中起搏导线找寻HBP位点或导线旋入固定过程中,Ⅰ组43.8%(28/64)的患者发生了高度AVB需要TCP保护完成手术。Ⅱ组43.2%(16/37)的有晕厥史的患者在HBP术中启动了TCP;无晕厥史(0.4%)的患者需要应用TCP比例显著低于有晕厥史(43.2%)的患者(P<0.01)。Ⅲ组中47.4%(18/38)的患者由基础窦性心律或间歇高度AVB转变为高度AVB,需要在TCP保护下完成HBP。结论HBP术中,对于LBBB、间歇性高度AVB及伴晕厥史的高度AVB或房颤伴缓慢心室率患者均应施行保护性TCP。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希氏束起搏 适应证 房室传导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代谢类药物曲美他嗪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表法将26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105例)和干预组(162例)。对照组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d)=观察血压、6min步行距离变化;做超声心动图检测,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观察新发冠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风险。结果干预治疗2年后,①两组间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01);②干预组LVMI、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均显著改善(P〈0.0001),LVEF亦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LVMI、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LVEF均无显著改善(P〉0.05);③十预组6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001),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01);④干预组2例(1.23%)、对照组为5例(4.76%)新发冠心病,RR=0.26(P〉0.05);⑤干预组7例(4.23%)、对照组13例(12.38%)发生急性冠脉事件,RR=0.35(P〈0.02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仅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极为有限。在有效抗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肌代谢药物曲美他嗪,可使其心脏结构和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高血压 曲美他嗪 心脏结构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抗辐灵对微波辐射致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0只二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辐射对照组(R)、抗辐灵1g/(kg/d)组(S)、2g/(kg/d)组(M)及4g/(kg/d)组(L)。抗辐灵药物组每日1次灌胃给予抗辐灵溶液,连续给药14d,给药后7d采用30mW/cm2微波辐射大鼠1次,辐射时间为10min。于给药7d(辐射后6h)、停药后6h(辐射后7d)、停药后7d(辐射后14d)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脏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给药7d(辐射后6h),R组血清中AST明显升高(P〈0.05),心肌细胞轻度水肿;与R组相比,S、M及L组大鼠血清中LDH和AST活性、心脏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均未见明显差异。(2)停药后6h(辐射后7d),R组大鼠血清中LDH和AST均明显升高(P〈0.05),心肌纤维呈波浪状排列,线粒体肿胀,形态异常,血管内皮细胞胞饮小泡增加;S组上述指标与R组相似;M与L组大鼠血清中LDH和AST活性与R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线粒体结构清晰,血管内皮细胞胞饮小泡明显减少。结论微波辐射可引起大鼠心肌酶异常和组织结构损伤;抗辐灵对微波辐射致大鼠心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g/(kg/d)抗辐灵可能为防治微波辐射致大鼠心脏损伤的有效剂量。

  • 标签: 抗辐灵 微波 大鼠 心脏损伤
  • 简介:摘要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除了镇静镇痛抗焦虑,还表现出良好的抗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的等作用,因此目前研究广泛应用于脏器功能的保护。鉴于心脏术后的急性肾损伤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均表明右美托咪定定通过多种机制对心脏术后患者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包括抑制肾微血管收缩、抗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等多方面机制。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肾保护 体外循环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血后处理给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带来的保护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于笔者医院行介入治疗的80例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分别为进行缺血后处理的4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单纯再灌注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心功能指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其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采取缺血后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其心功能,为其心脏提供强有力的保护

  • 标签: 缺血后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心脏保护 作用
  • 简介:GDF15基因是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具有抗肿瘤、抗器官损伤等多种功能。最新文献报道,GDF15基因抑制心肌肥厚,对缺血/缺血再灌注中的心脏损伤亦有保护作用,是一个新的心脏保护因子。本文就GDF15基因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功能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做一综述。

  • 标签: GDF-5 TGF-Β超家族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分别建立假手术组20只,吡格列酮干预组20只以及模型组20只,心脏缺血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吡格列酮以及生理盐水,分析三组大鼠心脏缺血30min心脏梗死面积、再灌注2h肌酸激酶(CK)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结果心肌缺血30min,比较aar/lv,吡格列酮干预组及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无差异(P?0.05);比较aar/lv、nec/lv及nec/aar,吡格列酮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再灌注2h后,假手术组、模型组LDH及CK活性均不如吡格列酮干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明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吡格列酮在临床的应用机制。

  • 标签: 吡格列酮 大鼠 心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
  • 简介:世界上有一颗被“利用到了极致”的心脏。这颗心脏曾被接连移植到4个人的身体中,为这4个人提供生命的力量。这颗心脏的原主人是英国人理查德。

  • 标签: 心脏 接力 理查德 英国人 个人